真正的祈祷是针对真正的缺乏的
Rabash 1986年第11期文章
经文写道:“这些是以色列人来到埃及的子孙的名字……埃及出现了一位新国王,他不认识约瑟夫……埃及人强迫以色列人从事繁重的劳动……以色列人因工作而叹息,他们大声哭喊,因工作而发出的哭喊直达上帝……上帝听到了他们的哀叹。”
我们应该理解为什么书上写着“他们因工作而发出的哭喊直达上帝”。他们在埃及难道没有更大的折磨吗?这里似乎意味着他们的哭喊,即他们的折磨,只是来自工作。书上还写着“上帝听到了他们的呻吟”,意思是听到他们的呻吟,而这只是关于工作的。
我们应当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解释。众所周知,一个人在开始为了给予而工作之前,出于神圣的《光辉之书》(《光辉之书的介绍》,第190-191项)中所述的原因,从事托拉和诫命有两个原因:1)享受这个世界的快乐。如果他不去遵守托拉和诫命的话,他担心创造者会惩罚他。2)为了得到来世的快乐。他担心自己也许得不到来世的快乐,因此导致他遵守托拉和诫命。
当促使他遵守托拉和诫命的原因是他自己的利益时,身体就不会那么抗拒了,因为只要他相信有奖励和惩罚,他就能努力工作,并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事实就是这样,每天履行诫命和遵守《托拉》都会与前一天相连,因此他遵守托拉和诫命的财产就会增加。
原因在于他的意图主要是为了得到回报,他并没有考虑意图,也就是说他的目标是为了给予。相反,他相信奖励和惩罚,相信自己的行为会得到回报。因此,他的目标只是要在每个细节上做到正确。否则,如果行为不当,他的工作肯定不会得到回报。当他看到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好时,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因为这一原因,他只关心数量,也就是说,他应该尝试做更多的善行。如果他是一个明智的弟子的话,那么他知道应该更深入地学习,更细致地履行诫命——根据每个人的观点,按照律法来遵守。他总是试图对通常被轻视的判断保持严谨,同时他试图更加严谨,但他没有其他担忧。
这样看来,这类人遵守托拉和诫命,承担天国的责任,是为了在今世和来世得到回报,他们不需要创造者给予他力量来遵守托拉和诫命,因为只要他们相信有奖惩,身体就会允许他们遵守,每个人遵守的程度不同。
但是,那些想要做神圣的工作,不求回报,并因为创造者的伟大而遵守托拉和诫命的人的情况则不同,他们能够侍奉国王是一种莫大的荣幸,正如上述神圣的《光辉之书》中写道: “敬畏是首要的,首先是一个人应该敬畏自己的主人,因为祂是伟大的、至高无上的,是本质和根源。”
他在Sulam(《光辉之书》的阶梯注释)中解释说,敬畏创造者的方式有三种:1)害怕今世的惩罚;2)害怕地狱的惩罚。这两种恐惧并非真正的敬畏,因为他并非出于对创造者的敬畏而保持敬畏,而是出于自身利益。因此,他的个人利益是根源,恐惧是枝叶,源于他的个人利益。但本质上的敬畏是,他会敬畏创造者,因为创造者伟大,掌控一切。
因此,创造者的伟大是迫使他遵守托拉和诫命的原因。这被视为他的愿望只是为了给予创造者,被称为“给予创造者满足,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流放正是在这里开始,这意味着他不能为了不接受回报而工作,因为这是违背自然本性的。虽然一个人可以强迫自己,尽管身体不同意,就像一个人可以练习禁欲,尽管它违背自然本性,但这只适用于行为。也就是说,做违背身体愿望的事情,他可以超越理智去做,这被称为“违背身体的愿望”。
然而,他不能违背自己的感觉和理智,也就是说,他说,他的感觉与事实不符。例如,如果一个人感到冷或热,他不能说他的这种感觉是不真实的,强迫自己说他理解的事实与他的想法不符,或者他的感觉与他的感受不符。他唯一的选择是说出他亲自看到和感觉到的东西。
这样看来,当一个人想要遵守托拉和诫命,以回报创造者时,除非他看到自己会得到回报,否则身体就不会有任何动作。因此,他无法既为创造者工作,又为自己谋利。
流放正是由此开始,这意味着他付出多少努力,看不到多少进展是,就会遭受多少折磨。例如,如果他二十岁,可以说他通过二十年对托拉和诫命的学习获得了财富。另一方面,他可以说他遵守托拉和诫命已有二十年,但还没有能力去做任何事为了去给予,而是一切都是以爱自己为中心建立起来的。
因此,他遭受的所有折磨和痛苦都是因为他不能为创造者工作。他想通过工作来给予,但身体却被Klipot(外壳/皮)所奴役,无法实现这一目标。那时,他向创造者呼救,因为他发现自己在Klipot(外壳/皮)之中流放,受Klipot(外壳/皮)的支配,看不到摆脱Klipot(外壳/皮)控制的方法。
在那时,他的祈祷被视为真正的祈祷,因为他无法摆脱这一流放,正如经文所说:“他带领以色列人脱离他们的中间,因为祂的怜悯是永远的。” 既然这是违背自然本性的,那么只有创造者才能将以色列从这一流放中解救出来。但众所周知,没有Kli(容器),就没有光,也就是说,没有缺乏,就没有填充,而缺乏就是接受填充的Kli(容器)。因为这一原因,在一个人进入流放之前,也就是说,如果他看不到自己无法靠自己从流放中解脱出来,就不能说他应该被解救出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虽然他哭喊着“让我摆脱现在的处境”,但这并不是他的真正的祈祷,因为他怎么知道自己无法靠自己走出来呢?
确切地说,只有当他感受到流放时,他才会发自内心地去祈祷。发自内心地祈祷有两个条件:1)他的工作必须违背自然本性。也就是说,他想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予,想要摆脱自我接受。在那时,才可以说他这样的缺乏。2)他开始独自摆脱爱自己,并为此付出努力,但无法摆脱现状。在那时,他需要创造者的帮助,他的祈祷是真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无法独自完成任何事情。然后,当他向创造者呼求帮助时,他从工作中知道这一点,正如经上所写:“以色列人因工作而叹息。”这意味着,通过工作和想要达到能够给予创造者的能力,他们看到他们无法摆脱自己的自然本性,所以他们从心底祈祷。
通过这一点,我们将理解我们对经文提出的问题:“他们因工作而发出的哭喊,直达上帝。”这意味着他们哭喊的最严重的折磨只是工作上的,而不是关于其他事情的。相反,这意味着他们为自己的处境而哭泣——也就是他们无法摆脱爱自己并为创造者工作。这就是他们的流放,折磨着他们——他们发现自己受制于自己的本性。
因此,在埃及的流放中,他们获得了Kelim(容器),意味着他们渴望创造者帮助他们摆脱流放,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没有Kli(容器),就没有光,只有当我们真正祈祷时,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无法自救,只有创造者能帮助我们时,这才是真正的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