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制造一个Rav[伟大的老师],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2
Rabash Article No. 08, 1985
就我们在1号文(1984-5)中所讨论的问题,我们需要再深入阐述一点点:我们应该在 a)人与创造者之间,b)一个人和他的朋友之间,c)一个人和其余那些不是他的朋友的人们之间做出进一步甄别,虽然有这样一句谚语,“所有以色列人都是朋友。”
在一个时间,我们发现这些话在说,“为你自己制造一个Rav [老师/重要的人],和为你自己购买一个朋友,”就是改正的道路;而在另一个时间,经文又在说,“正面地判断每个人”(Avot,第1章)。我们应该理解“制造”和“购买”之间的区别,以及“正面地判断每个人(善待每个人)”的含义是什么。
我们应该将“制造(make)”解释为将理智排除在外。这是因为当理智无法理解某种事情是否值得做的时侯,如何能决定什么对我有益呢?反之,如果理智将它们看作平等的,那么,谁来为一个人决定他应该做什么呢?因此,行为本身可以决定一切。
我们应该知道,有两种方式摆在我们面前:为了给予去工作,或为了接受去工作。在人的身体中存在着器官告诉他,“你会在生命中取得成功,如果你的工作是为了给予的话,这样你就会享受生命。”这是身体中的那个好的倾向的说法,就像我们的圣人们所说,“如果你这样做,你就会为今生和来世感到快乐。”
而那个邪恶的倾向的论点则恰恰相反:为了接受去工作是更好的。在那一状态中,只有被称为“超越理智的行动”的力量,才能够起决定作用,而不是理智或情感。这就是为什么“做(行动)”被称为“超越理智”和“超越推理”,而这就是被称作“与理智对抗的信念”的力量。
“购买”是在理智之内发生的行为。通常情况下,人们想要看到他们想购买的是什么,所以,商人们在卖商品时都会向买家展示他们的商品,然后他们谈判它是否值商家想要的价格。如果他们认为它是不值得的话,他们就不会购买。因此,“购买”是在理智之内的行为。
现在我们来解释一下“rav”和“朋友”的含义。朋友有时也被称为“社会”,指的是人们聚集在一起,渴望建立联系。这可以通过形式上的平等来实现,即每个人都彼此关爱。如此一来,他们便团结一致,成为一体。
因此,当一个社会被建立,成为一个单一的团队时,我们看到,那些考虑创建这样一个社会的人,通常会寻找那些在观点和特质上与自己相似、在他们看来或多或少平等的人。否则,他们不会接纳这些人加入他们想要建立的团队。在那之后,友谊之爱便开始了。
但如果他们在一开始,甚至在进入社会之前,就与社会的目标毫无对等,那么这种结合就不可能有任何结果。只有当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就已拥有明显的平等,我们才可以说他们可以在爱他人的工作中开始努力。
在人和创造者之间
在人与创造者之间,工作的秩序开始于“为自己制造一个Rav”,而在那之后是,“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换句话说,一个人首先必须超越理智地相信创造者是伟大的,就像在Zohar(在《光辉之书的阶梯注释》P 185,第191项)中写的那样,“敬畏,是一切的基础,意思是一个人应该敬畏他的创造者,因为祂是伟大的和统治一切的。”
一个人越相信创造者的伟大,即所谓的“伟大”,他就越有力量去“购买”,也就是通过放弃爱自己的本性来购买,以达到与创造者同等的形式,这被称为“Dvekut”(粘附)。这也被称为“Haver”(朋友):与创造者保持着“Hibur”(结合/连接)的人。
当我们购买物质的东西时,我们必须放弃金钱,荣誉,或者仅仅为了获得它而努力。同样,当一个人想购买与创造者的粘附时,他必须放弃爱自己,否则的话,他无法实现与创造者的形式等同。
当一个人,为了去购买那一形式等同,看到他不能对爱自己的本性做出让步时,这并不是因为他生来性格软弱,无法战胜爱自己的本性。而在于“为自己制造一个Rav”,意思是他没有在信念上努力,因为他会根据自己在创造者的伟大性和重要性上,获得的信念的程度上做出让步。
此外,一个人应该知道,如果他想衡量他自己的信念的程度,他可以从他在爱自己上所做的让步的程度看到。这样,他会知道他在信念超越理智上面付出的努力的程度。这适用于人与创造者之间。
在人和他的朋友之间
在一个人和他的朋友之间的工作,我们应该开始于“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然后“为自己制造一个Rav”。这是因为当一个人在寻找朋友时,他应该先审视对方,看看他是否真的值得与他联结。毕竟,我们看到,关于朋友,有一段特殊的祷文,在祈祷的祝福之后我们说,“愿……求祢使我们远离恶人,远离恶友。
这意味着,在结交朋友之前,一个人必须从各个方面审视对方。那时,他必须运用理智。这就是为什么没有说“为自己制造一个朋友”,因为“制造”本身就意味着超越理智。因此,在一个人与朋友之间,他应该运用理智,尽可能地审视他的朋友是否OK,就像我们每天祈祷的那样:“求祢使我们远离恶人,远离恶友。”
当他发现与他建立联系是值得的时候,他必须付出才能与之建立联系,这意味着在爱自己上做出让步,并作为回报获得爱他人的力量。然后,他也能期待获得爱创造者作为回报。
当他与一群渴望达到创造者之爱程度的人建立联系,并希望从他们那里获得力量去努力工作,去给予并被他们关于获得创造者之爱的必要性的话语所感动时,他必须视团队中的每个朋友都比自己更伟大。
在Matan Torah(Torah的给予,P 143)这篇著作中,巴哈苏拉姆这样写着,一个人不会从社会中获得深刻印象,或获得对某件事情的欣赏,除非他认为这个社会比他自己更伟大。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都必须感觉到他自己是这个社会当中最小的那一个的原因,因为一个自认为伟大的人不能从比他自己更渺小的人那里接受,更不会被他的话语所打动。相反,只有一个渺小的人会从比他更伟大的人的欣赏那里获得深刻的印象。
因此,在第二个阶段,当每个人都必须向他人学习时,就会出现“为自己制造一个Rav”的事情。这是因为要想能够说他的朋友比他自己更伟大,他必须使用“制造”这一理智排除在外的“做(行动)”,因为只有超越理智,他才能说他的朋友比他自己处在一个更高的程度上。因此,在一个人和他的朋友之间,精神工作的顺序是开始于遵从“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然后,“为自己制造一个Rav。”
在一个人和他人之间
The Mishnah tells us, “Make for yourself a rav, buy for yourself a friend, and judge every person favorably” (Avot, Chapter 1).
密西拿(Mishnah )告诉我们,“为自己制造一个Rav,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并正面地判断每一个人”(Avot,第1章)。
我们已经解释过了,在一个人和他的朋友之间的精神的工作的顺序是,先去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而且我们解释了这一购买应该是在理智之内进行——然后你必须从事“为自己制造一个Rav。”而在人与创造者之间,精神工作的秩序是首先“为自己制造一个Rav”,然后,“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
我们应该明白这一关于一个人与每一个人之间的关系的说法的含义,“正面地判断”是“购买”还是“制造”呢?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应该解释“正面地判断每个人(善待每个人)”是“制造”,而不是“购买”。
例如,假设会众中有许多人,其中一小部分人决定要团结起来,组成一个以友爱为宗旨的社团。假设会众中有100个人,其中10人决定团结起来。我们应该探究一下,为什么这10个人决定团结起来,而将会众中的其他人排除在外。是因为他们发现那些人比会众中的其他人更有德行,还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卑劣,必须采取某种行动才能在托拉和敬畏(上帝)的阶梯上攀登,更上一层楼吗?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以解释说,这些人同意团结成一个单一的从事爱朋友的团队的原因是,他们每个人都认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可以在他们所有的意见之上团结起来,从而获得爱他人的力量。我们的圣人们有一句名言:“就像他们的脸不同,他们的观点也不同”。
因此,那些同意在他们之间团结成一个团队的人们明白,他们之间的距离并不大,因为他们认识到了为他人付出爱的必要性。因此,他们每个人都能够为他人做出让步,并以此团结起来。但其他人并不理解为他人付出爱的必要性;因此,他们无法与他们建立联系。
因此,在从事这一爱朋友的团结的工作时,每个人都审视他人,审视他的理智和特质,看看他是否有资格或值得加入他们决定接纳的团体。这就像我们祈祷的那样,“让我们远离恶人和坏朋友”,是在理智之内做出的甄别。
事实证明,他比会众中的其他人更自负。这怎么可能呢?毕竟,这违反了一条明确的规则:“Rabbi Levitas,Yavne之子说,’要非常非常谦虚’”(《阿沃特》,第4章)。
Rabbi Yehoshua Ben Perachia对此这样说,“正面地判断每一个人(善待每个人)”(Avot,第一章)意思是,对于其他人,他应该超越理智,这被称为’制造’,即行动而不是推理。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的理智告诉他,他们不如与他交往的人合适,而每个人都是这么想的。因此,每个人都比其他人更自负。对此的建议就是他所说的:“正面地判断每一个人(善待每个人)”
这意味着,对于会众中的其他人,他应该正面地判断他们,并说他们确实比他更重要,而他未能体会到公众(我们的圣贤称之为“每个人”)的伟大和重要性,是他自己的错。因此,在理智之内,他看不到他们的伟大,我们说,人与朋友之间应该存在“购买”。然而,他必须使用超越理智的“制造”。这就叫做“正面地判断每一个人(善待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