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聚会中我们寻找什么
Rabash Article No. 30, 1988
我们的圣贤们说 (Avot, Chapter 1, 6), “为自己制造一个 Rav (老师), 给自己购买一个朋友, 并正面地评判每个人(将每个人判向天平的美德的一侧)。”
我们应该理解将 “正面地评判每个人(将每个人判向天平的美德的一侧)”附加在“给自己购买一个朋友”上面的含义是什么。此外, 在 Matan Torah (Torah的给予,p30), 它是这样写的,“爱你的朋友像爱你自己一样”这一Mitzva [诫命]被给予以色列的目的, 是为了达到对创造者的爱, 也就是与祂(创造者)的Dvekut [粘附] 。他写道: “有理由认为,Torah中涉及人与他的朋友的关系的部分更有能力将一个人带向理想的目标。这是因为在人与上帝之间的 Mitzvot [戒律] 的工作是固定的和具体的, 并且不是苛刻的,并且一个人很容易就可以习惯它, 而出于习惯所做的一切已不再是有用的。但人与人之间的 Mitzva [诫命]是一直在改变的,并且是不规则的,而且要求在他可能去到的任何地方都围绕着他。因此, 他们的疗效是更加确定,并是更接近目标的。”到目前为止这些是巴哈苏拉姆的话。
这意味着人必须到达获得形式等同的奖赏;也就是说, 他所有的思想和愿望都只为了创造者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这源于对Tzimtzum [限制] 的改正。这意味着, 从创造者的角度来看, 祂是带着想对祂的创造物做好事的意图创造了世界。正如我们的圣贤们所解释的那样, 创造者对侍奉上帝的天使们说, 世界的创造就像一个拥有着无限丰富的国王, 但却没有客人。
换句话说, 当客人在祂的地方吃饭时, 祂(创造者)拥有快乐, 但为了避免羞耻的发生, 他们必须带着取悦创造者的意图去接受愉悦和快乐:而第一个程度(阶段)是为了给予而给予。一个人应该在给予时享受快乐, 就像创造者享受给予的快乐那样。它就正如我们的圣贤们在光辉之书所说的 (zohar, 第一部分, Beresheet, 115)那样, “自从创造者创造世界的那一天开始,在创造者面前没有像祂注定要与义人们在未来享受的那样的快乐。”我们看到, 在世界被创造的那一天, 在创造者面前存在着巨大的快乐。换句话说, 祂在想要给予创造物的给予当中存在巨大的快乐。因此, 如果一个人执行给予的行为, 却没有感到喜悦时, 就表明没有形式等同在这里。虽然他处于一个给予和从事爱他人的行为中, 这一给予的行为应该是伴随着喜悦的, 就像创造者拥有的喜悦那样。因此, 在这里缺失在快乐中的形式等同。
因此, 有两件事必须做。
一. 即使身体不希望以给予的形式工作, 它必须被强迫着去从事给予的行为。然而, 存在这样一个规则, 当一个人被强迫着做某件事情时, 他不可能是快乐的, 因为如果他没有做这些行为的话,他会更快乐。尽管如此, 一个人必须强制性地去工作。这叫做 "强迫和征服他内在的邪恶"。
然而,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 伴随每一个给予的行为的喜悦在这里是缺失的, 而对快乐而言, 一个人不能强迫自己在一个存在胁迫的行为中感到快乐。因为快乐是一个人享受某种东西的结果, 而在一个存在快乐的地方, "胁迫" 就不在那一画面中。因此, 没有任何喜悦或快乐能够来自胁迫。
二 .我们说, 我们在创造者的工作中需要喜悦, 正如我们所说的, 喜悦只是一个人享受某种东西的结果。因此, 既然一个人只能执行胁迫的行为, 这就叫做 "行动"。一个行动是某种头脑不同意去做的事情。当一个人开始胁迫自己时, 他就进入了一个 "一个来被净化的人得到了帮助" 的状态。
因此, 在这里还存在其它什么缺失呢?只有某些能唤起他的喜悦的东西。我们应该解释这是从上面给予到他的。这被称作 “他是被帮助的”。这个帮助是在什么当中呢?光辉之书(zohar )说: “在一个神圣的灵魂当中。”当一个人得到那一奖赏时, 他就是高兴的。因此, 当我们说一个人应该带着快乐工作时, 它意味着通过一个人的行动, 他应该唤起来自上面的那一觉醒, 因为只有通过来自上面的帮助, 一个人才能在从事给予的行为时进入到喜乐状态。
的确,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带着欢乐来做出给予的行为呢?”原因很简单: 在这里没有形式等同, 因为当创造者给予的时候,祂感到喜悦。但是当一个人给予并没有喜悦时, 那么,形式等同就在这里缺失。
然而, 这里存在一个比形式等同更严重的问题。当一个人处于一种悲伤的状态时, 意思是当他看到他的生命毫无意义, 因为无论他在哪里, 它就像一个戴着黑色眼镜的人那样,他只看到黑暗—— 在物质世界以及在精神世界。无论他在哪儿, 他只看到黑暗。
在那个状态中, 一个人就创造者的天道指引而言,被认为是异端的, 因为他不能说创造者以仁慈在领导祂的世界。
在那个状态, 他被认为是没有信念的。因此, 这里的问题不再是形式等同的问题, 而是信念的问题( faithlessness), 因为他处于一个异端的状态。因此, 一个人必须总是处在喜悦当中, 并且超越理智地相信, 创造者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仁慈当中做的。而且我们也应该相信, 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也就是超越理智地去相信这一点。
但根据我们的理智, 如果创造者以公开的天道对待我们的话, 似乎会更好。但巴哈苏拉姆(Baal HaSulam )说, 我们决不能说创造者不能把一切都给予到叫做“在理智之内”的接受的容器中, 意思是说物质的身体,也会明白创造者只用仁慈在照看着整个世界。
那么,祂为什么特意选择了超越理智的 Kelim [容器]呢?创造者选择了这些 Kelim, 是因为它们确实是最好的, 因为通过它们我们实现真正的完整, 然后,经文说的, "你将全心全意地爱耶和华你的上帝," 就会成真。我们的圣贤说, “用你的两个倾向——好的倾向和邪恶的倾向爱上帝。”
在那时, 身体,也,感觉了到创造者给予创造物的喜悦和快乐, 并且那时没有必要超越理智地去相信是这样。因此, 这样看来,主要的要求是, 为了让人在做给予的工作时, 处于喜悦当中, 当他没有在那一叫做"在理智之内"的自我-接受当中看到这一接受时, 是因为否则的话,他就是处于一个异端的状态中。
因此, 一个人必须在超越理智之上执行神圣的工作, 因为这些是适合将一个人带到完整的Kelim(容器)。在早些时候我们说, 只有超越理智, 他才能在创造者的天道指引下享受快乐, 也就是在仁慈的形式当中。这就是所谓的 "右线"。
正如巴哈苏拉姆(Baal HaSulam )所说的那样, 一个人必须尝试走在叫做 "信念超越理智"的右线上面, , 并想象, 他已经被奖励了对创造者的完全的信念, 也就是他的器官已经感觉到创造者在仁慈中领导着整个世界。
因此, 我们应该问, “为什么我们也必须走在左线上, 如果右线是最重要的话?左线的目的是什么呢?”答案是, 它是在我们的理智之内了解我们的状态——意思是我们的信念的程度, 我们已经获得了多少Torah, 以及我们在祈祷时如何感觉到创造者的等等。
而那时我们开始感觉我们是在完全的低下当中, 一种可能的最低的状态中。这就是为什么, 当我们后来转换到右线上时, 我们拥有了超越理智的工作的原因。换句话说, 因为左线显示了我们在理智之内所处的状态, 在这里存在着去到超越理智的空间。但是, 如果我们总是在右线的话, 它则不会被认为是右线, 而只是被看作是一条单线。
换句话说, 我们会认为, 这就是我们真正所处的地方,并且我们会认为我们是真的处在理智之内, 也就是处在一种完美的 Gadlut [伟大/成年]当中。但事实上, 只有在超越理智时,我们才处在完全的完整性当中;因此, 当我们拥有这两条线时, 我们可以说存在超越理智的问题, 也就是右线。
这样看来,右线帮助左线, 因为一旦他描画了他自己已经处在喜悦当中, 在享受他的工作的完美, 当他转移到左线时,他看见他处在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当中。也就是说, 他看到和感觉到他仍然沉浸在爱自己的本性当中, 并且感觉到他没有任何走出爱自己的本性的希望。
那时,存在着从心底里发出祈祷的空间。右线的状态是当他想象他为自己描画了一个工作的完美的状态的时候。换句话说, 他在对老师的信念中超越理智相信,老师告诉他去到那个状态, 虽然他的理智告诉他, “为什么你要将你的情况与一个已经获得完全的信念的奖励的人比较, 当你知道你还处在一个最低下的卑微状态当中时?”他感觉到他自己处在这样一个卑微的, 与想成为创造者的仆人的人不相称的一种状态中。
而然后, 他移动到右线上, 左线给了他在右线中工作的空间。然而, 我们必须牢记, 任何在真理的道路上的东西,在没有努力的情况下去行走都是很困难的,因此, 在那两条线之后, 他到达了那条叫做 "创造者给予他灵魂" 的中线上。而那时,特别是通过上帝的救赎,他就进入到了完全的信念当中。但根据本性, 一个人不能够通过他自己实现这一目标。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理解朋友聚会的事情。当他们聚集时, 他们应该讨论什么?首先, 目标必须对每个人都是明确的——也就是这个聚会必须产生对朋友的爱的结果, 也就是每个朋友将被唤醒去爱对方, 这叫做 "爱他人"。然而, 这只是一个结果。为了造就这一可爱的后代, 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以便来产生这一爱。
而关于爱, 存在着两种形式: 1)一种形式是自然的爱, 因为一个人不需要在这上面努力。他只应该小心不要糟蹋自然的安排。2)另一种爱的形式来自于一个人对别人做善事。这里也存在自然, 因为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礼物时, 会使接受礼物的人爱上他。因此, 当一群人聚集起来并希望在朋友的爱上一起工作时, 他们都必须尽可能多地互相帮助。而对此有许多甄别,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意思是一个人需要的, 另一个人则不需要。然而, 在这里有一件事对大家都是平等的: 也就是每一个和所有朋友都需要高昂的精神。也就是说, 当朋友们心情不好时, 他们在他们的需求上面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相反,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不快乐的理由。
因此, 每个人都必须考虑他如何能给对方带来一个好的心情。因此, 他们应该小心, 避免讨论那些能给社会带来悲伤的事情, 因为这会使其他人感到难过。然后, 当他回家后, 他会问自己, “我通过去到这个社会获得了什么呢?为了去知道我处在一个低落的状态, 并且我应该对此感到后悔吗?它就好像我去了这样这个社会, 他们会将我带入一个悲伤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 这是浪费时间。如果我不去的话, 可能会更好”。那时他可能会说: “下次我要去到这个社会时, 我会编造借口来逃避他们”。
因此, 这样看来,每一个人都应该尝试把生命和希望的精神带进这个社会, 并将能量注入这个社会。因此, 这样每一个朋友都能告诉他自己,说· “现在我开始在工作中翻开了新的一页”。换句话说, 在他来到这个社会之前, 他对在上帝的工作所取得的进展感到失望,但现在这个社会已经使他充满了生命和希望。
因此, 通过社会, 他获得了战胜自己的邪恶的信念和力量, 因为他现在觉得自己能够实现完美。而他所有的那些想法——也就是他面对的是一座无法征服的高山, 而这些确实都是真正可怕的障碍——现在他觉得它们什么都不是。这样他从社会的力量中获得了一切, 因为每个人和所有人都试图注入令人鼓舞的精神, 并在社会上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氛围。
但是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处于一种悲伤的状态时——无论是在物质状态和精神状态——并且他必须去到这个社会的时间已经来到时,一个人能做什么呢?然而, 我们的圣贤们说, “一个人感觉到的心的忧虑时?让他和别人谈一谈”。换句话说, 他应该告诉他的朋友, 也许他们可以为他提供一些帮助。但是, 如果这是这样的话, 为什么我们说每个人都应该带着高昂的精神进入社会,即使当一个人没有那种精神时?然而, 这里存在一个规则, 一个人不能给予一个人自己没有的东西。因此,他应该做些什么,才能给这个社会带来高昂的精神呢?
确实, 除了使一个人走在右线上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因此, 在他去从事对朋友的爱的工作之前, 他应该读巴哈苏拉姆(Baal HaSulam )的文章 (1943年的),在那里他澄清了什么是右线, 也就是超越理智的含义是什么。他应该从那里汲取力量,这样当他来到社会时, 每一个人和所有人都会或多或少能够注入生命的精神到这个社会中, 通过这样,整个社会都会感觉到喜悦和更大的信念。
在朋友聚集过程中, 禁止去唤醒左线。只有当一个人独处时, 他才允许使用左线, 但是每天不应该超过半个小时。但是, 一个人的精神的工作的实质正是要走在右线上, 正如巴哈苏拉姆在那篇文章写的那样 (在1943年的那篇文章中)。但两个人在一起时,一定不能谈论左线的事情,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来自社会的帮助。
但最坏的情况是, 当一个人来到这个社会并看到整个社会处于一个精神降落的状态时,这样的话,他怎能被他们加强呢?在那时,他必须正面地判断每一个人(将他人判向天平的美德的一侧)。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我们所问的关于 "为你自己购买一个朋友" 和 "正面地评判每个人(将每个人判向天平的美德的一侧)" 的含义是什么。通过上面的阐述, 我们可以明白, 当一个人想要从社会里获得某种东西时, 他应该正面地评判每个人(将每个人判向天平的美德的一侧)。那时他就可以从朋友那里接受, 这样他们将在精神的工作中帮助到他, 因为在社会里存在某个从他那里他可以接受的人。但当他看到他远远高于整个社会时, 他又能从谁那里接受呢?因此,我们的圣贤们来了并对此说: “正面地评判每个人(将每个人判向天平的美德的一侧)。”
这样看来, 一个人需要购买一个朋友和在爱他人上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样,他可以获得创造者的爱的奖赏。但是, 朋友们应该首先一起谈论创造者的伟大, 因为根据一个人获得的创造者的伟大的程度, 在那个程度上他自然地能够在祂(创造者)面前取消他自己。这就像是我们在自然中看到的那样, 一个渺小者会在一个伟大者面前取消他自己,而这与精神没有什么关系。相反,这种行为甚至在世俗的人们当中也适用。
换句话说, 创造者以这种方式创造了自然。因此, 朋友们对创造者的伟大的讨论,在一个人心中唤醒了在创造者面前取消自己的愿望和渴望, 因为他开始渴望与创造者粘附在一起。而我们还应该记住的是, 在朋友们能够理解创造者的重要性和伟大性的程度上, 我们还应该走在超越理智之上,也就是说创造者比一个人能想像出的创造者的伟大性还要更伟大。
我们应该说, 我们超越理智地相信, 创造者以仁慈的天道带领着世界, 如果一个人相信创造者只希望带给人最好的东西的话, 它就会使一个人爱上创造者, 直到他得到 “你将全心全意地爱耶和华你的上帝”的奖励。而这就是一个人需要从朋友那里得到的东西。
而就获得创造者的伟大性的问题而言, 应该正是通过这个社会才能获得。它就像在 Matan Torah (Torah的给予,p141)中写的那样, 在那里他谈到了有关老师和学生的问题,就创造者的伟大性而言,也是同样的。他写道: “伟大性的获得完全取决于环境,而一个人自己对此无论如何做不了任何事情”。
“然而, 获得这一伟大性的条件有两个:
1. 总是倾听并在其伟大的程度上赞赏环境。
2. 环境应该是伟大的,正如经文写的那样, ' 在大众当中存在着国王(创造者)的荣耀。'
“要获得第一个条件, 每个学生都必须感觉到他是所有朋友中最小的那一个。在那个状态下,一个人可以从每个人那里接受对创造者的伟大性的赏识,因为一个伟大的不能从一个渺小的那里接受,更别提被他的话打动了。相反, 只有较小的能够从伟大者那里获得深刻的印象。
“而就第二个条件而言,每个学生都必须赞美每个朋友的美德, 并珍惜他,就好像他是这一代人中最伟大的人那样。那时这个环境将会作为一个足够大的环境影响到他,因为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然而, 如果一个人需要帮助, 他的朋友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在上面已经说过, 禁止谈论那些给朋友聚会带来悲伤的坏事。答案是, 一个人应该将之告诉一个他亲密的朋友, 而那个朋友会与社会谈起这件事情, 但不是在朋友聚会的时候谈论它。换句话说, 他可以对整个社会谈论这件事, 但不是在朋友的定期聚会的时候谈论它。相反, 他可以为一个需要帮助的朋友安排一个特别的会议。
而关于 "给自己购买一个朋友", 我们应该解释 "购买" 意味着他必须付款, 并通过那一付款, 他购买到他。他用什么支付呢?我们可以说, 奖励是作为努力工作的回报被接受到的。换句话说, 有时一个人想要购买一个新的衣柜, 例如,这是一个价值约2000美元的衣柜。他告诉卖家, “因为我没有钱去购买它, 但我听说你要找一个雇员工作两周, 我愿意为你工作一段时间,直到我获得我需要付钱购买那个衣柜的奖励时为止, 以换取那个衣橱”, 而卖家很可能会同意。因此, 我们看到付款可以通过交换的方式进行。
对朋友的爱也是一样的。 当一个人应该正面地评价朋友,是需要一个伟大的努力才能做到的, 而不是每个人都对此准备好了。
有时, 情况会更糟。有时, 一个人看到他的朋友对他并不尊重。更糟的是, 他听到了一个诽谤他的谣言, 意思是他从一个朋友那里听到叫什么的那个朋友,说了对朋友们之间不友好的事情。现在他必须战胜自己, 并正面地判断他。这的确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做到的。因此, 通过这种努力, 他付了购买朋友的款, 这甚至比支付实际的金钱更重要。
然而, 如果那个人诽谤了他, 他的朋友会在哪里能够积聚力量去爱他呢?他肯定地知道的是他恨他, 不然他不会诽谤他, 那么, 在征服他自己和正面地判断他的朋友上面的重点是什么呢?
答案是, 对朋友的爱是建立在爱他人的基础之上的, 通过它,他们可以实现对创造者的爱, 它是与通常认为的那种对朋友的爱是相反的。换句话说, 爱别人并不意味着朋友会爱我。相反, 是我必须爱朋友。因为这个原因,如果朋友是否正在诽谤他并且肯定在恨他, 就没什么区别了。相反, 一个希望获得爱他人的人需要这一爱他人的改正。
因此, 当一个人作出努力, 并正面地判断他时, 它就是一个 Segula [解药/力量/美德], 在那里通过一个人付出的辛劳, 也就是所谓的 "来自下面的觉醒", 他被从上面给予了力量, 使他能够毫无例外地爱所有的朋友。
这就叫做 “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 也就是一个人应该付出努力去获得爱他人。而这就是叫做 "劳动", 因为他必须超越理智去努力。理智地思考, “当他的理智显示他朋友的真实面目,也就是他恨他时,正面地判断另一个人怎么可能呢?”他能告诉他的身体(理智)什么呢?他为什么要在他的朋友面前屈服自己呢?
对此的答案是, 他希望达成与创造者的 Dvekut [粘附], 称为 "形式等同", 意思是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因此, 为什么征服自己是一个艰难的事情呢?原因是他必须取消自己的价值, 而他希望生活的整个生命只有他为他人的利益而工作的能力的考虑, 从爱他人开始,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爱, 到达对创造者的爱。
此外, 在这里存在一个他可以说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没有任何私利的地方, 因为根据理智, 朋友们才是应该爱他的人, 但他战胜了他的这一理智, 走在超越理智之上, 并说, “为了自己去活着是不值得的”。而虽然一个人并不总是在一个他能够这样说的程度上, 但这无论怎样,仍然是精神工作的目的。因此, 他已经有了某些回复其身体的东西。
因此, 这样看来,在每个朋友来到朋友聚会之前, 他必须考虑他能给社会注入什么,在其中提升生命的精神。在那一点上, 在一个没有受过教育(Torah)或受过教育(Torah)的人之间没有区别, 因为他认为的思想, 尽管他可能不知道任何东西, 他必须向创造者祈求帮助, 并相信创造者听见了那些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