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的工作与个人的工作的区别
Rabash 第 16 篇文章,1987 年
《光辉之书》(Emor,第 58 项)中写道 “来,看,当一个人出生时,在他接受割礼之前,上天不会赋予他力量。一旦他接受了割礼,精神就会在他身上苏醒,这意味着来自上天的Nefesh之光。当他得到从事托拉的奖赏时,他就是一个完整的人,在一切方面都是完整的,因为他得到了哈亚(Haya)之光的奖赏。但是,当动物出生时,只要它一出生,它最终拥有的力量就是它出生时拥有的。这就是为什么经文写道:’当一只牛、绵羊或山羊出生时’"。
我们应该理解动物与人(亚当)的这种区别,以及它在工作中给我们的启示。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什么是工作中的 "人(亚当)",什么是工作中的 "动物"。什么是 "人(亚当)"呢?我们的先贤说过(Berachot 6):"在事情的最后,所有的人都听到了,敬畏上帝,遵守祂的诫命,因为这是人的全部"。什么是 "因为这是人的全部"呢?拉比-埃拉扎尔说:"创造者说:'整个世界都是为此而创造的'"。换句话说,整个世界是为了敬畏创造者而被创造的。这就是他所说的 "因为这是人的全部 “的含义。由此可见,”人(亚当) "就是对创造者敬畏的人,而不敬畏创造者的人就不叫 "人(亚当)"。
这也解释了他们所说的话(Yevamot 61):”拉比希蒙-本-约凯(Rabbi Shimon Ben Yochai )会这样说:’你们是我的羊,我牧场的羊。你们是人。你们被称为人(亚当),而拜偶像的人不被称为'人(亚当)'"。我们还应该理解,他所说的 “人(亚当)”指的是敬畏上天的人(尽管就审判而言,他并不重要。相反,他是从一个不纯洁的人;虽然一个人只有动物的程度,但他在帐篷里仍然是污秽的。然而,在这工作中,我们从一个人身上学到了以色列和七十个民族的甄别,正如《光辉之书》所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小世界。因此,在被称为 "启示的部分 “的实用戒律(Mitzvot)方面,我们将一切分开学习,即外邦人和以色列分开学习,这意味着我们将作为独立的个体学习一切。这就是为什么规定拜偶像者的坟墓不会在帐篷里造成玷污的原因,因为关于Tuma‘a[不洁]有这样的经文记载:"如果一个人死在帐篷里"。这就是拜偶像的人在帐篷里不会被玷污的原因)。
因此,敬畏创造者的人被称为 人(亚当),而不敬畏创造者的人则被视为 "动物",而不是人。然而,我们应该了解对创造者的敬畏的程度,因为这其中有许多甄别。
《光辉之书》(”《光辉之书》导言",第 190 项)写道:”恐惧有三种解释/甄别,其中两种不包含适当的根源,一种是恐惧的根源。有一种人恐惧创造者,这样他的儿子就不会死,或者恐惧身体上的惩罚,或者恐惧钱财上的惩罚。因此,他总是恐惧创造者。由此可见,他对创造者的敬畏并不是根源,因为他自己的利益才是根源,恐惧才是根源的结果。
还有一种人害怕创造者,因为他害怕那个世界的惩罚和地狱的惩罚。这两种恐惧—害怕今世的惩罚和来世的惩罚--并不是恐惧/敬畏的本质和根源。敬畏的本质是,人应该敬畏自己的主人,因为祂是伟大的、主宰一切的。
根据《光辉之书》的说法,敬畏创造者的本质是因为创造者是伟大的、主宰一切的。这就是迫使我们遵守祂的 Mitzvot(戒律)的原因,因为这被视为不是为了获得回报而工作,也就是说不是为了自己而工作--这样他就会因工作而获得一些回报。相反,工作本身就是奖赏,因为他觉得这是一种巨大的特权,他看到自己被赋予了为国王服务的思想和愿望,并将上天给予他的伟大礼物视为一种财富。
因此,“人(亚当)”是走在这样一条路上的人,在那里他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创造者,而不是为了自己。但是,一个没有意图,只有行为的人,虽然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但如果没有意图的话,就会被视为 "动物",正如经文(箴言 19:2)所说:"同样,没有知识的灵魂也是不好的"。"没有知识 "意味着 "知识 "意味着意图,正如经文所言:"祢赐给人知识"。
这令人费解,因为真理的道路是超越理智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要祈求得到理智呢?巴哈苏拉姆(Baal HaSulam)说,对 Kedusha[神圣性/圣洁性]的认识被称为 Dvekut[粘附],即 "形式等同"。相应地,我们应该把 "没有知识 "解释为 "没有Dvekut[粘附]的灵魂",而是处于 "动物 “状态,没有走上通过托拉和密兹沃特(戒律)的力量获得奖励的道路,达到他的意图可以瞄准为了去给予的状态。他被称为 "没有知识的动物",也就是没有等同的形式。这意味着,他所做的一切,除了自己的利益之外,别无其他意图。这就是所谓的 "动物",并且他不被视为 “你们被称为人(亚当),而不是拜偶像者”中描绘的人(亚当)。
1现在,我们将解释我们所问的问题--"动物 "的诞生与 “人(亚当)”的诞生之间的区别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光辉之书》用 "出生的牛、绵羊或山羊 "这节经文证明了它的话--新生的动物最终拥有和出生时一样的力量,出生一天的牛被称为牛,因为经文中没有写 "出生的牛犊"。关于工作,这就是教我们认识人和动物的发展顺序。
首先,说到工作,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出生。也就是说,根据我们所学到的区分人和动物的规则,这都适用于同一个人。因为一个人是由七十个民族组成的,所以他是由世界上存在的一切组成的,因为根据《光辉之书》所说,人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因此,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 "出生"。
众所周知,当我们谈论一个人时,我们主要谈论的是头脑和心。我们把思想归于头脑,把愿望归于心。因此,当一个人的思想和内心有与动物有关的想法和愿望时,这就被认为是动物的诞生。但是,如果头脑和心有与 “人(亚当)”有关的思想和愿望的话,这就被视为人的诞生。我们以此来区分人与动物。
然而,从外部来看,从身体来看,我们看到动物从出生之日起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在长度、宽度和高度上都会有所发展。然而,他们所说的 "动物从出生到最后没有任何区别 "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力量是一样的--指的是它的内在性。这向我们暗示了工作的顺序。说 "出生下来的动物",是指他从这个基础开始建造他将终生居住的建筑物。
说 "动物出生的,是指他在 "动物 "的状态下开始建造托拉(Torah)和诫命方面的工作,这种状态被称为 "没有意图的行动"。他想一辈子都这样下去,因为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道路,那些想走在创造者道路上的人,只要把所有的精力和体力都用在一丝不苟地遵守托拉(Torah)和戒律上,在工作时以遵守创造者的戒律为目标就足够了,除此我还需要什么呢?
主要是,一个生来就像动物的人声称,他能从以色列的普通民众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中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也就是说,他们依靠的是什么基础。你一定会看到他们走的是动物的道路。也就是说,如果他们遵守托拉(Torah)和戒律,甚至在我们被赋予的戒律之外,对自己进行一些额外的限制的话,那么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是完整的,看不出自己身上有什么需要改正的缺点。作为证据,他们引用了我们先贤们的话(Berachot 45): "去看看人们在做什么吧"。也就是说,当有疑问时,去看看大众在做什么。
的确,他是对的。生为动物的人属于大众,应该像大众一样行事。这正如迈蒙尼德在解释我们的先贤们的话时写道:"一个人应该始终从事托拉,即使是Lo Lishma[不为她的缘故],因为他将从Lo Lishma[不是为她的缘故] 来到Lishma(为了她的缘故)。因此,在教导儿童、妇女和未受过教育的人时,只教他们出于恐惧和为了获得回报而工作。在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智慧之前,才一点一点地向他们传授这个秘密,这样让他们轻松地习惯这件事,直到他们达成祂并以爱侍奉祂"(《悔改的法则》,第 10 章)。
显然,一个人如果想追随大众,就必须为自己提供来自大众的证据。但这也适用于一个出生就是动物的人,《光辉之书》说,他最终拥有的力量,在他出生的那一天就已经拥有了。这就是为什么经文说 "刚出生一天的牛犊就被称为'牛'"。这意味着,直到最后,他对 Kedusha (神圣)的了解也不会超过他出生时作为动物开始工作时的那一了解。
然而,我们应该理解迈蒙尼德所说的 "直到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获得很多的智慧"。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已经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呢?此外,怎样的知识的量度才算是获得了很多知识呢?还有,什么是很多智慧的标准,从这个标准开始,才允许向他们揭示 "不是为了接受回报 "的 "Lishma(为了她的缘故) "的含义是什么呢?
根据上文所述,“人(亚当)”出生的时候,是指一个人心中产生做人(亚当)的念头和愿望的时候。所谓 “人(亚当)”,指的是想走在敬畏创造者的道路上的人,也就是说,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创造者,为了得到奖励,而不是为了自己,就像动物一样,对他人毫无感觉。相反,他特别希望为了给予而工作。
虽然他还没有得到这样的回报,但 "出生 "意味着他已经开始在 “人(亚当)”的基础上行走,意味着他想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对创造者的敬畏之上,这种敬畏被称为 “人(亚当)”,这种开始被称为 "出生"。
这时候,一个人来了,说他想成为一个人,因为现在他的思想和心中已经有了 “人(亚当)”的甄别。这就是所谓的 "直到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获得很多的智慧",意思是直到智慧和知识在他们的心中诞生,不值得过动物般的生活,叫做Lo Lishma(不是为了她的缘故),就像上面写的那样,"同样,没有知识的灵魂也不是好的"。在那时,可以向他揭示被称为 "敬畏创造者 "的 “利什玛(为了她)”是什么,而不是让他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敬畏托拉(Torah)和诫命。但在 “人(亚当)”的甄别出现之前,不能告诉他,就像迈蒙尼德所说的那样。
我们将以此来解释《光辉之书》告诉我们的东西,也就是一个人出生时是动物,他一出生,即在他开始工作时,就立即拥有了他之后将获得的完整性,也就是他出生时获得的同样的头脑,这两者是不同的。这与基础有关--他作为动物开始工作,被称为 "爱自己",之后他将建立的一切都将建立在爱自己的基础上,他将不会获得任何附加物。从外表上看,他会像动物出生后一样成长--在长、宽、高上面。但是,动物不会在内部成长。也就是说,就其思想而言,从出生那天起和经过几年的成长之后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动物的思想仍然存在。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以动物,也就是 Lo Lishma(不是为了她的缘故)为工作基础和依据的人。在这里,内在性(即心)也没有区别。虽然他的外在条件确实有所改善,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获得并收集了许多托拉(Torah)和许多诫命,但他的内在条件却没有改变。而作为内在的心灵,在其结束时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这就是为什么《光辉之书》说:”一个人出生后,在他接受割礼之前,上天不会赋予他任何力量。一旦他接受了割礼,他就会获得内弗希(Nefesh)之光,直到他获得哈亚(Haya)之光的奖赏,因为他获得了来自 ABYA 四个世界的这四个程度的奖赏"。
由此可见,有些工作是属于大众的,也就是 Lo Lishma(不是为了她的缘故),被称为 "动物"的工作。我们不能说我们应该从事 "Lishma(为了她的缘故) "的工作,因为这些人无论如何也不会理解,因为他们生来就是动物,他们无法理解其他的东西。因此,只能教他们 Lo Lishma(不是为了她的缘故)的工作。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解释我们的圣人们所说的话(《阿伏达-撒拉》第 19 章):”拉巴说:’一个人应该总是在他的内心渴望的地方学习托拉(Torah)'"。拉希(Rashi)的解释是,"在他心所向往的地方 "指的是,他的老师应该只教他所要求的 Masechet[《密西拿》/《塔木德》中的章节],因为如果他教他不同的 Masechet的话,那就不行,因为他的心与他的愿望同在。
这是因为,如果他生来就像动物,也就是说,如果他的头脑和心明白他们必须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去做,完全以 Lo Lishma(不是为了她的缘故)为基础的话,那么就不可能让他明白我们应该为了给予而工作。正如拉希(Rashi)所解释的那样:"如果他教他不同的 Masechet的话,那是不行的,因为他的心与他的愿望在一起"。因此,他会编造出许多借口来解释为什么他不能像一个 “人(亚当)”一样,也就是 "敬畏创造者",也就是为了给予。正如迈蒙尼德写道:"一个人不应该说:'我遵守托拉(Torah)的戒律是为了得到其中所写的祝福,或者是为了获得来世的生命'。'只有未受过教育的人、妇女和儿童才会以这种方式侍奉创造者,因为他们被教导要出于恐惧而工作,直到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以爱侍奉创造者"。
我们解释过,"直到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 "的意思是,直到他生来就具有人的甄别,也就是说,直到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应该从事真正工作,也就是为了给予的想法和愿望。正如迈蒙尼德所写的那样,我们必须为创造者服务,目的只是为了给予创造者,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做真理是因为它是真理",因为 "真理 “指的是Lishma(为了她的缘故),而不是为了自己。他说,这个真理必须不能向普通大众揭示,因为他们不会理解,正如拉希(Rashi)所解释的那样,”因为他的心与他的愿望同在”,因此他无法理解其他的东西。
然而,当他出生为人时,当他的头脑和心出现做人的想法和愿望时,当他明白他需要走在真理的道路上时,尽管他仍然无法行走,因为他刚刚出生,这意味着现在他已经开始这一工作。尽管他明白自己必须实现它,意思是为了给予而做一切事情,尽管当他出生时,他一无所有,正如《光辉之书》所说:"当一个人出生时,在他接受割礼之前,上面的力量不会被指定在他身上"。
这意味着,当他开始走在一条被称为 "出生 "的给予的道路上时,他看到的总是相反的价值。换句话说,他看到的是,在他竭尽全力之后,他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相反,他总是看到自己退步了。
这种秩序,也就是他所感受到的隐藏状态,一直持续到他获得割礼的奖励为止。在之后,他继续前进,直到获得称为 "哈亚"(Haya)、"内沙玛"(Neshama)、"鲁阿赫"(Ruach)、"内非希"(Nefesh)的四个程度的奖励。这就是大众和个人的工作之间的区别,就像人和动物在身体上的区别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