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与礼物(馈赠)的区别
1986年第24篇
在《箴言》15:27)中写道:"憎恶礼物的人,必得生命"。这意味着禁止接受礼物,因为这会导致生命的反面。那么,人们如何相互接受礼物呢?我们还应该问一问创造者对摩西说过的话:"我在我的宝库中有一件好礼物,它的名字叫安息日(Shabbat)。我想把它赐给以色列人,你去通知他们吧"(《Beitza》,第 16 页)。
我们看到,按照惯例,一个人可以向另一个人索要施舍,但我们从未见过有人向他人索要礼物。例如,我们有时会看到,在逾越节前,当一个人必须为逾越节准备 Matzot(逾越节未发酵的面包)和红酒等物品时,他会去找慈善机构或某个富人,请求他帮助自己准备逾越节所需的日用品。他把自己的窘境告诉了他,并得到了他所要求的东西。
然而,我们从未见过有人向朋友索要礼物。例如,在逾越节前,他的妻子要他给她买一个至少价值 200 美元的钻石戒指。他告诉他的朋友,因为他经济困难,买不起她想要的戒指,所以他希望他的朋友把钱作为礼物送给他,让他在逾越节给妻子买戒指。
我们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在任何一个城镇里都有一个收礼物的人,也就是说,城镇里除了会有一个收礼物的人之外,还会有一个收善款的人。相反,通常的做法是赠送礼物,而不是索要礼物。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爱另一个人的时候,他心中就会萌生取悦对方的愿望,这就是他送礼物给对方的原因。不可能说要求别人送礼物,也不可能说城里有一个专门送礼物的地方。
然而,我们应该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要求别人送礼,而确实要求别人施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每个城市都有帮助有需要的人的安排,这样他们就有了生计,可以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如今,每个国家也都设立了一个慈善办公室,负责照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原因很简单: 必需品和奢侈品之间是有区别的。必需品是一个人为了生存而必须得到的东西。否则,如果得不到必要的帮助的话,他就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对此,我们的先贤们说过(Sanhedrin第 37 章): "凡是养活以色列人一个灵魂的人,就好像养活了整个世界"。这涉及到必需品,没有必需品的话,他将无法生存。一个人不能放弃这一点而不寻求帮助,因为 "一个人的一切,他都将为他的生命付出"。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不以请求施舍为耻,因为这或多或少关系到生死存亡。另一方,也就是施舍者,也明白自己应该给予他所请求的东西。越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受施者的要求就越公开,施舍者也就越关心受施者的处境。同样,离生死的情况越远,给予者对接受者的状况就越冷漠。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必然性。
奢侈品的情况则不然。一个索要奢侈品的人羞于开口。而给予者也不会听信索要奢侈品的人。因此,我们应该区分施舍和馈赠(礼物)。慈善施舍时,受施者的要求会得到回应。也就是说,如果接受施舍的人提出要求的话,那么他就会得到施舍。
由此可见,慈善施舍是因为下面者感到自己的缺乏而觉醒的。也就是说,当他看到没有施舍者的帮助的话,他就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时,受施者就不会感到羞耻,不会在慈善施舍者面前鄙视自己,因为他别无选择。
但是,礼物完全来自赠与者。也就是说,如果送礼者觉醒了,想做些什么,想向他所爱的人表达爱意的话,他就会送礼物给他。由此可见,礼物来自于赠送者的觉醒,而施舍则来自于接受者的觉醒。
接受慈善施舍的人应该去找施舍者,让他明白自己要求他施舍的必要性。只要接受施舍的人能够明确自己的需要,让施舍者来帮助自己,并且能够让施舍者认识到这完全是必须的程度,那么他就能得到施舍者的慈善施舍。
然而,主要的原因是,正如我们所学到的,当我们必须使用任何不在根上的东西时,我们就会感到不愉快,正如经文所说的(《十个 Sefirot 的研究》,第一部分,Histaklut Pnimit [内在反思],第 19 项):"众所周知,每一个枝的性质都等同于它的根。因此,根中的每一种行为也是枝所渴望、喜爱和觊觎的,而任何不在根中的事物,枝也会远离它们,不能容忍它们,憎恨它们"。
这样看来,在我们的根里没有任何接受的品质。因此,当一个人必须接受的时候,他就会感到羞耻,这就是不愉快,因为我们的根中不存在羞耻。因此,当一个人需要朋友的帮助时,如果有必要,我们会说别无选择,因为没有什么比拯救生命更重要。
然而,关于生命危险,有很多甄别的方法。因此,任何必要的事情都会让我们忍辱负重,寻求帮助。但必需品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也就是说,一个人认为奢侈的东西,另一个人可能认为是必需品。
因此,很难确定什么是奢侈品,什么是必需品。虽然我们可以说,一个人想要的东西,如果你可以没有它的话,那它就是奢侈品;如果一个人不能没有它的话,那它就是必需品。但这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准确的衡量标准。
例如,我们的圣贤们写道(《Ketubot》,第 67 页 b):"一个人来到拉比尼希米(Rabbi Nehemiah)那里,拉比问他:'你吃什么? ‘他回答说:’红肉和古董红酒。’你要与我一起吃扁豆(lentils)吗?他吃了扁豆并且死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大家都认为红肉和古董酒当然是奢侈品,但对这个人来说却是必需品,以至于他因此而死亡。
我们还可以看到,用我们先贤的话说:"我们的先贤教导说:'他所缺乏的,足以满足他的需要'(申命记第 15 章)。'足以满足他的需要': 你命令我养活他,但没有命令我使他富足。他所缺乏的":甚至是一匹可以骑的马和一个在他面前奔跑的仆人。据说老希勒尔(Hilliel)曾为一个从小富裕的穷人提供了一匹可以骑的马和一个可以在他面前跑的仆人。有一次,他找不到一个仆人在他前面跑,于是他自己就在他前面跑了三英里"。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根据我们的圣贤对 "无论他需要什么 "这节经文的说法,即使是一匹可以骑的马和一个在他前面跑的仆人也属于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因为我们在这里说的是一个穷人,正如《Kedushin》所写的,希勒尔带走了一个从小富裕的穷人。当然,我们给穷人的东西被称为 "施舍",意思是必需品。即使是给他一匹马骑,给他一个仆人跑前跑后,也仍然被视为必需品。因此,我们不能限制 "必需品 "的终点和 "奢侈品 "的起点。
因此,穷人可以要求得到别人视为奢侈品的东西,作为施舍。这就是说,我们说穷人要求施舍并不会感到羞耻,因为对他来说,慈善施舍是必要的。然而,我们无法区分被视为奢侈品的施舍和馈赠(礼物)的区别是什么。这取决于人的本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来判断必需性和奢侈性—因为他可以不需要。当一个穷人没有勇气向他人索取时,这就属于馈赠(礼物)的范畴,而馈赠只是唤醒给予者的一种方式。
然而,谁能确定对朋友的要求属于施舍还是馈赠呢?只有创造者知道一个人的尺度--也就是到目前为止,它被认为是必需品,而从今以后,它被认为是奢侈品。
现在,我们将在工作中讨论这些术语。在祈祷中,当一个人请求创造者在工作中帮助他时,我们需要甄别他是否在向创造者请求施舍,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施舍,他就会告诉创造者,他的生命毫无意义,也就是说,他感到赤贫,没有托拉,没有戒律(Mitzvot)。他觉得自己身上没有一点真理的火花,他的一切行为都建立在虚伪和谎言之上。也就是说,他建立 "Kedusha"(神圣/圣洁)的大厦的整个基础都是爱自己。
他觉得自己每天都在退步,而他本应取得进步。但他看到的恰恰相反,也就是说,当他开始圣洁的工作时,他觉得托拉和工作更重要,而这就是为什么他要承担托拉和工作的原因--因为从这个世界的虚荣中抽身出来,紧紧抓住托拉和戒律是值得的,因为这会给他带来幸福和生命的意义,他也因此非常兴奋。
但现在,他不明白自己的这些力量从何而来。也就是说,现在,如果有人告诉他:"放下一切,远离尘世的虚荣,开始圣洁的工作",毫无疑问,以他目前的状态,无论在理智上还是情感上,都不可能听得进去。
他当然应该告诉自己,在那时他有信念和信心,但现在他离这些都很远。原来,他一直从事这一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接近真理,也就是他所渴望的与创造者的 Dvekut [粘附]。但现在他却退缩了十个程度,意思是说,他现在缺乏对托拉的热情,也不知道托拉的重要性。
祈祷的情况更是如此: 他没有祈祷的愿望,因为身体告诉他:"你祈祷能得到什么呢?你自己可以看到,你越想工作,你就会变得越低下,那么我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呢?因此,当一个人看到自己无法向前迈进一步时,他又怎么会努力呢?
人享受休息,除非他知道会有更大的快乐或更需要的东西,否则他无法放弃休息。在那时,他就有理由放弃休息,尽管不是没有回报。因此,当他看到他的工作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他认为可以得到的东西时,他就会失去工作的力量,变得无能为力。
他看着自己说,如果有人来对他说:"你要知道,再过一段时间,几个月或几年,你就会陷入绝望的境地,也就是说,你不会有任何进步,相反,每年你都会比现在感觉更卑微,因为现在你是卑微的,所以你想开始真正的工作,以实现你被创造的真正目标。因此,我要告诉你,你是在白费力气,因为我知道很多人都像你一样认为,只要付出一点努力,就会马上看到成果,也就是说,在真正的工作中会取得一些进展"。
我会回答他 "你属于那些诽谤以色列土地的探子们。这正如神圣的《光辉之书》(Shlach,第 63 项)所解释的那样:'他们巡视了这块土地就回来了。''返回来'的意思是他们回到了邪恶的一面,从真理的道路上返回来了。他们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得到了什么呢?我们还没有在世界上看到善。我们在托拉中辛勤劳作,但房子是空空的,谁会被授予那个世界并进入其中呢?我们还是不要这么辛苦了。'他们告诉他,他说:'我们按照你的建议,辛辛苦苦地了解那个世界的一部分。它也流淌着牛奶和蜂蜜。那个上层世界是好的,我们从托拉中知道,但谁能得到它的赏赐呢?
也就是说,现在他说,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这些想法在工作之初就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当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摆脱被称为 "按部就班 "的普通状态,成为创造者真正的仆人时,他会告诉这些想法: "你们是间谍的使者。这就是你们来找我的原因,阻止我进入被称为'神圣的改正'的圣洁之地"。他不听他们的话。但现在他看到,他自己也感受到了探子们的论点,现在在他看来,这些不是探子们的论点,而是他自己的论点,也就是说,他觉得他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真的。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唤醒他的问题是:"什么是真理?在工作之初,他的程度是否比经过几年的工作和劳动之后的现在更高呢?如果是的话,那么这种状态又能说明什么呢?他所有的工作都是徒劳的。不仅是白费,因为白费的意思是他没有得到任何东西,他的状态与他为了给予而从事圣洁工作之前的状态一样。
但这里的情况并非如此。相反,他从以前的状态中迷失并衰退了。也就是说,他缺少了对托拉和戒律的重视和热情,缺少了曾经的活力和自信。当他审视今天的自己时,他处于一种 "我根本不在乎 "的状态。因此,人们似乎应该说,他已经从开始工作时的状态下滑了。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一条规则是,没有 Kli(容器),就没有光。这意味着,如果下面者没有真正的需求的话,创造者就不会满足他的需求。
需要并不意味着他没有东西。正如我在寓言(第 6 篇文章,Tav-Shin-Mem-Vav)中所写的,一个国家举行选举,以选出一位总统。有两个总统候选人,还有几个说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支持的总统当选。最后选出了一位,现在有人在计算他的缺乏之处。有人觉得自己不是总统,因为总统最终只有一个。
我们应该说全国人民都有缺乏,因为我们必须说他们不是总统。但是,我们应该区分他们没有当上总统的痛苦的程度。应该说,普通公民虽然不是总统,但并不觉得有什么缺乏。
那些从事推举某人成为总统,但另一位总统选举人却当选了的人,会因为自己的工作对象没有成为总统这一缺憾而感到痛苦。然而,真正痛苦的是那个认为自己会成为总统的人,他努力赢得选举,让国民选举他,但最终他的对手却当选了。他感受到了真正的痛苦。我们可以说,他确实有一个当总统的需要,因为他为之付出了努力,而根据他所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他在那个相应的程度上感受到了痛苦。
因此,在这里,在创造者的工作中,在他工作之初,他精力充沛,信心十足,非常重视托拉和祈祷,因为那时他有圣洁的恩典,觉得创造者的工作很重要。然而,这还不能算是创造者要满足的 "缺乏",缺乏被称为与创造者的 "Dvekut"(粘附),因为他还没有感受到与创造者没有 "Dvekut "的缺乏和带来的痛苦,因为他还没有为此付出努力,因为他才刚刚开始工作。
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之后,他的缺乏却没有得到满足,折磨和痛苦开始在他的内心产生,因为他付出了努力,却看不到工作的进展。在那时,想法就会一个接一个地出现。有时是绝望的火花,有时他会变得更加坚强,但随后他又会发现自己从自己的状态中跌落,如此反复。最后,在他身上形成了一种真正的缺乏,而这种缺乏是他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通过努力获得的。这些上升和下降让他每次都会因为为无法获得创造者的 Dvekut(粘附) 而感到痛苦。最后,当劳动之杯装得足够满时,它就被称为 "Kli(容器)"。然后,在那时,填充物从创造者那里注入,因为现在他有了一个真正的 Kli(容器)。
因此,他看到现在--经过几年的工作--他已经退缩了,这是故意发生的,这样他就会因为没有与创造者的 Dvekut(粘附) 而感到痛苦。原来,他每次都必须看到自己正在接近 Kli (容器)的制造,即所谓的 "真正的缺乏"。也就是说,他对 "Katnut"(幼年/渺小)和 "Gadlut"(成年/伟大)的缺乏的衡量标准,是他因没有得到填充而感到的痛苦的程度,在这里被称为 "与创造者的 Dvekut(粘附)",他所希望的只是给创造者带来满足。在缺乏被完成之前,不可能填充物来完全填满。众所周知,从上而来的总是完整的。因此,缺乏也应该是完整的,也就是说,他会因为一无所有而感到痛苦和缺乏。也就是说,在那时,他会觉得自己没有托拉,没有工作,对上天没有敬畏之心。
虽然在实践中,他从事戒律,学习托拉,在黎明前起床,小心翼翼地对待轻微的和严肃的事情,如果其他人也像他这样做的话,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完全正义的,但他觉得自己完全是空虚的。这是因为他想得到与创造者的 "粘附"(Dvekut)的奖赏,为此,一个人必须有一个想法,也就是说,他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给予,而他看到自己离这个目标还很远。
因此,他告诉他自己:"我从事托拉和戒律能得到什么呢?我的全部算计是,通过这些,我将获得与创造者的 Dvekut(粘附)。然而,我并没有看到我离创造者更近了一步。恰恰相反!" 因此,这个人要求的并不是奢侈品,而只是必需品,他希望有一些东西能让他的灵魂恢复一些精神,这样他就不会沉浸在爱自己中了。
这样看来,他觉得自己完全没有精神。然而,其他人却没有这种远离精神的感觉。相反,我们看到,其他人如果每天都能在 "十(Minnin)"(至少有十个人参加祈祷)中祈祷,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是完整的。下班后来学习每日读本的人更是如此--他们觉得自己是完整的,不要求创造者帮助他们有力量走在创造者的道路上。相反,他们祈求创造者帮助他们继续他们的日常工作。因此,他们已经对生活感到满足。
更有甚者,那些"托拉就是他们的工作 "的人当然会感到自己是完整的,他们总是赞美创造者,因为创造者给了他们思想和愿望,让他们不再无所事事。虽然他们祈求创造者帮助他们解决 "利什玛(Lishma)(为了她的缘故)"的问题,他们听说过 "利什玛(Lishma)(为了她的缘故) "的存在,但他们认为那是一种奢侈品。他们遵守托拉和戒律的精髓,却没有从事利什玛(Lishma)(为了她的缘故)的事情。诚然,一个人应该从事利什玛(Lishma)(为了她的缘故),但这只与少数被拣选的人有关。
因此,即使他们祈求创造者赋予他们学习托拉利什玛(Lishma)(为了她的缘故),他们也将其视为奢侈品,而非必需品,因为感谢上帝,他们觉得自己是民族中被拣选的人,他们处于"托拉的虚荣之光 "中,对他们来说,"他们的托拉就是他们的手艺"。
因此,结果是一样的,两个人请求创造者满足他们的要求。我们不应该通过祈祷来区分他们,而应该通过祈祷的原因来区分他们:一个人之所以想要,是因为他的灵魂渴望奢侈品,所以他是在请求一份礼物。但索要礼物是不礼貌的。因此,他的请求不可能得到满足,因为礼物并不是一个人索要的,它只来自于赠送者,也就是说,受赠者唤醒了赠送者将礼物送给受赠者。因此,下面接受者对创造者不听他的祈祷充满怨言,因为他每天都在祈祷得到礼物,但却没有人听他的祈祷。因此,他认为更高者有问题,上帝不允许。
但更高者却认为下面者错了,因为他哭着说要收礼物。他认为自己需要的东西对他来说只是奢侈品。因此,如果他改正了自己,看清了真相,也就是说,他要求的是必需品,也就是慈善施舍,那么施舍就会通过来自下面者的唤醒你实现,就像穷人的习惯要求一样。要求越是必要,就越会被接受。
这就是上文(Ketubot,第 67b 页)中所解释的,酒和肉对每个人来说都可能是奢侈品,但对那个来到拉比尼希米(Rabbi Nehemiah)身边的那个人来说却是必需品。证据就是拉比给他吃扁豆的时候,他却死了。
这样,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看到,一旦一个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实现与创造者的 Dvekut(粘附),到头来,他却发现自己变得比开始做神圣的工作改正自己时还要糟糕。也就是说,他所做的改正好像是徒劳的、无用的,但事实恰恰相反。
答案是,事实上,他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我们应该区分向光迈进和向 "Kli(容器) "迈进之间的区别。人的天性是向着光前进,因为光是人所追求的一切。因此,不能照亮的东西根本不会引起他的兴趣,因为如果他有很大的缺乏的话,那又能给他带来什么呢?人想要的是能给他带来快乐的东西,这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当他想知道自己是否进步了,他就会审视自己离光还有多远。
但事实上,没有 Kli(容器), 就没有光。因此,他首先必须向 "Kli(容器) "前进。也就是说,有一种东西叫 "在缺乏中前进"。在他工作的开始,他的缺乏并没有被揭示出来,因此,他渴望光,尽管那时他也有缺乏--也就是他没有光。
但这与人们的做法相似: 有时,一个人丢失了一些重要物品,而这些物品按照他每天的收入计算,值得他工作一个小时。例如,如果他每天挣八块钱,他就不会为每小时少于一块钱而工作。相反,休息对他来说更重要。但是,如果他丢失了一件价值一美元的物品,他会寻找两小时,直到找到为止。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他要工作一小时来赚半美元呢?"
答案是,拒绝从资本中获利和损失是有区别的。他拥有后又失去的东西,即使是小东西,对他来说也很重要,因为他已经拥有了,但又失去了。而没有得到的东西的情况则不然。一件伟大的东西值得为之付出努力,但除此之外,休息对他来说更为重要。
同样的规则也适用于我们。当他渴望实现与创造者的 Dvekut (粘附)时,这种缺乏被称为 "利益的预防"。也就是说,他有缺乏,也许他不会获利,所以他去工作。但这仍然不算是真正的缺乏,不适合穿着上丰富。
但是,如果他已经投入了几年的工作,这就等于从资本中损失了。也就是说,他失去了几年的工作,却没有任何收获。那么,这种缺乏就会被视为缺乏,因为这种缺乏会给他带来折磨和痛苦。
因此,我们看到,他付出的巨大的努力,以为创造者很快就会帮助他,并且他将得到与创造者的 "粘附"(Dvekut)的奖赏,因此,他对 "粘附 "的渴望因为他付出的巨大努力而不断进步,所以,他越是看到自己在努力,就越是看到相反的情况--也就是身体完全抵制给予。
在那时,他就会明白自己需要上帝的帮助。在那时,他就不会再奢求什么了,而是想做一个相信创造者的普通犹太人,相信创造者是祝福的,祂的名字是 "善和行善者"。他想赞美创造者,对祂说: 他想赞美创造者,对创造者说:"说'要世界存在'的耶和华是值得赞美的!"就这样,他不需要在托拉和戒律方面有任何高深的达成,只需要赞美创造者,感谢创造者创造了他。
既然他现在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开始工作时对托拉和工作的渴望,原因有二,其一: 1)他之所以开始承担托拉和戒律的重担,是建立在接受的容器上的。起初,身体渴望接受喜悦和快乐,因为他觉得可以从精神上得到更多的生活满足,也就是说,接受的愿望会有可接受的东西,因为物质上的快乐并不能给他带来生活上的满足了。但现在,他开始为了给予而工作,他的身体却抵制这种工作。
身体同意在它能接受利益的地方劳动。但现在,他已经告诉身体:"谨守托拉和戒律,通过这一点,也就是说,通过谨守托拉和戒律,你将能够不给身体带来任何快乐,也不会因为你的工作而得到任何回报"。正因为如此,当身体听到它自己会有奖赏,但它的奖赏将是有力量不给身体的工作任何奖赏时,这就是他现在没有力量像他开始工作之前那样工作的原因,他开始工作是为了给予,在那时身体期望得到比物质的快乐更大的快乐。因此,他有了燃料,也没有遇到来自身体的任何阻挠,因为身体现在期待着获得更多快乐。
然而,我们必须知道,身体没有其他语言,它应该想要从事神圣的工作。对此,我们的圣贤们说过:"一个人应该始终从事托拉和戒律罗-利什玛(Lo Lishma)(不是为了她的缘故),因为这样他就会来到利什玛(Lishma)(为了她的缘故)。由此可见,他进入工作的开端一点问题都没有。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向身体保证,上帝不允许我们损害它的接受的愿望。相反,通过遵守托拉和戒律,接受的愿望会在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满足,他的接受的愿望会觉得,特别是通过遵守托拉和戒律,他会觉得在整个世界上,他是他这一代人中最幸福的人。
但是,当他开始工作之后,开始知道最主要的事情是实现与创造者的 "Dvekut(粘附)"(即所谓的 "为了给予而做一切")之后,身体就开始抵制这一工作。然而,身体的这种抵制有很大的好处,因为一个人通过这样会发展出很大的缺乏,这意味着他因远离创造者的 Dvekut (粘附)而痛苦。在那时,他越是后悔,就越需要创造者的帮助,因为他看到自己无法摆脱爱自己,而只有创造者才能帮助他。这不是一个理解问题,而是一个感觉问题。正如《诗篇》第 127 篇所说:"耶和华若不建造房屋的话,建造房屋的人就枉然劳苦"。
由此可见,一个人应该相信,使他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所有曲折,所有的上升和下降,都是为了让他有能力从心底发出一个真诚的祈祷。然而,邪恶的倾向会给一个人带来相反的观点,因此,当一个人可以从心底向创造者祈求时,也就是说,当他的头脑和心已经决定现在只有创造者才能帮助他,因为现在他可以进行真正的祈祷时,邪恶的倾向就会出现,并使他陷入绝望,就像探子们所争辩的那样。我们可以这样说:"耶和华的道路是笔直的;义人在其中行走,邪恶者在其中失败"。
有了以上所述,我们就会明白我们对 "一个恨恶礼物的人必活着"这句经文的疑问。这并不是说他不应该接受礼物。但是,如果他讨厌礼物,是因为他想为为了给予而工作,那么他就会讨厌作为一个接受者,而是因为创造者的需要而接受礼物。这就是所谓的 "为了给予而接受",因为他不会唤醒创造者给他奢侈品。相反,他是在向创造者索取必需品。对其他人来说,这是否被视为奢侈品并无区别,因为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感觉行事,并不介意他的朋友拥有什么。如果创造者后来给了他一份礼物的话,他接受礼物的目的是为了给予。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请求创造者给予他的给予的容器的话,这取决于他的品质。也就是说,对一个人来说,它是奢侈品,而对另一个人来说,它是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