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更多地折磨了他们
Rabash Article No. 16, 1984-5
经文中这样写道,“但他们越折磨他们,他们就越繁增,并且他们扩展越广,这样他们就处在对以色列的子孙们的恐惧当中。”(出埃及记1:12)。这句话“他们越多地折磨他们”的意思是,他们就繁增越多并传播越广到他们所受的折磨的相同的程度上。它似乎成了一个条件——也就是在一个痛苦经历的基础存在之前,在这一工作中就不会有繁增和扩展。
但是要了解以上所写的东西,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信条,意思是知道我们的本质是什么。正如在各个介绍中解释过的那样,我们唯一的本质就是我们的接受的愿望。而当然,当这一接受的愿望被满足的时候,那一满足不被看作是工作,因为工作意味着一个人因为它而被奖励的东西。
换句话说,工作是一个人会避免的行动,而他只是因为他没有任何其他选择才去做它们,因为他希望接受某种奖励。奖励被认为是他渴望的东西,并且他唯一的渴望和希望就是那件事。真正的渴望意味着这件事触动他的心是如此地深,以至于他说,“我如果不能得到它的话,宁愿死也不愿活着。”因此,如果他没有获得他所渴望的东西,他没有因此痛苦或感到折磨的话,它就不能被认为是一个渴望。而他的渴望的程度是由他的痛苦的程度来衡量的。
因此,这样看来,如果一个人希望去接受某些满足,就必须首先存在一个缺乏(渴望)。这是因为没有Kli [容器],就没有光,并且如果没有缺乏(渴望),就没有人可以用任何东西填充它。例如,一个人没有食欲的话,就不能吃东西,或一个人不疲劳的话,就不会享受休息。
因此,一个人不会因為在他身體当中的埃及人正在折磨他而感到痛苦,除非他不想服從他們,并希望走一條讓他們不高兴的道路。在一个人内在接受的根被稱為「爱自己」,而這就被称作是「埃及」的品质,而埃及有很多民族,它们在总体上被称作「七十个民族」——它们是Kedusha [神聖]的對立面,它们是七個Sefirot,其中每個Sefira[ Sefirot的单数形式 ]由十个Sefirot组成,因此,总共是七十个民族。而且同样,每个民族有它自己独特的特性(愿望)。
埃及的Klipa(壳)是一个总体的Klipa(壳)。它是Kedusha(神圣)的火花坠落在其中的地方,它就是在埃及的以色列人必须去改正的地方。因此,首先必须有因为没有能够摆脱他们的统治而感到的痛苦,就像经文写的那样,“而以色列的孩子们因为那一劳动哀叹,而他们哭了,因为那一劳动他们的哭声传到上帝耳朵里,并且上帝听见了他们的哀叹声。”
我们应该精确地理解“因为那一劳动”,为什么被写了两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解释说,所有的叹息都来自于劳动,意思是他们不能为了创造者而工作。确实,他们的痛苦来自于由于埃及的Klipa(壳),使得他们曾经正在做的工作不是为了创造者。这就是为什么它在这里写了“因为那一劳动”两次的原因。
1)所有的叹息,不是因为他们缺乏任何东西。而是他们只缺乏一件事情,意思是他们不希望任何奢侈或回报。他们唯一的缺乏,那一让他们感到痛苦和苦难的东西,是因为没有能够为了创造者做任何事情。换句话说,他们希望的是他们应该有一个为了让创造者满足而不是为了让他们自己满足的愿望,但是他们却无法获得它,这折磨着他们。而这就被称作“想要对精神有某种把握。”
2)第二个原因”因为那一劳动”是来教他们,“而他们的哭声传到上帝耳朵里,”也就是上帝听见了他们的哀叹声,是因为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工作。这意指另一个“因为那一劳动。”这样看来,他们感觉到的整个的精神流放只是因为他们处在埃及的Klipa(壳)的统治之下,这样他们不能做任何事情来让它变得只是为了给予。
这在《光辉之书》(Zohar)(出埃及记,《光辉之书的阶梯注释》中的item381)写道,“Rabbi Yehuda说,“来,看,就是这样,就像Sakhnin的Rabbi Yehoshua说的那样,“只要他们的统治者还统治着以色列,以色列的哭喊声就不会被听到。当他们的统治者跌落下去时,经文写着:“埃及王死了,”并且马上,“以色列的孩子们,因为那一劳动,叹息,并且他们哭了,他们的哭喊声因为那一劳动上升到了上帝那里”,但直到那之前,他们在他们的哭喊声中没有得到回答。”
因为这一原因,我们可以说,如果不将埃及的统治者废黜的话,就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或者让他们悔改,并能够从流放中得到救赎。在(出埃及记,《光辉之书的阶梯注释》item380)中,他说,“在那许多日子里。’许多日子’指的是以色列留在埃及的时间,也就是它结束的时候已经到了。并且因为他们的流放已经完成了,它说了什么呢?’埃及王死了’,那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埃及的统治者从他的地位上被降低了下来,并从他的骄傲上跌落了下来。这就是为什么关于他,经文是这样写的,“埃及王死了”,因为下降对他而言被视为是他正在死亡。因为当埃及王——也就是他们的统治者——跌落下来的时候,创造者想起了以色列并听到了他们的哭喊声(祈祷)。”
《光辉之书》问了以下经文有关的问题,“在你的困苦中,当所有这些事情临到你身上时”(申命记4)。意思是,在一切发生之前,它是不可能达成完美的。这样看来,你给出一个借口,一个人应该经历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成为苦难被经历的借口(理由),而这既不是通过时间也不是通过苦难的数量衡量的,而是通过痛苦的感觉程度衡量的(见Zohar)。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寓言来理解它。如果一个人应该做值一公斤的劳动,也就是一千克的痛苦经历的话,奖励也会因为这到来。就像我们的先知们说的那样,“奖励匹配痛苦。”意思是一个人在获得奖励之前要付出劳动,因为没有Kli(容器),就没有光,因为没有缺乏,就没有填充(满足)。而一个人付出的劳动就是接受到那一满足的资格,这样在后来他能够在其中接受那一填充。
让我们说,这个人可以断断续续地给出这一千克的缺乏(deficiency),也就是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甄别。一个人可以一天努力十分钟,意思是对他自己远离创造者感到后悔,或者他会为他远离创造者一周后悔十分钟或一个月后悔十分钟。
它就类似于当他记得他是远离创造者时他经历的痛苦的质量的情况。虽然这使他痛苦,但它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还存在某种让他更痛苦的东西,也就是那些他更加渴望的东西。这样看来,在质量上,一个人也应该思考。因此,一个人有了选择,虽然他必须经历这一劳动和痛苦的整个过程,直到他来到“而你要归向耶和华你的上帝,并听从祂的话。”这样一个状态。
因此,一个人在缩短这个痛苦的过程上存在一个选择,由于时间的延长,这,正如我们所说的那样,就是所谓的“数量”,而在质量上,也就是在远离创造者的痛苦的感觉上面添加。
但我们应该知道,在工作的方式中,在数量和质量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在考虑时间的数量时,一个人可以安排他的时间表,意思是他分配给自己的时间的量,即使通过强迫。意思是,即使身体不想坐在课程的整个时间内,他决定,他必须坐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并对远离创造者而悔改。如果他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而且他不是一个软弱性格的人,他就可以坐下来并遵从他为自己安排的时间框架表,因为这是一种行为,而就这些行动而言,一个人可以通过强迫做事情。
但就质量而言,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一个人不能强迫自己去感觉到不同于他自己感觉到的东西。如果他来检查自己的痛苦的感觉和远离创造者造成的痛苦的感觉的话,他有时会来到一个他不在乎的状态。在那个时候,他不知道做什么,因为他不能改变他自己如何去感觉,而那时他就会感到困惑。
这导致了流放时间的延长,因为它很难为我们提供必要的数量,更不要提质量了。而当他开始甄别这一缺乏的质量时,他看到他感觉不到任何痛苦,也就是他似乎是无意识的,没有感觉的。尽管与创造者的远离意味着没有生命,但是没有生命并不会给他带来痛苦。然后,在那时他没有其他选择,除了向创造者祈祷,给他一些生命之外,这样他会感觉到他处在危险的疾病的状态,并且需要去治愈灵魂。
而某些时候一个人来到这样一个状态,在其中他甚至处在这样一个下降的状态,以至于他甚至没有为它祈祷的力量。相反,他处在一个完全冷漠的状态。这被称为“处于一个静止的状态”,意思是他是完全不动的。
在那种状态下,只有他的社会(团队)可以帮助他。换句话说,如果他来到朋友们中间,并且不以任何方式批评他们,意思是检验他们是否也和他一样遭遇相同的障碍和那些战胜了他们的思想,或者他们只是对反思不感兴趣,而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可以从事Torah(托拉)和Mitzvot(诫命)的原因,所以,他怎么才能像他们那样呢?
在那个时候,他不能从社会里接受到任何帮助,因为他与他们根本没有任何Dvekut [粘附],就好像他们太渺小,不配做他的朋友似的。因此,很自然地,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受到他们的影响。
但是如果他不是高昂着头来到他的朋友们中间,认为只有他是明智的,而他的朋友们是傻瓜,而是将他自己的骄傲抛在一边并遵循“贫困跟着穷人”那一法则的话,那么,他不仅处在一个下降的状态,感觉不到任何对精神的需要,而且他也接受了骄傲的思想,意思是他比他的社会的所有其他人都更聪明。
现在,让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也就是关于《光辉之书》说的是什么的问题,“而因为他们的流放已经完成了”,经文怎么说的呢,“埃及王已经死了”,因为他把从王位上被拉下来看作是死亡。而因为埃及王——也就是他们的统治者——倒下了,在那时创造者想起了以色列并且听到了他们的祈祷。这样看来,存在这样一个前提,也就是没有任何祈祷会在它的适当的时间到来之前帮助到他。因此,没有任何可以去做的事情,因为创造者不会听到他们的祈祷。
根据上面所说的话,我们可以理解这些事情它们本来的面目是什么了。这是我们的先贤们对这段经文所描述的同样的问题,“我,耶和华将在它的时间上加速它”。“如果他们被奖励了的话,我会加速它。”而如果他们没有被奖励的话,按它的时间。”换句话说,当时间到了时,来自创造者的觉醒将会到来,并通过它,以色列会悔改。这样看来,选择是相对于时间而言的,就像他在“《光辉之书的介绍》”中描写的那样(Item 16)。
这样看来,从以上所有解释,一个人不应考虑救赎的时间——也就是像在经文中写的那样,在那(救赎)之前,他们的祈祷不会被接受——因为这涉及到痛苦经历的时间的数量和质量的问题,也就是存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在那一个特定的时间之内,痛苦的经历将完成。然而,我们可以缩短这一时间。痛苦将会显现的整个数量和质量可以以一种时间被缩短的方式经历,也就是所有的痛苦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到来,但是所有痛苦经历都将已经在那里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