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制造一个Rav,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1
Rabash
Article No. 1, 1985 Rabash《建造精神社会的文献》owen translation Nov 25,2016
在《米什拿》 (Mishnah,Avot,1)中,约书亚·本·佩拉奇亚(Yehoshua Ben Perachia)说,“为自己制造一个Rav[伟大的老师],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并正面地判断每一个人(将他人判向天平的美德的一侧)。”我们看到,这里存在三件事情:1)为自己制造一个Rav;2)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3)正面地判断每一个人(将他人判向天平的美德的一侧)。
这意味着,除了为自己制造一个Rav[伟大的老师]之外,关于与集体的关系,他还必须做更多的事情。换言之,单单从事爱朋友是不够的。此外,他应该关心每一个人,并正面判断他们,在这里我们必须了解“制造”,“购买”和“正面地判断”之间在用词上的区别,制造(making)是一件实际的事情。意思是,在这里头脑没有参与进来,只有行动。换句话说,即使一个人不同意他希望去做的事情,而是相反,头脑使他看到它不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这被称作去做(doing),意思是纯粹的强迫,没有大脑的介入,因为这违背了他的理智。
相应地,我们应该将它与精神工作关联起来解释一下,也就是一个人需要承担起天国的重担的工作被称为“一个行动”这样一个事实。就像把轭套在牛身上让牠犁地一样。虽然牛本身不想承担这一工作,但我们强迫牠这样去做。
同样,对天国的负担的承担的工作,我们也应该强迫和奴役我们自己,因为这是创造者的命令,没有任何理由。这是因为人必须承担天国的责任,不是因为身体会感觉到从这一工作中得到一些好处作为劳动的结果,而是为了给创造者带去满足。
但是身体如何会同意这一工作呢?这就是为什么这一工作必须是超越理智的原因。它被称作“为自己制造一个Rav”,因为这里应该有天国存在,因为“祂是伟大的,并统治着一切。”
在Zohar(“光辉之书的介绍”)中写着,“敬畏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人来讲,恐敬畏上帝是因为祂是伟大的,统治一切的、并且是所有世界的本质和根源,一切和祂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一个人应该敬畏创造者,因为祂是伟大的,统治一切的。祂是伟大的,是因为祂是所有世界扩展的根源,并且祂的伟大就是在祂的行动中能够被看到的。而祂在掌管一切,因为祂创造出来的世界,包括上面的和下面的,与祂相比什么都不是,因为它们不会将任何东西添加到祂的本质当中”。
因此,工作的顺序是让一个人开始于“为自己制造一个Rav”,并且超越逻辑和理智使自己承担起天国的负担,这被称为“去做”,意思是只是行动,尽管身体不赞成这一工作。在后来,“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购买”就像一个人想购买某种东西一样,他必须放弃他已经获得的某种其他东西。付出他已经拥有了一段时间的某个东西,作为交换去购买一件新的东西。
上帝的工作也是类似的。为了让一个人达成与创造者的Dvekut [粘附],也就是形式等同,就像在经文“因为祂是仁慈的,所以你也要是仁慈的”所表达的那样,为了购买到与创造者的那一粘附,他必须在他已经拥有的很多东西上做出让步。这就是“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的意思。
在一个人为自己制造一个Rav,意思是天国之前,他如何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意思是和Rav的粘附呢?毕竟,他还没有Rav。只有当他已经为自己制造了一个Rav之后,才有要求身体做出让步去购买那一“粘附”那一点的出现,也就是他希望给创造者带去满足。
而且,我们应该明白,他去履行“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的程度取决于在他眼中Rav的伟大的程度。这是因为他之所以愿意作出让步,以便与Rav粘附的程度,恰恰和他感觉到他的Rav的重要性的相同程度一样,因为那时他明白,获得与创造者的Dvekut [粘附]是值得他付出任何努力的。
这样看来,如果一个人看到他无法战胜他的身体,因为他认为他自己不够强大,并且他出生时就带着一个虚弱的品质,真实情况却不是这样。真正的原因是他没有感觉到Rav的伟大。换言之,他仍然没有感觉到天国的重要性,所以他没有力量去为了那些对他来说不是很重要的东西战胜他的身体的反抗。但对于一件重要的事情而言,任何人都可以对他所爱的重要的东西作出让步,并接受他所需要的。
例如,如果一个人很累,并在晚上11点左右才睡觉,如果他在凌晨3点被叫醒,当然他会说,他没有能量起床去学习,因为他很累。而如果他感到有点虚弱或有点发烧的话,在那个他已习惯了起床的时间,他的身体肯定没有力量让他起床。
但是如果一个人非常累,并且感觉不舒服,而且直到半夜才睡觉,但在凌晨1点的时候被惊醒并被告知,“你的院子着火了;它正要烧进你的房间。快,起来!你会因为你的努力救你自己一命,”那么,他就不会让,因为自己累了,心不在焉、或病了等任何借口,阻止自己赶快起来。相反,即使他病得很重,他也会尽一切努力来挽救他自己的生命。显然,因为他将去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身体就有能量做出让步它可以获得他想要的东西。
因此,在“为自己制造一个Rav”这件事情上努力时,一个人相信,“因为它们是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时日的长短”时,根据他感觉到这就是他的生命的程度,身体就获得了足够的力量去克服所有的障碍,就像写在上面的寓言里表达的那样。因为这个原因,在一个人的所有工作,学习或祷告中,他应该将他的所有努力聚焦在获得RAV的伟大和重要性上面。很多工作和很多祈祷都应该围绕着它来进行。
在《光辉之书》中,这就是所谓的“将神性从尘埃中提升出来”,意思是提升那一已经降落到尘埃中的天国。换句话说,一个人不会将一件重要的东西放在地上,而一些不重要的东西才会被扔到地上。因为这一被称作“神性”的天国已经被“降低到了最底层,”所以经文上说,在每一个精神行动之前,一个人必须祈祷“让神性从尘埃中被提升出来。”这意味着我们应该祈祷,这样我们会将天国看作是最重要的事情,并且它是值得我们为它付出所有努力,将她提升到应有的重要性的高度的。
现在我们可以明白我们在 Rosh Hashanah[犹太新年]的祷告中所说的,“请将荣耀给到祢(创造者)的人民。”这似乎很令人费解。祈祷获得荣耀怎么会被允许呢?我们的圣人们说,“要非常,非常谦卑”,我们怎么能够祈祷创造者赋予我们荣耀呢?
我们应该解释我们祈祷创造者会将上帝的荣耀赋予祂(创造者)的人民,因为我们没有上帝的荣耀,而是“上帝之城已被降低到了最底部,”叫做“神性处在尘埃中”。同时,我们没有给“为自己制造一个Rav”这一工作赋予真正的重要性,因此,在Rosh Hashanah(犹太新年),当我们祈求将天国的负担承担在我们自己肩上的时候,我们向创造者祈祷将上帝的荣耀赋予祢(创造者)的人民,为了让以色列感觉到创造者的荣耀。在那时,我们将能够完整地遵从Torah(托拉)和Mitzvot(诫命)。
因此,我们应该说,“将上帝的荣耀赋予到祂的人民,”意思是祂(创造者)将上帝的荣耀给到以色列。这并不意味着祂会将以色列的荣耀给到以色列人,而是将上帝的荣耀赋予以色列人,因为这正是能够我们需要去感觉到的与创造者的Dvekut(粘附)有关的伟大性和重要性的东西。如果我们获得了这一重要性的话,每个人都将能够付出必要的努力,并且将没有人会在世界上说,他没有力量来拯救他自己的生命,以至于他仍然希望停留在一个动物的状态,如果他感觉到生命对他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他可以享受生命的话。
但如果一个人没有感觉到生命有意义的话,很多人就会选择去死亡。这之所以是如此,是因为没有人可以在他的生命中忍受痛苦,因为它是与创造的目的相违背,因为创造的目的是要对祂的创造物做好的事情,意思是他们将会享受祂赋予的生命和快乐。因此,当一个人看到他现在不能快乐,或者至少在以后也不会幸福的时候,他就会选择自杀,因为他没有看到生命的目标向他闪耀。
这样看来,我们所缺乏的一切只是,“为自己制造一个Rav”,也就是去感觉到创造者的伟大。那样的话,每个人都能达成那一与创造者粘附的目标。而我们也应该解读拉比Yehoshua Ben Perachia所说的三件事情:1)为自己制造一个Rav;2)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3)正面地判断每一个人(将他人判向天平的美德的一侧)。
友谊与两个技能和品质水平相当的人有关,这种理解合情合理,因为这样他们更容易沟通,而这样他们能够团结为一个人。而然后,“他们帮助了每一个他的朋友,”就像两个结成伙伴关系的人,各自投入同等的精力、资源和劳动。利润也由他们平等分配。
但是,如果一个人比另一个人优越,意思是他比另一个人投资了更多的金钱或更多的专业知识或更多的能量的话,利润的分配就会是不平等的。这就是所谓的“三分之一的伙伴关系”或“四分之一的伙伴关系。因此,这不能被看作是一种真正的伙伴关系,因为一个人的地位比另一个人的要高。
事实证明,真正的友谊——当双方都付出必要的代价来购买朋友时——恰恰是当双方地位平等,付出也平等的时候。这就像一场实体生意,双方必须平等地付出一切,否则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因此,“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这句话,因为只有当双方地位平等时,才能建立起联系——当双方都购买朋友时。
但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没有意识到他的朋友比他更伟大的话,相互学习又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另一个人是更伟大的话,他就不能成为他的朋友,而是他的Rav [老师/伟大者],而他被看作是他的一个学生。在那时,他可以从他身上学习知识或美德。
这就是为什么说“为自己制造一个Rav,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两者都必须同时存在的原因。换言之,每个人都应该将对方当作朋友,这样才有购买的余地。这意味着每个人都要为对方做出让步,就像父亲让出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儿子工作,为儿子花钱,这一切都是出于爱。
然而,在父子之间存在的只是自然的爱。创造者赋予养育子女的自然之爱,以便世界得以延续。例如,如果父亲因为这是一条诫命(Mitzva),而愿意养育孩子,那么他的孩子就会有食物、衣服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只要他承诺遵守所有诫命(Mitzva的复数形式)。有时他会遵守诫命,有时他只会做到最低限度,他的孩子们可能会饿死。
正因如此,创造者赋予父母对子女自然的爱,使世界得以延续。但友谊之爱并非如此。每个人都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在心中创造友谊之爱。
“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一旦他明白,至少在理智上,他需要帮助,否则他不能做这一神圣的工作,根据他在他的头脑中对这件事情的理解的程度,他开始去购买,也就是去为了他的朋友做出让步。这是因为他明白,这一工作主要是在给予创造者满足上。然而,这是违背他的自然本性的,因为一个人天生就带着一个只为了他自己的利益去接受的愿望。因此,我们被给予了一个从爱自己去到爱他人的药方,通过它,他可以达成爱创造者。
因此,他可以在他的程度上找到一个朋友。但后来,将这个朋友制造成一个Rav,意思是让他感觉到他的朋友处在比他自己更高的程度,是某种一个人无法看见的状态,也就是他的朋友就像是Rav,而他自己像是学生。但如果他不将他的朋友看作是Rav的话,他如何能够向他学习呢?这就是所谓的“制造(making)”的含义,意思是没有头脑介入的行动。换句话说,他必须超越理智地接受,也就是他的朋友比他伟大,而这被称为“制造”,意思是在超越理智之上行动。
在那篇《为光辉之书的完成时的讲话》的文章中,巴哈苏拉姆是这样写的:“要接受那第一个条件,每个学生都必须感觉他自己是所有朋友中最渺小的那一个。在那种状态下,一个人可以接受到对伟大者的伟大性的欣赏。”因此,他明确地指出,每个人都应该将他自己看作是所有学生们中间最小的那一个。
然而,一个人怎么能将他自己看作是那个最小的学生呢?在这里,只有超越理智才有可能。这就被叫做“为自己制造一个Rav”,意思是他们每一个人与他自己相比都是Rav,而他仅仅将自己看作是学生。
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因为存在这样一个规则,一个人总是看到其他人的缺陷,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自己的缺陷总是隐藏和视而不见的。然而,他必须将其他人看作是正义的,并且,值得他接受对方的言行,值得他从对方的行为中学习。
但身体却不同意,因为每当一个人必须向另一个人学习,也就是说,如果他高度尊重另一个人,另一个人就会让他付出劳动,而身体则会否定另一个人的观点和行为。因为身体想要休息,所以排除朋友的观点和行为对它更有利,也更方便,这样它就不必费力了。
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为自己制造一个Rav”的原因,意思是,为了让朋友成为你的Rav,你必须制造它。换句话说,这并非出于理智,因为理智断言并非如此,有时甚至会向他展示相反的结果:他可以成为Rav,而另一个人可以成为他的学生。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制造”,意思是行动,而不是理智推论。
3)“正面地判断每一个人(将他人判向天平的美德的一侧)。”
既然我们说“为自己购买一个朋友”,那么剩下的问题是:“其他人怎么办?”例如,若某人从会众中挑选了少数朋友,而将其他人搁置一旁不予结交,问题就来了:“他该如何对待这些人?”毕竟他们不是他的朋友,他为何不选择他们?显然,我们应说他未在他们身上发现值得建立联系的美德,即他并不欣赏他们。
因此,他应该如何对待他的会众里的其他人呢?而这也适用于那些现在还不在他的团队中的其余的人们。他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呢? 拉比耶霍舒亚·本·佩拉希亚(Rabbi Yehoshua Ben Perachia)对此是这么说的,“正面地判断每一个人(将他人判向天平的美德的一侧),”意思是一个人应该只看到每个人的优点,也就是正面地判断每一个人(将他人判向天平的美德的一侧)。
这意味着他未能发现他人优点并非对方的过错,而是他自身能力所限,无法洞察他人的优点。因此,他所见皆取决于他自己的灵魂的品质。这种认知符合他的领悟的程度,却非真理本身。换言之,真理具有独立存在性,与领悟者无关。
存在着随达成者的程度而变化的真理,即真理会因达成者而异。这意味着真理会随一个达成者状态的变迁而改变。
但真实的真理的本质并未改变。正因如此,不同人对同一真理的领悟各异。因此,大众或许本无过失,只是达成者因自身达成的程度的差异而产生不同见解。
这就是为什么他说,“正面地判断每一个人(将他人判向天平的美德的一侧),”的原因,意思是他应该,除了他的朋友之外,也要正面地判断其他人,也就是,就他们自己本身而言都是值得的,而关于他们的行为,他无论如何都没有任何可去抱怨的权利。但对于他自己,他不能从他们那里学习任何东西,因为他与他们之间不存在形式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