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今天站在这里,你们所有的人
Rabash 第十九篇文章,1984年
解读者们对以下经文问道:"你们今天站在这里,你们所有人......你们的头领,你们的支派,你们的长老,和你们的官长,以色列的每一个人 “这句话。它以复数形式开始,"你们"[希伯来语的复数形式],而以单数形式结束,"以色列的每一个人"。《光与太阳》一书的作者解释说,通过使用复数形式和单数形式,它指出了爱朋友的问题。虽然在你们中间有 "头目、支派 “等等,但仍然没有人认为自己的功劳(美德)比以色列人中的任何人大。相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因为没有人抱怨对方。由于这个原因,从上面看,他们也获得了相应的待遇,这就是为什么在下面被赋予了巨大的丰富的原因。
这是我们在一个主题内研究一切的方式。事实证明,一个人应该把天国的重担放在自己身上,像牛负其扼一样,像驴一样负起其负担一样,也就是头脑和心。换句话说,一个人的所有工作都应该是为了给予。
因此,如果一个人为了给予而工作,不希望获得任何回报—除了在圣洁的工作中服务而不希望获得任何额外的东西,他甚至不希望有额外的工作。换句话说,获得一些关于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的知识当然是一个公正的要求,但他甚至放弃了这个要求,因为他希望闭着眼睛走,相信创造者。而他能做的,他都做,并且他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满意。
他甚至感觉到有些人对创造者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而他却看到自己完全是空虚的。换句话说,很多时候他感觉到工作很有味道,而有时他感觉到自己处于 "你们的头 "的状态。换句话说,有时他认为现在他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他不可能再下降到低下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如果他想从事上帝的工作的话,他必须做出巨大的努力来迫使他的身体。在那个时候,他所做的是被迫的,因为他对工作没有愿望,身体只想休息,不关心任何事情。
相反,在那个时候,他感觉到自己已经肯定地知道,世界上除了为了给予而工作之外,没有其他东西,然后,在那时,他当然会发现工作中的好滋味。而当他看待自己以前的状态时,他无法理解,现在他处于一种上升的状态。因此,通过所有的计算,他决定现在他不可能再遭受下降。
但有时,在一天、一小时或几分钟之后,他下降到如此卑微的一种状态,以至于他不能立即感觉到他已经从上升的状态跌落到如此 “深渊的深处"。相反,有时在一两个小时后,他突然看到自己已经从最高的程度跌落下来,意思是说从以前确信自己是最强壮的人,他就像以色列的任何一个人一样,意思是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然后,他开始在心里寻求建议,"我现在应该怎么做?" "我怎样才能把自己恢复到以前的Gadlut[伟大/成熟]的状态?"
那时,一个人应该走在真理的道路上--说:"我现在的状态,处于完全的低下的这种状态,意味着我是故意从上面被扔下来的,以便了解我是否真的希望去从事为了去给予的神圣的工作,或者我是否希望成为上帝的仆人,因为我发现它比其他事情更有价值。"
那么,如果一个人能够说:"现在我想为了给予而工作,我不想为了在工作中获得一些满足而做神圣的工作。相反,我愿意安于做神圣的工作,就像任何一个以色列人一样--祈祷或上每日的早课。而且我没有时间去想我以何种意图学习或祈祷,我将只是观察这些行动,没有任何特别的意图"。那时,他将重新进入神圣的工作,因为现在他希望没有任何前提条件地成为上帝的仆人。
这就是经文所写:”你们今天站着,所有的人,”的意思,意思是你们经历的一切,你们所经历的所有状态—无论是Gadlut(伟大/成熟)的状态还是低于Gadlut(伟大/成熟)的状态,被认为是中间状态或如此的状态。你把所有这些细节都看在眼里,你不把一个程度与另一个程度相提并论,因为你不关心任何回报,而只关心做创造者的愿望。祂命令我们遵守Mitzvot[戒律],学习托拉,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就像任何以色列的普通人一样。换句话说,他现在所处的状态对他来说就像他认为自己处于Gadlut(伟大/成熟)的状态时一样重要。在那时,”耶和华你的上帝今天与你立约"。
这意味着,在那时,创造者与他立约。换句话说,恰恰是当一个人无条件地接受祂的工作,同意不计报酬地做神圣的工作,也就是所谓的 "无条件投降"的时候,在那个时候,创造者与他立约。
巴哈苏拉姆解释了立约的事: 当两个人看到他们彼此相爱时,他们之间就会立下契约,这样他们的爱将永远持续下去。他问道:”如果他们彼此相爱,并且明白这种爱永远不会离开他们的话,那么,为什么要立这个约呢?他们为什么要订立这个契约,意思是为了什么目的呢?" 换句话说,他们通过这种立约的方式获得什么呢?是否它只是一种仪式,还是为了某种利益呢?
他说,立约的事情是,现在他们明白,由于他们现在能看到的原因--也就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对方,只关心他的幸福,所以他们立约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由于现在双方都没有对自己的朋友有任何抱怨,否则他们就不会立约,他们告诉对方说:"对我们来说,一劳永逸地立个约是值得的。" 换句话说,如果有一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抱怨的状态的话,他们都会记得当爱在他们之间显现时,他们所立的那一约。
同样地,即使他们目前没有感受到当时感觉到的那种爱,他们仍然会唤起旧日的爱,不看他们目前所处的状态。相反,他们回到了为对方做事情的状态。这就是契约带来的好处。意思是,即使他们之间的爱已经失去了滋味,因为他们订立了契约,他们就会有力量重新唤醒他们以前的那一闪亮的爱。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把彼此带回到未来。
由此可见,订立契约是为了未来。它就像他们签署的一份合同,当他们看到爱的纽带不再像以前那样,这种爱在他们为对方做好事的时候给了他们极大的快乐,但现在那一爱已经被腐蚀了,也就是他们没有任何力量,没有人能够为对方做任何事情。
但是,如果他们确实希望为他们的朋友做点什么的话,那么,他们必须考虑他们以前订立的那一契约,并从中重建友爱。这就像一个人与他的朋友签订合同一样,合同将他们连接起来,使他们不能彼此分开。
随之而来的是,"你们今天站着这里,你们所有人"。换句话说,他想到了细节,"你们的头,你们的支派,你们的长老,和你们的官长,以色列的每一个人"。这意味着在他所有曾经经历的高的程度中,现在对他来说,他是处于 "以色列的每一个人 "的状态,他承担了那种状态,就像他处于一个他认为好的状态时一样。他说:"现在我做我的部分,我同意创造者会给我祂想要的东西,而我对此没有任何批评。" 在那时,他获得了与创造者立约的回报。换句话说,这种联系永远存在,因为创造者与他订立了一个永恒的契约。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应该解释这节经文:"隐秘的事属于耶和华我们的上帝,但是显明的事却属于我们和我们的儿子们,直到永远,好叫我们行这律法的一切话"。我们应该明白这节经文是来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不能说它是来告诉我们,我们不知道隐藏的东西,只有创造者知道。我们不能这样说,因为如果没有这节经文,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对我们隐藏的。因此,这节经文来告诉我们什么呢?
众所周知,有一件事是被隐藏的,有一件事是被揭示的。它的意思是,我们所做的事情的积极部分是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是否在做。而如果身体不愿意执行Mitzva[戒律]的话,那么,有一种策略—一个人可以强迫自己,也就是说,他被强迫违背自己的愿望去做Mitzva[戒律]。事实证明,强迫与显露的事物有关。
隐秘的东西是戒律中的意图。这一点,人是看不到的,意思是另一个人在做的时候有什么意图你不知道。人本身也是如此,就是那个行动的人,他也不能知道他在行为过程中是否在愚弄自己。他认为他没有其他的目标,他是完全献给创造者的。但对于被称为 "显露的部分 "的行为,说一个人欺骗自己是不相干的,他认为自己戴着Tefillin,而实际上,这不是Tefillin。同样,一个女人也不能自欺欺人地说她点了安息日的蜡烛,而事实上她并没有。
但就意图而言,它可以说一个人是自欺欺人。他认为自己是在为Lishma[为了她]工作,而事实上他完全是在Lo Lishma[不是为了她]。另外,不可能有强迫,因为一个人不能强迫自己的思想去想他想的东西。对于属于情感或知识的东西,一个人是无能为力的。他不能强迫他的头脑与它的理解不同,或感觉与他的感觉不同的事情。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上述事项--留给我们的只是实际的部分。这就是所谓的 “启示的事情,永远属于我们和我们的儿子,这样我们能够行这律法(Torah)的一切话”。我们被命令执行行动,意思是说这是我们被命令做的事,甚至是强迫性的。
但至于那一被称为 "隐藏的部分 "的意图,在这一点上,没有人有任何看法或控制。因此,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持隐藏的部分呢?在这里,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测试,意思是检查自己,看他是否真的为了给予而做一切,或者身体是否抵制给予的目的。他感觉到自己已经脱离了它,以至于他一个人什么都做不了,因为无论他打算做什么,所有的策略都不能帮助他达到为了给予的目的。
正是关于这一点,这节经文来告诉我们,被称为 "隐藏的部分 “的利什玛(不是为了她)这件事属于耶和华我们的上帝。换句话说,只有创造者能帮助他,而他自己绝对没有可能实现它。它不在人的手中控制,因为它是高于自然本性的。这就是为什么这节经文说:”秘密的事属于耶和华我们的上帝",意思是属于祂,也就是创造者应该提供这种叫做 "给予 "的力量。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圣贤们说(Kidushin 30):"人的倾向每天都在战胜他,并试图将他置于死地,正如经文所说的:'邪恶者监视正义者,并试图杀死他。如果创造者不帮助他的话,他就不会战胜它,正如经文所说的:'耶和华不会把他留在他的手中'"。
寻求杀死他这件事意味着它希望人为了接受而做一切,这被认为是与生命的生命(源)分离。自然,人仍然是一个野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圣贤们说:”恶人活着的时候被称为’死人'"。事实证明,当他的意图是接受时,就被称为 "死亡"。这被认为是分离。而要获得Dvekut[粘着]的奖励,意思是被授予给予的力量--要想拥有这样的东西--只有创造者能给他,并且这不是人的能力所能获得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圣贤们说:"人的倾向每天都在压倒他,并试图杀死他,如果创造者不帮助他的话,他就不会战胜它,正如经文所说的:'耶和华不会把他留在他的手中'。" 从我们所解释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理解这节经文:"隐秘的事属于耶和华我们的上帝,但显露的事属于我们和我们的儿子"。
因此,只有行为是由我们来做的,但隐藏的部分是由创造者来做的。
然而,对于隐藏的部分,我们仍有事情要去做,这样创造者会把隐藏的部分给我们。这就遵循了这样一个规则,即一切都需要来自下面的觉醒。有这样一条规则,没有Kli[容器],就没有光,意思是没有缺乏,就没有填充。你不能插入任何东西,除非有一个空洞,然后你把你想要的东西放进去。但如果没有空洞,没有缺乏的,我们怎么能插入任何东西呢?
因此,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我们没有给予的容器,叫做 "给予的愿望",这就是我们的光。正如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解释的那样,我们的主要回报是获得被称为 "反射之光 "的给予的愿望,正如经文所说:"我们所希望的全部回报就是反射之光"(《生命之树总序》)。
因此,如果给予的愿望被称为 “光"的话,那么,这种缺乏,当一个人看到他没有给予的能力时,被称为 “kli(容器)”。他感觉到这是他所缺少的,也就是说,他看到了他因没有这种被称为 "给予的力量 "的力量而失去了什么。因此,他的缺乏是根据他的感觉在他身上建立起来的。这被称为 "Kli(容器) "和 "缺乏",因为在这里--他缺乏给予的力量--也就是有空间让这种填充进入。这被称为 "光进入Kli(容器)"。
然而,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接受这个Kli(容器)需要大量的工作。我们有Kelim[Kli(容器)的复数],称为 "缺乏",也就是我们希望填补这些缺乏。它们被称为 “爱自己的Kelim(容器)”,意味着我们希望获得满足。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Kelim(容器),因为它们来自创造者的一方,创造者创造了它们的存在,因为她希望对祂的创造物行善,也就是说,祂希望给予满足。然而,如果没有缺乏可以填充的话,怎么可能给予满足呢?出于这个原因,祂从无到有创造了这些凯利姆(容器),把喜悦和快乐放在他们身上。事实证明,这就是创造者创造的Kli(容器)的本质。
然而,由于这个被称为 "接受的愿望"Kli(容器),它希望获得等同的形式,被称为 "与创造者的Dvekut[粘附]"。这就是为什么这个Kli(容器)被取消了作为接受上层丰富的Kli(容器)的资格。现在需要一个新的接受的Kli(容器),而这个Kli(容器)穿着在前面那一个Kli(容器)里,在那里只有通过将给予的意图穿着在接受的愿望上时,这个Kli(容器)才适合于去接受光。
以前的被称为 “接受的愿望”那一Kli(容器),来自于发散者(创造者)。尽管一切都来自 "发散者(创造者)",但下面者并没有参与这一"接受的愿望 "的工作。同样,被称为 "给予的愿望"的第二个Kli(容器),也只来自 "发散者(创造者)",并且下面者不能添加,就像被称为 "接受的愿望"的第一个Kli(容器)那样。
然而,不同的是,给予的容器必须首先有一个来自下面者的需求,他向创造者寻求被赋予新的Kli(容器)。这一点,第一个Kli(容器)没有,因为它是在没有来自下面者的任何觉醒的情况下来到他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