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朋友-2
文章 No. 6, 1984
“爱你的朋友像爱你自己一样。”拉比Akiva说:“这是Torah中的一个伟大的法则(希伯来文:也是集体的意思)。”意思是,如果一个人遵从了这一法则,所有的细节就都包括在里面了,意思是我们会轻松地遵守了其他的个体细节,而不需要为它工作。
然而,我们看到,Torah告诉我们,“上帝追寻你什么呢?敬畏我。"因此,对一个人的首要要求就是敬畏。如果一个人遵守敬畏的戒律,所有的Torah和Mitzvot就都包含在那里,甚至“爱你的朋友像爱你自己一样"这一戒律也包括在了其中。
然而,根据拉比Akiva所说的,它是相反的,意思是'敬畏'是包含在“爱你的朋友像爱你自己一样"这一法则中的。此外,根据我们的圣哲们的说法(Berachot p 6),其意思又不是拉比Akiva所说的那样。他们在经文针对此事这样说的,“在整件事的结束时,所有人都将听说:敬畏上帝,并谨守祂的Mitzvot诫命;因为这是完整的人。”Gemarah问道,“这是完整的人是什么意思呢?拉比Elazar说:“主,耶和华说,全世界除了为了这被创造之外,不为别的”。然而,根据拉比Akiva所说的,似乎一切都包含在“爱你的朋友像爱你自己一样”这一法则之内。
不论如何,在我们的先贤的话中我们找到(makot 24),他们说信念(Faith)是最重要的。他们说,Habakuk来到并宣称只有一个:“正义者应该活在他的信念当中。”
Maharsha解释说,“对一个以色列人来说,在任何时侯,最确定的都是信念。”换句话说,这一法则的本质是信念(Faith)。因此,这样看来敬畏和“爱你的朋友像爱你自己一样”都包含在信念的法则当中。
如果我们想要明白上面所说的,我们必须仔细检查以下三个概念:
1.什么是信念?
2.什么是敬畏?
3.什么是“爱你的朋友像爱你自己一样”?
最重要的事情是永远记住创造的目的,也就是“对祂的创造物做好的事情”,因此,如果祂想给予他们快乐和幸福的话,为什么需要以上三个事物,信念,敬畏和“爱你的朋友像爱你自己一样”呢?意思是他们只需要使得他们的容器具有接受到创造者想要给予他们的快乐和幸福的品质。
现在,我们必须了解上述的三个事情使我们具有资格的是什么。信念,包括着信心,给我们一个对目标的初步的信念,也就是对祂的创造物做好事这一目标。我们也必须确实相信,我们可以保证我们自己也能达到这个目标。换句话说,创造的目的不是只针对一个拣选的群体的,而是,创造的目的,是属于所有创造物的,没有例外。并不是那些强壮的,有技巧的,也不是那些勇敢的人才能成功。相反,它属于所有的创造物,所有人。
(检查”十个Sefirot的研究的介绍,”item 21中,引用了Midrash Rabba, Portion,“这是那个祝福”部分的话:“创造者对以色列说:“全部智慧和全部的Torah是容易的:任何敬畏我并按照Torah的话语去做的人,整个智慧和全部的Torah就在他心里。”)
因此,我们必须用信念(Faith)获得信心,我们可以达到目标,不会在中途绝望,逃离战役。相反,我们应该相信创造者会帮助甚至是像我这样低下和卑微的人。意思是,上帝会将我带到靠近祂,而我将能够达成与祂的粘附。
然而,要获得信心,敬畏必须先来到,就像《光辉之书》介绍的那样:“敬畏是一种包含Torah中的所有Mitzvot(诫命)的Mitzva(诫命),因为它是对祂(创造者)的信念的入口。根据一个人对祂的天道的指引的敬畏的觉醒,一个人相信祂的天道。”
它结束于:“这一敬畏是恐怕他会减少给他的创造者带去满足的给予”,意思是一个人对创造者的恐惧/敬畏,应该是也许他将不能够给予创造者带去满足,而不是那种对自己的利益的关心的恐惧。这样看来达成信念的大门是恐惧/敬畏,不可能通过任何其他方式去获得信念。
为了获得这一一个人有可能无法给自己的创造者带去满足的恐惧/敬畏,他必须首先渴求并渴望去给予。在这之后,他才能说,对这一恐惧/敬畏,存在一个他可能无法维系这一恐惧/敬畏的空间。然而,一个人通常会害怕他的自我的爱是不完整的,而且他并不关心自己是否能给予创造者。
通过什么可以使一个人被带到获得这一他必须给予的新的品质,并认识到自我的接受是错误的呢?这是违背自然本性的!虽然有时候,从朋友和书中听到,你会偶然接受一个他必须放弃对自己的爱的思想和愿望,但它是一个非常小的力量,它并不总是照耀着我们,使我们可以始终欣赏它,并说这是在Torah里面有关所有戒律Mitzvot的单一法则。
因此,这里只剩下一个忠告:几个人必须要带着摒弃自我的爱的愿望走到一起,但如果没有来自外界的帮助的话,一个人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欣赏给予的品质使之成为独立的能力。现在,如果这些人相互之间取消自己,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至少有爱创造者的潜力,虽然他们不能实际保持它,那么,通过每个人加入这一社会并在它面前取消自己的话,他们就成为一体。
例如,如果在那个社会中有十个人,它就拥有十倍于单个人的力量。然而,这里有一个条件:当他们聚集时,他们每个人都要认为他现在来到这里是为了取消爱自己这一目的。意思是,现在他不会考虑如何满足他自己的接受的愿望,而会思考尽可能多的爱别人。这就是获得一个叫做'给予的愿望'的新的品质的需要和渴望的唯一方式。”
而从对朋友的爱,一个人可以到达对创造者的爱,意思是要给创造者带去满足。事实证明,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获得给予是重要和必要的需要和理解,并且这是通过对朋友的爱来到他那里的。然后,我们可以谈论恐惧/敬畏,即一个人害怕他不能给予创造者满足,这就是所谓的“恐惧/敬畏”。
因此,那一神圣的建筑可以建造起来的主要基础是“爱你的朋友”这一法则。通过这个,一个人可以获得将满足带给创造者的需要。在那之后,才会有恐惧/敬畏,意思是害怕也许无法给创造者带去满足。当实际上跨过那一恐惧/敬畏之门时,他可以来到信念,因为信念是让神性能够注入的容器,就像在几个地方解释过的那样。
因此,我们发现在我们面前有三个法则:第一条规则是拉比Akiva的“爱你的朋友像爱你自己一样。”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能够提供一个人以燃料使他改变他的情况一点点的东西,因为这是从爱自己那里退出到对别人的爱,并感觉爱自己是一件坏事情的唯一的方法。
现在我们来到第二法则,也就是恐惧/敬畏。没有恐惧/敬畏,就没有信念的空间,就像巴拉苏拉姆说的那样。
最后,我们来到了第三个法则,就是信念(Faith)。在以上三条法则都获得之后,一个人就会感觉到创造的目的,也就是“祂是至善者,只对祂的创造物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