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工作中的 "右线的道路"?
Rabash 1991 年第 38 期文章
我们的先贤说过(《拉比-纳坦的阿沃特》11:2):"'凡用托拉的言语赞美自己的人,最终会被贬低;凡用托拉的言语贬低自己的人,最终会被抬高'"。
我们应该明白,为什么正是用托拉的言语自夸是被禁止的。毕竟,在一般情况下,是禁止骄傲的,正如经文所言:"要非常非常谦卑"(《阿沃特》,第 4 章第 4 节)。经文还说:"凡是骄傲的人,创造者说:'我和他不能住在同一个居所'"。那么,他们为什么特别提到托拉中的话语呢?
众所周知,我们在遵守托拉和 Mitzvot(戒律/善行)时有两种甄别: 1) 613 Eitin(忠告[阿拉姆语]),2) 613 Pekudin[阿拉姆语:储存]。这两种甄别来自世界上存在的两种甄别:1)创造的目的;2)创造的改正。
在创造的目的方面,创造者渴望造福于祂的创造物,为此祂在创造物中创造了一种渴望和渴求接受快乐和喜悦的愿望,这种接受快乐的 Kli [容器] 来自创造者。因此,这个 Kli [容器] 是完整的。换句话说,一个人不需要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 Kli [容器],因为这是他的天性,因为无论在哪里,只要看到有可以享受的东西,他就会立即渴望得到它,正如经文所写的那样:"眼见,心就觊觎"。
然而,后来做了一个改正,为了防止在接受快乐和喜悦时产生羞耻感,做了一个 "限制"(Tzimtzum)和隐藏,这样我们就看不到快乐了。自然,一个人看不到喜悦和快乐,也就不会渴望创造者想要给予创造物的喜悦和快乐。但是,一旦他们有了给予的容器,通过在这些 Kelim(Kli [容器] 的复数)中接受快乐,他们在接受快乐时的羞耻感就会消除。到那时,隐藏就会被揭开,他们就会看到创造者想给创造物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然而,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制造给予的容器,因为我们的 Kli [容器] 违背了我们的本性。但人怎么能违背本性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开始遵守托拉和戒律是为了接受,正如《光辉之书》所说,我们应该出于恐惧而遵守托拉和戒律。
这种恐惧分为两种方式: 1)遵守托拉和戒律是为了今世的奖惩,如健康和供给;2)遵守托拉和戒律是为了来世的奖惩,即上天堂而不是下地狱。
由此可见,这两种甄别并不违背人的本性--接受的愿望。之后,他就进入了 "神圣的静止 "的工作,而"静止 "是第一个品质,每个人都从这里开始。这涉及到整个集体,也就是说,作为环绕之光,它照亮了整个以色列,也就是照亮了所有对托拉和戒律有掌握的人,环绕之光照亮了他们,因为环绕之光意味着光照亮了 "Kelim (容器)”的外面,因为光需要一个 "Kli [容器] "才能与光获得形式等同。
换句话说,既然光的目的是给予,同样,Kli [容器]的目的也应该是给予。只要一个人还没有让他的 Kelim (容器)为给予而工作的资格,光就会停留在 Kli [容器] 之外。然而,从那里,它照亮了Kli [容器],Kli [容器]因此逐渐获得了与光等同的需要,并寻求如何与光等同的建议,这意味着被称为 "接受的愿望 "的Kli [容器]获得了为给予而工作的力量。
《光辉之书》说,有一种因恐惧而遵守托拉和戒律的方式:3) 他遵守托拉和戒律,因为 "祂是伟大的,是统治一切的"。这就是说,导致他遵守托拉和戒律的恐惧并不是因为接受的愿望会享受它,也就是说,通过遵守托拉和戒律,他会得到一些他将会享受的奖赏。相反,国王的伟大和重要性使他义不容辞,因为他想为国王服务,他不想因为在托拉和戒律上的付出而得到任何回报。相反,他为国王所做的一切才是他的快乐所在。
然而,在国王的伟大和重要性有隐藏的同时,一个人又如何能获得这种国王伟大和重要性的感觉的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将从何处获得创造者的伟大呢?
在这里,"信念超越理智 "的工作开始了,一个人必须相信国王的伟大和重要性。这一工作被认为是一个人必须向创造者祈求 "祂的伟大的名字将增长并神圣化",也就是说,创造者的伟大和重要性将在世界上显现出来。只要一个人沉浸在接受的愿望中,我们就会了解到,有一种改正叫做 "对天道的隐藏",即创造者以一种善和行善的方式引领着世界。
否则的话,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就有可能为了给予而做事。众所周知,较小的快乐比较容易放弃,可以说:"如果不是为了给予的话,我不想使用它们"。但对于大的快乐,当然很难放弃。这就是为什么天道必须有所隐藏的原因。
然而,为了让一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没有快乐,就没有创造物的存在,因为创造的目的是为了善待祂的创造物,为此,Ari说,通过在Nekudim世界发生的容器的破碎,火花落入Klipot[壳/皮]中,并且维持着Klipot(壳)的存在,使它们不会被取消。用《光辉之书》的话说,这些火花被称为 "微小的光",所有肉体上的快乐都是从这微小的光中延伸出来的。
相反,真正的快乐是穿着在托拉当中的。因此,在肉体上的快乐不如精神上的快乐大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在肉体上练习如何接受这些快乐,以便给予它们。去到一个人进入了 "给予 “的工作的程度,在那个程度上,他对托拉和戒律中的快乐的掩饰和隐藏就会随之消失。
然而,一个人如何才能获得工作的力量,以获得微小的快乐呢?毕竟,一个人只能为自己而工作。那么,他该以何种方式开始工作,从而有东西可以让他放弃自我利益呢?答案是,我们的先贤曾说过:"创造者说:'我创造了邪恶的倾向;我创造了托拉作为调料,因为其中的光能改造他'"。换句话说,当一个人从事托拉工作时,他必须以托拉能给他带来光为目标,要为了创造者的缘故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缘故去工作。这种甄别被称为 "613 Eitin(忠告[阿拉姆语])"。换句话说,这些只是关于如何实现等同形式的建议,称为 "与创造者的 Dvekut(粘附)"。
一旦一个人获得了被称为 "给予的愿望 "的 Kli [容器],他就会获得托拉的奖励,也就是创造者的名字。用《光辉之书》的话说,这种甄别被称为 "613 Pekudin[阿拉姆语:储存]",这意味着在每个 戒律[单数的 Mitzvot]中,都储存着与该 戒律 有关的特殊的光。这一托拉被视为 "创造者的名字"。
在那时,一个人就能接受存在于创造的思想中的喜悦和快乐,即 "祂对祂的创造物行善的愿望",然后他就会得到"托拉、以色列和创造者是一"这种甄别的回报。这就是《圣人的果实》一书(第 1 卷,第 118 页)中记载的人应该达到的甄别(程度)。
然而,当一个人因为创造者的伟大而想要遵守托拉和戒律时,他的工作的核心就开始了,也就是说,他想要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给予。在那时,一个人就会有上升和下降,因为一切都建立在信念超越理智之上。因此,信念有时会照亮他,有时却不会照亮他。在那时,一个人必须相信 “除祂之外,别无其他",即 "除了创造者的力量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
巴哈苏拉姆说,一个人还必须相信创造者也会给予下降,也就是说,他应该首先超越理智地相信创造者会聆听每一张嘴的祈祷。也就是说,无论是重要人物的祈祷,还是普通人的祈祷,创造者都会听到。换句话说,即使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缺乏托拉,没有力气工作,但如果他祈求创造者让他更接近创造者,并想无偿地为国王服务的话,那么通过祈祷,创造者就会给予他一切。
然而,如果身体不同意的话,他又能做什么呢?为此,他请求创造者把他当作仆人,让他为创造者服务。虽然他没有比别人优越的地方,但他感到一种内在的动力,唤醒他成为国王的仆人。然而,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所以他请求创造者帮助他。这被认为是他相信创造者会听到每个人的祈祷。
然而,当一个人感到缺乏,感到自己的卑微时,有一条规则是,一个人不能从缺乏中生存,而一个人只能从满足中生存,因为一个人只有在感到完整的滋味时才能生存,因此,他被赋予了另一种工作方式,称为 "右线的道路"。通过这种方式,一个人可以感受到完整。但是,在这里,当一个人想要从需要改正的 "左线 "转移时,在工作中被称为左线,而改正专门与出现腐败时有关。那么就可以说是改正。
因此,当一个人在 "左线 "中看到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除了自己的利益之外什么都不想做时,他怎么能转向 "右线",为自己拥有完整的身体而感到高兴,并赞美和感谢创造者让他更接近祂的工作呢?毕竟,这是两种相互否定的工作。
问题是,正如巴哈苏拉姆所说,在创造者的工作中,总是存在着矛盾,这就是所谓的右线和左线。上层更高世界也是如此,它们相互矛盾,直到第三条线,中线来决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经文写的那样,”直到第三条线来决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他说,在工作的顺序中也有矛盾,这些矛盾是从上层根源延伸出来的。一方面,我们看到经文写道:”他的心在耶和华的道路上骄傲自豪”。另一方面,我们的圣贤说:"要非常非常谦卑"。然而,这两句话分别适用于两个时间,一个接着一个,并且只有在工作结束时才同时适用于同一个时间。换句话说,一旦他走到中线,就会像我们的先贤们所说的那样:"一个人有三个伙伴:创造者、他的父亲和他的母亲。他的父亲给予白色,他的母亲给予红色,而创造者给予灵魂。因为只有在中线上,所有都在一起。
因此,当一个人走在左线上时,他应该是骄傲的,正如我们的先贤们所说,"他的心在创造者的道路上高高飘扬"。换句话说,他应该像我们的先贤们所说的那样(圣训 37),"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说:'世界是为我而创造的'"。也就是说,他应该努力实现创造的目的,也就是创造者为其创造物造福的愿望。
因此,他应该努力使创造的目的在他身上实现,而在他实现目标之前,他应该感到缺乏和遗憾,因为他没有实现创造者所创造的创造物应有的完整性。这就是所谓的左线,意思是缺乏。
然而,在实现完整之前,一个人应该做些什么呢?因为一个人不能靠缺乏生存,他必须获得生命活力,而我们只有从完整中才能获得生命活力,因为一个人从完整中获得喜悦和快乐,从完整中他才能存在。但从左线看,人是无法生存的。
在那时,一个人就应该转向右线,即 "完整"。然而,当一个人看到自己光秃秃、一无所有时,他怎么能得到完整呢?他从哪里得到完整呢?也就是说,在这种状态下,他能从什么中接受喜悦和快乐呢?
答案是,在那个时候,一个人应该说,他没有看到自己比其他人更重要,因为其他人没有特权对托拉和戒律产生渴望和向往。也就是说,他们甚至不需要 Lo Lishma[不是为了她的缘故]。然而,他看到创造者赋予了他对托拉和工作的渴望和向往。虽然他在工作中感觉不到任何滋味,但就工作而言,他确实有做一些事情的特权。唯一的问题是,他的意图是错误的,但他看到,他确实有一些把握,而对其他人来说,创造者并没有给他们在托拉和工作方面做一些事情的愿望和渴望,他认为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尽管他仍然没有感觉到这件事的重要性,但他仍然超越理智地相信这个道理。
此外,他还看到,有许多人在从事托拉和戒律时是快乐的。他们乐此不疲,视世俗之人如禽兽,却完全不考虑其意图。因此,他为什么不能像他们一样快乐,在工作中感受到完整呢?为什么他应该值得更大的完整呢?也就是说,如果他看到自己不能为了给予而工作的话,他就会感到自己的缺乏。谁说他应该比他们的程度更高的程度呢?
由此可见,一个人必须放低自己,说自己不应该比别人得到更高的程度,由此,一个人才能得到完整性,也就是说,在创造者的工作中,他所拥有的一点点把握就能让他感到快乐。由此,他应该终日快乐。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应该解释我们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经文写道:'凡用托拉的言语赞美自己的人,最终会被贬低;凡用托拉的言语贬低自己的人,最终会被抬高'呢?我们问,既然我们的圣贤说过 "要非常非常谦卑",为什么特别禁止的是托拉的言辞,而不一定是托拉的言辞呢?
答案是,这是在讨论那些想要在创造者的道路上走上真理的道路的人,也就是说,他们的一切工作都只是为了给予。他们遵守 "他在耶和华的道路上骄傲自豪"这句话,而 "骄傲自豪"并不是说他想为自己谋取利益。相反,他想在创造者面前取消自己,而为他自己,他想把这种被称为 "接受的愿望 "的愿望扼杀在摇篮里。他想遵守我们的先贤们所说的"托拉只存在于为它而判决自己死亡的人身上"。
"由此可见,他的骄傲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骄傲的人,据说 "创造者说:'凡是骄傲的人,我和他不能住在同一个居所'"。相反,在这里,他的骄傲是指他想放弃自己的接受的愿望,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只为自己的利益而在乎。
他们还说,有一段时间,他应该处于卑微之中,意思是满足一点点。换句话说,他并不需要比其他人更像创造者的仆人。相反,由于一般人都是在行动中工作,并不注重意图的工作,所以他们安于现状,欣然接受一切,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教养程度去做。因此,他在那时说:"我也'住在我自己人中间',并且我不需要伟大"。
事实上,我们应该理解这一点,因为他最好在实现Lishma [为了她的缘故]的程度的道路上努力!答案是,在达到 "Lishma [为了她的缘故] "的程度之前,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会有上升和下降,因为这种工作是违反自然本性的。当一个人看到自己在实现 "给予 "的愿望的道路上仍未取得进展时,他就有了缺乏,而一个人是无法从缺乏中获得生命活力和喜悦的。因此,此时的他是没有生命活力的。
这就是所谓的 "左线"。因此,一个人必须转向右线的工作,"右线 "意味着完整。当一个人感到自己处于一种完整的状态时,他就能从中接受快乐和活力,享受他为创造者所做的工作,并赞美和感谢创造者奖励他在创造者的工作中掌握了一点点。否则,一个人就无法生存,必须陷入一种悲伤的状态。
在悲伤的状态下,一个人无法工作。相反,他可以在睡眠中找到所有的快乐,因为当一个人进入睡眠状态时,他就会觉得自己已经摆脱了痛苦。正因为如此,一个人必须从事大众的工作。但之后,一个人再一次进入左线的工作,但应该是有限度和有节制的。在大部分时间里,一个人应该从事右线的工作,直到创造者帮助他,给他中线,就像经文说的那样,一个人有三个伙伴:创造者、他的父亲和他的母亲。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应该这样解释(民数记 24:7):"水将从他的水桶中流出来"。"水 "被称为托拉。"他的水桶 "来自 "桶",意思是用来打水的桶。Dli[桶]源于 Dal[贫穷],意思是贫穷,"除了知识之外,没有贫穷"。
这节经文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得到托拉的赏赐,也就是创造者让他在托拉中打开眼睛,就必须经历许许多多的状态,直到他在托拉中睁开眼睛。我们应该知道,在得到适合托拉的Kelim(容器)之前,是不可能得到托拉的奖赏的。
这就是为什么在获得 613 个 Pekudim(储存) "之前,我们必须首先遵守 613 个 "Etin(建议)",这些 "Etin(建议) "指导我们如何获得达到 613 个 Pekudim(储存) "的程度的方法。在那时,就有了左线和右线的问题。众所周知,一开始应该是一条线,然后转到左线,再由一条线变成右线。那么,当一条线变为右线时,就很难在一条线上行走了,也就是说,只从事行动而不反思是否为了给予,就会处于喜悦和生命活力之中。
... 现在,左线的工作时间已过,即处于 "他的心在耶和华的道路上骄傲自豪 "的骄傲状态,当他不想像一般人一样,而想以个人的方式工作时,他怎么可能后来降低自己,走在以前被称为 "一条线 "的道路上、 "这就是说,他还不知道有另一条线,但现在看到有左线这件事,他又怎么能放低身段,走回原来的路,说 "我又回到了我说的适合普通人而不适合我的路了 "呢?因此,他很难回到现在被称为 "右线 "的道路上来。
他来告诉我们这一点,一个人必须回到 “贫穷和一无所有 "的状态,好像他回到现在被称为 "右线 "的完整的道路是没有理由的。然而,他每次都必须回到 左线。因此,回到 "右线 "的状态后,他就会变得贫穷。从许多Dil[贫穷]和微薄中制造出一个水桶,桶变成水桶,水从水桶中流出,水被称为 "托拉"。
换句话说,通过这些水桶,他以后会得到托拉的赏赐。这就是 "凡以托拉之言颂扬自己的人,最终会被贬低 “这句话的含义,因为他必须放低自己,走在右线的道路上,而任何放低自己、走在右线道路上的人都会被提升,他都会因此得到托拉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