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bbalah Library
Continue Reading ->

59封信

196268日,安特衛普,Shavuot

敬我的朋友...

關於你對我們聖人的話的疑問,"一個頑固而叛逆的兒子不是,也註定不是,而是要求和接受獎賞"Snherdrine 1頁)。你的問題是Torah(托拉)比地球還長,為什麼只在 "要求和接受賞賜 "上給予事情,而不是在真正的實事上給予事情呢?

你還問到賞賜的問題。其實,應該侍奉Rav,不是為了得到賞賜,意思是Lishma(為了她)。

我們也應該明白,眾所周知,創造的目的是為了善待祂的創造物,即讓創造物接受喜悅和快樂。而為什麼創造物必須從事Torah(托拉)和Mitzvot[誡命]沒有任何獎勵的原因是,它只是對創造物的一種改正,因為創造物不能沒有羞恥地品嘗接受快樂。神聖的《光輝之書(Zohar)》稱之為:"一個吃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的人,不敢看自己的臉"

也就是說,我們在接受快樂時會感到缺乏,所以我們得到了Torah(托拉)和Mitzvot(誡命)的補救措施,通過這種補救,一個人變得適合接受創造者為我們設想的一切快樂,而不會有羞恥的缺乏,因為這只是為了創造者。因此,由此可見,解釋是一種改正,通過這種改正,我們可以接受獎賞,而且它不會是為了我們自己,而是為了創造者去接受。否則就不可能接受獎賞,即快樂,因為快樂就叫 "獎賞"

而關於 "曾經不是,也註定不是",解釋說,在六千年中,有一些東西是可以達成的。既然對秘密的達成是可能的,那些東西就在物質世界上作為行動的東西給予我們。這適用於行動的世界。

但是,有些事情只有在七千年期間才能達成。因此,雖然它們隱含在物質身體的行為的Miztva[誡命]中,如一個頑固而叛逆的兒子,但在六千年期間,它們並沒有被實踐。所以,這並不是要成為實際的工作,而是 "要求和接受獎賞",因為只有要求適用於六千年,而獎賞,指的是更高的品質的達成,將在第七千年。這叫 在六千年的開始,"本來不是";在六千年的結束,"也註定不是"。而是要在第七千年的開始出現。

以倫理的方式,我們應該解釋,有時候一個人到了如此卑微低下的狀態,以至於他在Torah(托拉)和祈禱中品嘗不到任何味道。雖然他在學習,但他知道並感覺到自己的真相--也就是他繼續學習Torah(托拉)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敬畏天堂,而是因為習慣,特別是因為人們可能會說的話。意思是說,當他所處的環境看到他在學習Torah(托拉)上有所懈怠時,他們會認為他是一個沒有對天堂敬畏的空虛的容器,不會像以前那樣尊重他。所以,當他離開學習Torah(托拉)時,他就會受到環境的影響,並且他的家人也會鄙視他。

在祈禱方面的情況也是一樣,他祈禱只是出於習慣,但敬畏天堂,卻沒有任何義務。他之所以繼續下去,也是由於和學習Torah(托拉)一樣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他看不到自己生命的目標,他不能在這樣的狀態下繼續下去了。

對此,有一個改正,叫做 "遺忘的大臣"。也就是他忘記了目標,意思是指需要他繼續從事Torah(托拉)和祈禱的原因。當他忘記了迫使他的原因時,他繼續從事Torah(托拉)和Mitzvot(誡命)只是出於習慣。如果他有機會從這種環境中走出來的話,他就會馬上去做。

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需要極大的憐憫,以便能夠堅持,直到忿怒--也就是低下的味道--結束。而由於痛苦洗淨一個人的罪孽,通過痛苦,他得到了上天的憐憫,得到了敬畏上天的光照,這樣他就回到了生命中。這樣,情況又恢復到他跌落到卑賤低下的狀態之前的樣子。

上述那個低賤低下的狀態叫做 "本來不是,也註定不是",意思是說,它不在創造的目的中,也註定不是。這樣的事情叫做 "pit stop(坑停,短暫的休息)",因為有一個Kedusha(神聖)的狀態和一個Tuma'a(不潔)的狀態。

他可以希望從Tuma'a(不潔)的狀態中悔改,但上述的狀態叫做 "死亡 "的狀態。也就是說,他所做的一切都沒有生命,被視為死亡。它不在目標中,也註定不在目標中。既然如此,又何必如此呢?然而,要求並得到回報,也就是說,在這種狀態下,必須要求創造者,就像我們的聖人說的那樣,"錫安(Zion);無人要求,意思是說需要要求"。也就是說,這樣的狀態是為了讓一個人有需求的空間,這樣他會專心致志地要求創造者,讓他更接近Kedusha[神聖]

但是,當一個人操作誡命(Mitzvot)的時候,他對自己的感覺是,創造者會讓他更接近祂。但恰恰在那個時候,被稱為 "坑停(pit stop"的時候,是用祈禱和請求來要求的地方。

願創造者在祂的Torah(托拉)中打開我們的眼睛。

Baruch Shalom HaLevi AshlagRABASH

巴哈蘇拉姆(Baal HaSulam)之子

P.S.

關於奧默爾(Omer)計[從逾越節前夕開始到五旬節(Shavuot)結束的七周數],眾所周知,一個人的主要工作是將自己與創造者聯繫起來。

Omer來自於[希伯來語]"聚集禾穗 "一詞。RASHI解釋說:"正如經文所翻譯的那樣,聚禾,收集"。意思是說,通過成為啞巴,不以抱怨創造者的方式開口,而是為那個'仁慈者所做的一切,祂都是為了最好的'Berachot 9),並說他,意思是他的思想和願望,將只為了創造者,那麼他就是在收集。

也就是說,將一個人所有的思想和願望與只有一個目標--也就是給創造者帶來滿足--緊密聯繫起來,一個人就被認為是 "聚集"

解釋者說,奧默爾(Omer)計數來自 "他的腳下出現了藍寶石磚,像天空的身體一樣純淨 "這句話。這意思是說,通過一個人將自己和創造者聯繫起來,他就得到了創造者的光出現在他身上的啟示。由此可見,通過一個人將所有的願望聚集起來,打成一個結,意思是為了一個目的--也就是為了創造者,那麼,那個奧默爾(Omer)就會發光。這就是Omer[聚集]計數的意義,一個人用創造者的光照耀。

既然一個猶太人由七種品質組成,必須為了創造者而改正,而且有這樣一個規則,每一種品質都包括其他品質,那麼,在那時我們有七乘以七,因此有四十九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將四十九天計算到接受Torah(托拉)的日子的原因。

Omer來自於Seorim[大麥/度量]一詞。這意味著它來自於程度的衡量,通過在心中衡量創造者的偉大,正如神聖的光輝之書(Zohar)對 "她的丈夫在門前被認識 "這節經文的解釋。神聖的《光輝之書》(Zohar)說:"各人按照自己心中的假設"的程度,在那個程度上,創造者的光就在這個人身上。

這就是所謂的 "信念"。當一個人得到對創造者的信念的回報時,就會被看作是一個 "動物"的狀態。這就是奧默爾(Omer)是大麥的意思,而大麥是動物的食物,意思是說他還沒有得到Torah(托拉)的觀點的賞賜。但是在五旬節(shavuot,当得到接受Torah(托拉)的賞賜的時候,就得到了Torah(托拉)的光照。為此,我們獻上麥子的祭品,也就是人的食物,也就是說話的層面。但是,在人得到Torah(托拉)的賞賜之前,也就是說話的時候,就視為獻上大麥,也就是動物性的食物。那時就叫 "聚集禾穗",視為啞巴,這只是動物的層面,而不是說話的層面,因為只有靠著Torah(托拉),才會得到 "說話的層面 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