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b封信
我們說的自己是創造者的僕人,誰是應許的獎賞的接受者,在那裡通過好的行為將得到美好未來的獎賞?
所有這些事情都是只針對人說的,人是創造的頂點,正如經文所寫的:"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創造是指新的東西,這是從無到有中存在的。這就是接受快樂的願望,也就是說創造了一種缺乏,總是渴望用快樂來滿足缺乏。
為了使快樂的感覺徹底完成,他被賦予了Torah(托拉)和Mitzvot(誡命)的工作,通過這些工作,他要達成完善,成為適合接受快樂而沒有任何缺乏的人。也就是說,一個人從別人那裡接受快樂的人,由於羞恥而在接受快樂的同時也感到痛苦的折磨,這叫 "羞恥的麵包"。通過用美德完善自己,他就會有能力接受快樂,而不會有羞恥感。
由此可見,人被稱為 "接受快樂的願望",而接受快樂的願望被賦予了手和腿來為它服務,以及最尊貴的僕人,稱為 "理智"的頭腦。所有這些僕人都會給他帶來快樂,如果缺少了其中一個僕人的話,就缺少了與這個僕人相關的那一快樂。
如果他缺少了最尊貴的僕人,也就是指理智的頭腦的話,他仍然會感受到快樂和痛苦,只是他可能會通過交換,替代他可能不會接受到很大的快樂,而是接受微小的快樂。也就是說,他無法用理智審判數量和品質哪個更值得,因此可能會造成傷害,破碎工具。
即使是一個瘋子也打算通過自己的行為接受快樂,否則他不會做這件壞事,但有一個原因導致他做這件骯髒的事。凡是他認為可能給他帶來快感的事情,他都會立即去做,並沒有心理承受能力去用他的理智去衡量這到底是一個真實的理由還是一個想像的理由。
也不要感到奇怪,一個人怎麼能從破碎或糟蹋中接受快樂。據說,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因為要紀念自己的名字,所以燒毀了一座又大又貴的房子,意思是說,這樣他的名字會永遠被記憶下來,因為大家會通過他這個特別的行為記住他的名字。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會記得亞里斯多德燒了那座大宅子的事情。
由此可見,他雖然做了一件壞事,但他是有原因的。也就是說,他通過紀念自己的名字,在做壞事的過程中感到了快樂。同樣,任何一個瘋子都缺乏批判檢驗的力量,但人的本質,也就是接受快樂的願望仍然存在。
另外,避免痛苦也是有快感的,因為這已經是對未來的計算,也就是說,他現在的行為是為了避免以後的更大的痛苦。這已經屬於理智,也就是說,理智提醒他這是某種不好的事情。而由於他的理智已經有了缺陷,所以他不能將所有想法放在一起,所以他只感覺到現在,而沒有感覺到過去和未來。這樣看來,思想/頭腦只是人的僕人,和其他僕人一樣,但人的本質是接受快樂的願望的缺乏,也就是說,他在快樂中感受到了完整的完整性。
所有的動物都存在接受的願望,但只有人被賦予了去感受他人的能力。也就是說,他可以與朋友分享,也可以與朋友惺惺相惜,即從朋友的快樂中接受快樂,也可以在朋友痛苦時感覺痛苦。
由此可見,人多了一個額外去接受快樂的地方--也就是在自己的身體之外接受快樂。動物只對自己有印象,對他人沒有印象,但說話層面的人也被賦予了感受另一個人的能力(某些動物除外,它們被自然界賦予了這種感覺,但它們只對同種類的動物有特殊的感覺)。
除了說話層面之外,以色列人還被賦予了一種能力--對神性的感覺。就是在這方面經文說:"你被稱為人"。這是在說話層面之外的一種額外的力量,意思是說,他可以對Shechina(神性)的流放感到遺憾,並對出現在世界上的天國的榮耀感到歡喜。因此,來自以色列來的人得到了另一個接受快樂的地方,是在說話層面之外的一種附加。這就是世界被創造出來的主要快樂--接受感覺神性的快樂。
世界上存在的所有快樂都來自創造者,因為創造者在所有這些事物中都有光照,但為什麼這些快樂被稱為 "物質的快樂 "呢?是因為一個人可以享受這些快樂,而不必將創造者納入其中。也就是說,即使一個人沒有感受到神性,當他不相信創造者的時候,他仍然可以享受所有這些東西帶給他的快樂。
但如果一個人不承擔信念的重擔的話,他就不可能品嘗到Torah(托拉)和Mitzvot(誡命)的味道。去到信念之光為他照耀的程度,Torah(托拉)和Mitzvot(誡命)中的快樂也在那個程度上為他增長。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將Torah(托拉)和Mitzvot(誡命)中的快樂稱為 "精神上的快樂"的原因。
一個人即使與Torah(托拉)和Mitzvot(誡命)沒有任何關係,也能感受到物質的快樂,因為一個人不能沒有生命活力而活著,因為每個人都必須嘗到快樂的滋味,因為創造的本質是渴望去接受快樂的願望,因為創造的思想,叫做 "祂想對祂的創造物行善"的願望,在創造物中印下了享受快樂的需要。當一個人在現在和未來都看不到快樂時,他必然自殺,因為他來到這個世界上只是為了接受快樂。
而一個人既然被賦予了選擇的工作,也就是拒絕壞的東西,選擇Torah(托拉)和Mitzvot(誡命)--因為只有在選擇的時候,才有可能培養出好的品質,才能接受真正的善,因此,在工作期間被賦予了一個隱藏的時間。也就是說,一個人在Torah(托拉)和Mitzvot(誡命)中感受不到快樂的滋味,因為只有在隱藏期間才有選擇。
同時,在一個人接受到精神的生命活力的味道之前,他只從物質的東西中接受所有的生命活力,而物質的快樂是有限的。但這只是一個過渡,直到他來品嘗精神的味道,這樣他必須只感受到物質事物的味道。但即使在那些物質的東西中,也可以使一個人自己習慣于為了創造者而接受快樂。
接受的意圖被稱為 "人的身體"。這就是為什麼它不會發生任何變化,而是一直保持在那種總是想接受快樂的狀態的原因。
衣服:任何發生變化的東西都不是一個物件的本質,因為一個物件不會發生任何變化。因此,凡是從中接受快樂的事物,都被視為衣服。例如,他今天穿的是這件衣服,明天穿的是另一件衣服。有的是人在廚房工作時穿的衣服,有的是人在侍奉國王時穿的衣服。
任何快樂都被視為光,沒有Kli(容器),就沒有光,Kli(容器)是一種精神的東西,任何精神的東西都必須穿著在一些物質的衣服當中,但只有通過衣服才能接受其中的快樂。因此,我們被給予了許多衣服,在其中有存在快樂,如吃喝、皇室服飾或僅僅是一個人所得到的尊重,或從知識性的東西或從Torah(托拉)和Mitzvot(誡命)中接受快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衣服,並且沒有一個人像另一個人一樣。然而,有一點,大家都是一樣的--也就是每個人都想接受快樂。
衣服的變化:一個人的變化--有時是為了享受榮譽,有時是為了欲望,有時是為了Torah(托拉)和Mitzvot(誡命)--來自很多原因。有時是遺傳性的,意思是先人選擇了享受某些快樂,代代相傳。這就是祖先的意思,好的品質從家庭的父親那裡傳給下一代。
另外,我們通過書籍和作者發生變化—也就是一個人被環境影響所打動。如同樹從周圍的事物中吸取營養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樹周圍的荊棘和其他不好的東西總是被砍掉的原因,人同樣是田間的一顆樹--從環境中吸取營養。這就是為什麼他對作者印象深刻的原因。就是說,他有好朋友,他習慣于享受朋友們說的好東西或壞東西。或者,還有書的環境,也就是說他在書中學習和閱讀的東西,書中說明哪些是好的東西,哪些是壞的東西,然後他就會聽從他們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