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封信
贖罪日( Yom Kippur )前夕,1957年10月4日。
關於你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在戰爭中如此孤獨?”我們的聖人們說:"所有為一個值得的人哭泣和哀悼的人,"等等。(安息日105b)。哭泣和哀悼的意義是什麼呢?
眾所周知,哭泣有兩種。一種是悲傷的哭泣,另一種是喜悅的哭泣。當一個人心中充滿了過度的興奮,不管這種興奮是來自好事還是壞事,這種興奮都會向外表現出來。這就像一杯水—當它裝滿時,就會溢出來。淚水也是一樣,它是一種盈餘,是傾瀉而出的。這就是為什麼有喜悅的眼淚,當然,也有相反的眼淚的原因。
然而,無緣無故的眼淚是不可能的,雖然有人工的眼淚,意思是說一個人想向另一個人表示他對某件事情印象深刻,這也是導致眼淚產生的原因。但是,這被認為是人為的。
所以,當一個有價值的人死了,我們感到缺乏的時候,這種感覺和悲哀積聚在心裡,就會表現為眼淚。自然,當一個人感覺到一定程度的缺乏時,這種缺乏就叫做 “祈禱",而通過祈禱,我們將缺乏再一次擴大。但是,當我們沒有注意和接受這種情況時,我們每次都會變得更遠,直到我們忘記。
眾所周知,死人是從心底裡被遺忘的,因為死亡叫做 “絕望"。這也是為什麼對死者有一種抱怨的原因,他與那個人有聯繫--而這種聯繫需要那個人的關注--也就是義人已經滅亡,但沒有人注意到。
因此,為了避免誹謗與已故義人有關係的人,已故義人就會做出改正,通過從他那裡收回自己給他的東西。在那個時候,那個人就會變得非常糟糕,因為那些已經有為精神而接受的願望的人,當他們失去精神的時候,物質的東西就會開始充斥精神的快樂的程度。因此,他們的地位就會下降得很低,也就是陷入更大的低下的願望和榮譽激情的程度中。
這就是為什麼他解釋說,在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件之後,他們忘記了本質,並自顧自地走上了一條糾紛的道路..…
無論如何,我事先就知道結果會是什麼。有的人可以隱藏他自己的想法,而有的人沒有那個能力,他們的想法就會向外顯現,也就是說他們會做一些不正當的事情,向所有人表明他們沒有,也沒有之前與義人有任何聯繫。
那為什麼現在你會感到驚訝呢?就在1954年的贖罪日(Yom Kipur)之後就確定了,從那時起,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就一直在繼承和發展。
現在你會更理解相信我們的先賢的話的必要性了,他們責成人說:”世界是為我而創造的”。但是,你如何看待這種偉大--一個人應該有過度的驕傲呢?然而,如果完全以信念為基礎的話,我們也可以相信這一點。如果一個人是為自己工作,那麼就會有這樣的爭論。但是,如果一個人想,至少他的願望是為了創造者的話,那麼,他也可以相信這一點,因為我們每一步都需要信念。
“義人的死比他們的生還偉大"。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在他們死的時候比活著的時候更加增加信念,因為義人之路的全部基礎都在信念上。因為只有這樣,知性才會出現,只有在信念的道路上行走得到回報的人,才會有智慧和力量。
“凡是懶散于聖人的頌詞(哀悼詞)的人,都應該在他活著的時候被埋葬”(《安息日》105b)。這就是說,凡是沒有感覺到缺乏的地方,就會感覺到閒適。既然他沒有感受到缺乏,沒有足夠的印象來喚醒他心中的頌詞(哀悼詞),那麼,即使他還活著,在他從聖人那裡得到的活力還沒有從他身上離去之前,還是應該在在他活著的時候被埋葬。
因為死人只有通過埋葬才能改正,所以這個人應該被埋葬,因為死亡是一定會到來的,也就是說生命會離他而去。所以我們的聖人告訴我們,他現在就應該被埋葬..…
Baruch Shalom HaLevi
巴哈蘇拉姆(Baal HaSulam)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