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在精神工作中,糧倉和酒窖的浪費是什麼
我在1942年Sukkot前夜,在Sukkah中聽到的
糧倉(打穀場)是男性的“審判”(Dinim),象徵著“隱藏而不被玷污”,當他感覺自己處於“打穀場(糧倉)”(Goren)的狀態時,也就是在工作中處於“陌生人/未皈依者”的狀態。
酒窖(酒榨)是女性的“審判”(Dinim),意為“隱藏而被玷污的”。“酒窖”(Yekev)被認為是“孔(女性)”(Nekev)。
住棚(Sukkot)有兩種類型:1)榮耀的雲彩;2)糧倉和酒窖的浪費。
這裡的雲彩象徵著隱藏,當一個人感受到神聖之上的遮蔽時。如果一個人戰勝了雲彩的隱藏(遮蔽),也就是他所感受到的遮蔽,他就會因此獲得榮耀的雲彩作為獎賞。這被稱為“Ima的MAN”(MAN de Ima),它適用於六千年的改正。它被看作是一個秘密,這是尚未觸及自然的秘密的面貌,被稱為Pesht(字面的意義)。
糧倉和酒窖的浪費料被稱為“樸素和自然”的甄別,這被認為是“Malchut的MAN”(MAN de Malchut),也就是通過信念特別建立起來的,這被稱為“來自下方的覺醒”。
而“Ima的MAN”,被認為是一種來自上方的覺醒,它不被視為是自然的甄別。這意味著,就自然本性而言,當一個人還沒有準備好有資格去接受豐富時,他就得不到任何給予的獎勵。
然而,從超越自然本性的來自上方的覺醒的角度來看,通過“我是耶和華,在你們的污穢之中與你們同在”,光確實會照耀到下層的接受者身上,正如《光輝之書》所写,“即使他犯了罪,也如同他根本沒有犯過罪一樣。”
然而,對於來自下方的覺醒而言,光並未被分配。相反,正是當一個人憑藉自然天性——即自身——獲得資格時,這被稱為“Nukva的MAN”(MAN de Nukva),他才能通過信念進行改正。這被稱為“通過自身”,被認為是第七千年,被稱為“一被毀滅”,意思是“她沒有任何自己的東西”,被認為是“Malchut(天國)”的甄別。當這一點得到改正時,一個人將獲得第一千年,也就是GAR的狀態的獎勵。
這樣的靈魂存在於每十代人中才能找到。然而,從六千年的角度來看,第七千年的甄別被稱為“個體”,因為普遍與個體始終是平等的。但這被認為是“Ima的MAN”(MAN de Ima),被稱為“榮耀之雲”。
工作的目的在於簡單和自然,因為在這項工作中,他不再有任何下降的空間,因為他已經立於地面。這之所以是這樣,是因為他不需要偉大,因為在他那裡,一切總是像一件新事物。
也就是說,他總是像剛剛開始工作一樣。他以超越理智的方式接受天國的重擔。他建立這工作秩序的基礎,是最低微的方式,而這一切都真正超越了理智。只有一個真正天真的人,才會如此低微,以至於完全沒有根基,完全沒有根基,完全沒有依靠信念的情況下,也就是毫無支撐的情況下,繼續工作。
此外,他滿懷喜悅地接受這項工作,仿佛他擁有真正的知識和遠見,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信念的確定性。而且,他超越理智的程度,如同擁有理智一般。因此,如果他堅持這樣做的話,他就永遠不會跌倒。相反,他可以永遠充滿喜樂,因為他相信自己是在侍奉一位偉大的國王。
這就是“你要在早晨獻上一隻羊,而另一隻羊則要在黃昏獻上……照早晨的素祭和奠祭一樣”這節經文的含義。這意味著,他獻祭時所擁有的喜悅,與他當時獻祭時一樣,當時正是清晨,這意味著《托拉》的光芒將以無比清晰的光芒照耀著他。即使對他來說,時間已是傍晚,他仍會懷著同樣的喜悅進行獻祭,也就是進行他的工作。
這意味著,即使他對托拉和工作一無所知,他仍然樂於做每件事,因為他超越理智地工作。因此,他無法衡量創造者在哪種狀態下會獲得更多的滿足。
這就是拉比西蒙·本·梅納西亞(Rabbi Shimon ben Menasiya)所說的“一種物質”的含義。物質被稱為物質,意味著不需要理智和知識。“在西奈山上聽到’不可偷盜’的耳朵”。這意味著不為自己接受任何東西,而是承擔起天國的重擔(軛),無需任何Gadlut(偉大/成年)的狀態,而是一切都超越了理智。於是,他為自己去偷了一盞照明燈給自己,意思是他說:“現在我可以成為創造者的僕人了,因為我已經在工作中擁有了理智和知識,我明白成為創造者的僕人是值得的。現在我不再需要超越理智的信念的考驗了。”
對此,經文說,他告訴我們,“他們把他被賣給了法庭”。 “法庭”指的是一個人的理智和知識,它們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否值得做。
“他們把他賣了”這意味著他在侍奉上帝方面成了一個陌生人,在那時,頭腦會問他一個眾所周知的問題:“這是什麼工作?” 他只是從偷竊的角度出發,從已經接受某種確認(支持)作為信念的考驗的角度出發。因此,他來到他那裡,並想用他的問題取消對工作的支持(確認)。但這只不過是為了“六”,意思是“他們把他賣了六年”,這被認為是男性的 Dinim(審判)。
“但如果奴隸明確地說,‘我愛我的主人……我不想出去自由’”,意思是他不想在沒有 Mitzvot [誡命] 的情況下自由地出去,那麼,改正就是“他們把他的主人帶了出去”,意思是全地的主人,“到門口,或到門柱”,意思是阻止他接受天國。 “刺穿他的耳朵”,意思是他們在他的耳朵上刺穿了一個洞。這意味著他的耳朵上又被刺穿了另一個洞,這樣,他就能再次聽到他在西奈山上聽到的話:“不可偷盜”,並且“他要永遠侍奉他的主人”,這樣,他才真正成為創造者的僕人。
住棚節(Sukkot)是暫時的住所。這意味著一個已經被賜予了永久的居所不再有任何事要做的人,就像數算罪孽的第一個問題一樣,對他的建議是他去到一個暫時的居所,就像在前往上帝的聖殿的路上,在到達永久的居所之前的情況一樣。那時,他總是需要不斷前往聖殿。他有客人,那時他的工作就像“過客”一樣。
現在他可以從過去的工作中延續下去,那時他總是感恩和讚美創造者,因為創造者總是讓他更接近祂,並因此,他感到喜樂。現在,他當時的快樂,在住棚節他可以繼續。這暗示著一個暫時的住所。這就是為什麼他們說:“離開永久的住所,去到暫時的住所。”
“學習(托拉)(Midrash)並非是最重要的,行動才是最重要的。”這意味著,行動被稱為一種物質。拉比西蒙·本·梅納西亞(Rabbi Shimon ben Menasiya)說的是“作為一種物質”,本質是行動,行動才是最重要的,而思想(頭腦/心靈)只是一面鏡子。
然而,行動被認為是有生命的,而思想(頭腦/心靈)被認為是在言說之物(說話)。關鍵在於,如果行動是完整的話,那麼,行動就會如此偉大,以至於它帶來了托拉的思想(頭腦)。而托拉的思想(頭腦)被稱為“言說之物(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