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ELUL這一首字母縮略詞在精神工作是什麼含義?
我於1942年8月28日聽到
要理解這一點,我們必須先瞭解其他幾個問題。
- 關於Malchuiot(Malchut的複數形式)、記憶和Shofarot(Shofar的複數形式,即公羊角號)的問題,以及我們的聖賢所說的“取消你的願望,以順從祂的願望,這樣他就會取消祂的願望,以順從你的願望”這句話的含義。
- 我們的聖賢說:“邪惡——立即死亡,正義——立即生命。”
- 經文:“革順(Gershon)的兒子利比尼和示米 (Libini和Shimei)。”
- 《光輝之書》中說:“Yod是一個在其中沒有白色的黑色點。”
- 更高者的Malchut成為下麵接受者的Keter。
- 什麼是,喜悅證明工作是否完整。
所有這些都適用於對Elul月的準備。
要理解以上內容,我們必須理解創造的目的,即因為祂願為祂的創創造物行善。由於Tikkun(改正),為了避免“羞恥的麵包”的問題,進行了Tzimtzum(限制/收縮)。從Tzimtzum(限制)延伸出Masach(螢幕),使接受的容器轉化為給予的容器。
當容器準備好用於給予時,我們立即接受到創造者為創造物而隱藏和珍藏的光。這意味著我們接受在創造的思想中存在的喜悅和愉悅,即創造者對創造物的善意。
以此我們可以解釋經文“取消你的願望,順從祂的願望”,意思是取消你內心的接受的願望,順從給予的願望,即創造者的願望。這意味著一個人將在創造者的愛之前取消愛自己。這被稱為“在創造者面前取消自我”,稱為Dvekut(粘附)。隨後,創造者可以照亮你的接受的願望,因為它現在已被改正為為了給予去接受的形式。
這就是“以便他將在你的願望之前取消他的願望”的含義。這意味著創造者取消了祂的願望,即由於形式差異而產生的“Tzimtzum(限制)”。然而,現在形式已經達到等同,因此光現在可以擴展到下面接受者的願望中,因為它已經改正為給予,這是創造的目的,即對祂的創創造物行善,現在可以實現了。
現在我們可以解釋經文“我是我所愛之人的”。這意味著通過“我”取消自己在創造者面前以完全給予的形式去接受的願望,從而達成“我所愛之人是我的”。這意味著我所愛之人,即創造者,“是我的”,祂給予我創造的思想中所蘊含的喜悅與快樂。因此,此前隱藏與受限的,如今已成為顯現,因為創造的目的已揭示——即為創造物帶來益處。
我們必須明白,給予的容器被稱為YH(Yod-Hey)——即名字HaVaYaH(Yod-Hey-Vav-Hey)中的YH,這些是純淨的Kelim(容器)。這就是“凡接受的,都是在更純淨的Kli(容器)中接受”的含義。在那一狀態下,一個人被獎勵以“我所愛的就是我的”,並蒙給予豐盛,即以創造者的面容的顯現的啟示作為賞賜。
然而,此中有一個條件:在未達成對“Achoraim(後面)”的甄別——即對創造者的面容的隱藏的甄別——之前,不可能達成顯現。且必須視此甄別與創造者的面容的顯現同等重要。這意味著,一個人應如同已達成創造者的面容的顯現般喜悅。
然而,除非一個人在給予中工作,否則他無法堅持並欣賞隱藏如同顯現一樣。那時,他可以說道:“我不在乎工作過程中感受到什麼,因為對我而言重要的是我想給予創造者。如果創造者明白,如果我以‘Achoraim(後面)’的形式工作,祂會更加喜悅的話,我便同意。”
然而,如果一個人仍然有接受的火花,他就會產生想法,那時他很難相信創造者以“善與行善”的方式引導世界。這就是名字HaVaYaH中的字母Yod的含義,它是第一個字母,被稱為“一個沒有白色的黑點”,意味著它是完全的黑暗和創造者的面容的隱藏。
這意味著當一個人處於無支撐的狀態時,他的狀態變得黑暗,這是更高世界中最低的品質,並成為下界的“Keter”,因為“Keter”的“Kli”是給予的容器。
更高世界中最低的品質是“Malchut”,它沒有任何自己的東西,意味著她一無所有。唯有如此才被稱為“Malchut”。這意味著,如果有人欣然接受天國——即處於一無所有的狀態——之後,它便成為“Keter”,即給予的容器和最純淨的“Kli”。換言之,Malchut在黑暗中接受後,便成為“Keter”的“Kli”,即給予的容器。
這就像經文所說:“耶和華的道路是正直的;義人必行在其間,但惡人必在其中絆跌。”這意味著惡人,那些被接受的容器所控制的人,當他們處於那種狀態時,必須跌倒並屈身在自己的重擔之下。
而義人,即處於給予的形式的人,則因這而被提升,即由此達成給予的容器。(“惡人”應理解為那些內心尚未決心達成給予的容器者,“義人”則指那些內心已決心達成給予的容器但尚未做到者。)
正如《光輝之書》所寫,神聖的神性(Shechina)對Rashbi(拉比希蒙巴粵海)說:“沒有地方可以躲避你,”因此她向他顯現。這就是Rashbi(拉比希蒙巴粵海)所說:“正因如此,他的願望在我身上。”這就是“‘我是我所愛之人的,我所愛之人是我的’,然後他給予VH[Vav-Hey]。
這就是‘名字不完整,寶座不完整,直到Hey與Vav結合’的含義。Hey被稱為‘接受的願望’,這是最後一個Kli,在那裡Vav將通過它給予Hey,然後改正將結束。
這就是“義人——立即得生命”的含義。意思是,一個人自己應該說,他希望自己的名字寫在哪個名冊中——是寫在義人的名冊中,意思是他希望被賦予給予的願望,還是不希望。因為一個人對給予的願望有許多甄別,意思是有時一個人會說, “是的,我想要被賦予給予的願望,但不完全放棄接受的願望。”他實際上想要兩個世界都為他自己,即他想要給予的願望來滿足自己的願望。
然而,只有那些希望將自己的接受完全轉向給予,而不為自己接受任何東西的人,才會被寫在義人的名冊中。這樣,就不會有人說:“如果我早知道接受的願望必須被取消,我就不會祈求它”(以免他後來抱怨:“這不是我發誓要做的”)。
因此,一個人必須毫無保留地表達自己被記錄在義人的名冊中的願望,以免日後抱怨。
我們必須知道,在工作中,義人的名冊和惡人的名冊都在同一個人身上。這意味著一個人必須做出選擇,並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因為惡人和義人都是同一個人。因此,一個人必須說,如果他想被寫在義人的名冊上,就要立即為生命而活,意思是遵守生命之生命,他願意為創造者做一切事情。此外,當他來到被寫入惡人的名冊之處,那裡記錄著所有渴望為自己接受的人時,他會說他們應立即被寫入死亡,這意味著他為自己接受的願望將被取消,如同死亡一般。
然而,有時人會猶豫不決。換言之,他不希望自己接受的願望立即被取消。他難以立即決定將所有接受的火花立即置於死亡,這意味著他不認同所有接受的願望立即在他身上被取消。
相反,他希望接受的火花在他身上逐漸緩慢地被取消,而非一次性全部取消,這意味著接受的容器會部分運作,而給予的容器也會部分運作。由此可知,此人沒有堅定明確的觀點。
堅定觀點是指:一方面,他聲稱“這一切都是我的”,意指一切皆為滿足接受的願望之用;另一方面,他聲稱這一切皆為創造者。這被稱為“堅定觀點”。然而,如果身體與他“完全歸於創造者”的觀點相悖,又該如何是好?
在這種狀態下,可以說此人竭盡全力完全為創造者而活,即他祈求創造者幫助他能夠執行所有願望,僅為創造者之故。這就是我們祈禱“紀念我們,賜我們生命,將我們寫在生命冊上”的含義。
這就是“Malchut”一詞的含義,即一個人將自己與那個沒有白色部分的黑色點相認同。這就是“取消你的願望”的含義,以便你的記憶在我面前顯現,然後他將在你的願望面前取消他的願望。用什麼?用Shofar(公羊角),意指用母親的Shofar(公羊角),意即此事取決於悔改。
換言之,如果接受黑暗,也應努力使其以榮耀的方式實現,而非以可恥的方式。這被稱為“母親的Shofar(公羊角)”,意即視其為美善與榮耀。
因此,我們應解釋經文所寫:“革順(Gershon)的兒子:利比尼和示米 (Libini和Shimei)。” 若有人發現自己被逐出工作,應知這是因利比尼(Libini),2即因他特意追求“白”色。換言之,如果他達成“白”色,即所做之事皆為他閃耀,意味著他在托拉與祈禱中感受到美好滋味的話,他便會樂於聆聽並踐行托拉(Torah)與誡命(Mitzvot)。
這就是“示米(Shimei)”的含義。3 意思是,正是通過一種“潔白”的形式,一個人才能聽到。然而,在工作中,他看到一種黑色的形狀,無法同意接受這項工作。因此,他必須被逐出國王的宮殿,因為天國的接受必須是無條件的降服。
然而,當一個人說他願意承擔工作,條件是出現白色形狀,即光明的形狀將為他照耀,而他不同意工作以黑色形態呈現時,一個人無權進入國王的宮殿。這是因為那些希望通過工作為了給予的人會被允許進入國王的宮殿,而當一個人為了給予而工作時,他不在乎自己在工作中感受到什麼。
相反,即使他看到黑色形態,也不會被它所動搖,他只希望創造者賦予他戰勝一切障礙的力量。這意味著他不會請求創造者給予他白色形態,而是請求給予他戰勝一切遮蔽的力量。
因此,那些想要通過工作來給予的人,如果始終處於白色狀態,白色會阻礙工作繼續進行。這是因為,當白色閃耀時,一個人即使以自我接受的形態也能工作。
因此,一個人永遠無法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否純淨,這導致他永遠無法達成與創造者的“Dvekut”[粘附]。出於這個原因,他從更高者那裡被賦予黑色形態,然後他看到自己的工作是否純淨。
這意味著,如果一個人在黑色狀態下也能感到喜悅,那就表明他的工作處於純淨狀態,因為他必須感到喜悅並相信,從上而下,他被賦予了機會,以便能夠為了給予工作。
正如我們的聖賢所說:“所有貪婪的人都是憤怒的。”這意味著沉溺於自我接受的人是牢騷滿腹,憤怒的,因為他總是感到缺乏。他永遠需要滿足自己的接受的容器。
然而,那些想要走在給予的道路的人應該始終處於喜悅之中。這意味著無論何種形態降臨於他,他都應保持喜悅,因為他沒有為自己接受的意圖。這就是為什麼他說,無論如何,如果他真的在為了給予而工作,他一定應該為自己被賦予了使創造者滿意的機會而感到高興。如果他覺得自己的工作仍然不是為了給予,他也應該感到高興,因為他對自己說,他不想為自己得到任何東西。他高興的是,接受的願望無法享受這份工作,這應該給他帶來喜悅。然而,如果他認為自己也能從這份工作中達成些什麼,他就允許“Sitra Achra”(另一面)附著在他的工作中,這會使他感到悲傷、憤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