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敬畏上帝是他的寶藏
我於1947年3月31日聽到的
寶藏是一個在其中放置被珍視之物的Kli(容器)。例如,穀物被存放在穀倉中,珍貴之物則被存放在更安全的地方。因此,一切所接受之物皆以其與光的關聯而命名,而Kli(容器)必須具備接受這些事物的能力。正如我們所學,沒有容器,就沒有光,這一點在物質世界中同樣適用。
然而,在精神世界中,我們用來接受創造者想要給予的精神豐盛的容器是什麼?它如何與光相匹配?也就是說,就像在物質世界中,容器需要與被放置其中的物體建立關聯。
例如,我們不能說我們有葡萄酒的寶藏,我們將葡萄酒倒入新袋子以防止其變酸,或說我們從桶中取出了大量麵粉。相反,有一種規定:盛裝葡萄酒的容器是桶和罐,盛裝麵粉的容器是袋子而非桶,等等。
因此,有一個問題:什麼是精神的容器,即Kelim(容器),我們可以通過它來積累上方的豐盛?
有一個規則:母牛想餵奶比小牛想吃得多。這是因為祂的意願是善待祂的創造物,而Tzimtzum(限制)的原因,我們必須相信,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好處。原因必定是我們沒有合適的Kelim(容器)來容納豐盛,就像物質的Kelim(容器)必須與所盛放的物體相匹配一樣。因此,我們必須說,如果我們添加Kelim(容器),就會有東西來承載新增的豐盛。
對此的回答是,在祂的寶庫中,創造者只有對天的敬畏的寶藏(Berachot 33)。
然而,我們應解釋“敬畏”的含義:它就是“容器”(Kli),而寶藏由這個“容器”構成,所有重要事物皆置於其中。他指出,敬畏,正如關於摩西的記載:我們的聖賢說(Berachot,第7頁),“摩西因害怕而遮掩面容的報酬,便是得以’看見耶和華的形像’。”
敬畏指的是對那偉大快樂的敬畏(恐懼),即害怕無法接受它以給予他人。這種敬畏的報酬是,他為自己造就了一個容器,以接受上方的豐盛。這是人的工作,除此之外,我們一切都歸於創造者。
然而,敬畏並非如此,因為敬畏的本質並非接受。而創造者所給予的,祂給予只為了接受,這就是“一切都在天道之中,唯有對天的敬畏除外”的含義。
這就是我們需要的“容器”。否則,我們將被視為愚者,正如我們的聖賢所說:“誰是愚者?就是失去他被給予之物的人。”這意味著,如果我們無法以給予為目標(意圖),那麼“另一邊”(Sitra Achra)將從我們這裡奪走豐盛,因為那時豐盛會進入接受的容器,而這些容器正是“另一邊”和“污穢”(Tuma’a)。
這就是“你們要遵守誡命”的含義。遵守意味著敬畏。儘管光的本質是自我保存,即光在人想要接受光進入接受的容器之前就離開,但人必須自己去做,盡自己所能,正如我們的聖賢所說:“你們要從下面保存一點,我從上面為你們保存很多。”
我們為何將敬畏歸於人,正如我們的聖賢所說:“一切都在天道之中,唯獨對天的敬畏不在其中”,是因為創造者可以給予一切,唯獨敬畏不在其中。這是因為創造者所給予的是更多的愛,而非敬畏(恐懼)。
獲得敬畏是通過Segula(力量/補救)的Torah(律法)和Mitzvot(誡命)。這意味著,當一個人以使創造者滿意為目的(意圖)從事托拉和誡命時,這種目的(意圖)支撐著誡命的行為和托拉的學習,從而使他達到目的。否則,儘管他遵守托拉和誡命的每一個細節,他仍可能僅僅停留在神聖的靜止狀態。
因此,一個人應當始終銘記促使自己投入托拉與誡命的原因。這就是我們的聖賢所言“你們的神聖將歸於為了我的名字”的含義。這意味著“我將成為你們的原因”,即你們的一切行為皆出於使我喜悅的意圖,從而使你們的一切行動都旨在給予。
我們的聖賢在《Berachot》20章中說: “凡是保持的,都是記住的。”意思是,所有以“記住”為目的而參與學習托拉和誡命的人,都是通過“當我記起祂時,祂不讓我睡覺”來實現的。因此,保持(守)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記住。
因此,對創造者的記住是學習托拉和誡命的動因。這是因為,遵守托拉和誡命的原因和動機是創造者,因為沒有祂,我們就無法粘附創造者,因為“祂和我不能住在同一個地方”,這是由於形式上的差異。
獎賞和懲罰的天道不被顯現,以及我們必須僅相信獎賞和懲罰的天道的原因,是因為創造者希望每個人為祂工作,而不是為他們自己。這被視為與創造者形式上的差異。如果獎賞與懲罰已經顯現的話,人就會因愛自己而工作,以便創造者愛他,或因恨自己而工作,害怕創造者恨他。由此可知,工作的原因僅在於人本身,而非創造者,而創造者希望祂自己是促使人工作的原因。
結果,敬畏正是當一個人認識到自己的卑微,並說他侍奉國王,即他希望給予祂的願望被視為一種巨大的特權,對他來說比他能說的任何東西都更有價值。這是因為,對於一個重要的人來說,給予他的東西被視為從他那裡接受。
一個人越是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卑微,他就越能開始欣賞創造者的偉大,侍奉祂的願望也會在他心中覺醒。然而,如果一個人自高自大,創造者會說:“他和我無法住在同一處所。”
這就是“愚昧人、惡人、粗暴人同路”的含義。原因在於,既然一個人沒有敬畏,也就是說他無法在創造者面前謙卑自己,說能夠無償地侍奉祂是莫大的榮幸,他就無法從創造者那裡接受任何智慧,他仍然保留是一個愚蠢的人,而愚蠢的人就是邪惡的,正如我們的聖賢所說:“除非愚蠢的精神進入他,否則他不會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