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愛耶和華(HaVaYaH)的你憎恨邪惡
我在1931年,6月2日,Sivan 17聽到的
在經文,"O 愛耶和華(HaVaYaH)的你們,憎恨邪惡;祂保存了祂的那些聖賢們的靈魂;祂使他們脫離了惡人的手,拯救了他們。"中,他解釋說,只是愛創造者和想要獲得與創造者的黏附是不夠的。一個人同樣也應該憎恨邪惡。
仇恨的事物是透過對邪惡-被稱為"接受的願望"的憎恨來表達的。一個人看到一個人沒有去擺脫它的任何手段,同時一個人也不願意接受那一狀態。一個人感覺到了邪惡使他遭受的那些損失,也看到了一個人不能透過自己取消那一邪惡的真相,因為它是創造者創造的一個自然的力量,因為正是創造者將這個接受的願望印刻根植在了一個人的內在。
在那種狀態下,這段經文告訴我們一個人能夠做什麼,意思是憎恨邪惡。而透過這樣,創造者會讓他遠離那一邪惡,就像經文寫的那樣,"祂保存了他的聖賢們的靈魂。"什麼是保存? 「祂使他們脫離了邪惡者的手,拯救了他們。"在那個狀態中,一個人已經是一個成功的人,因為他與創造者建立了某種聯繫,哪怕它僅僅是一個最小的程度的聯繫。
事實上,邪惡仍然保留在那裡,並且作為Partzuf的Achoraim(後面)發揮著它的作用。但這只能透過一個人的改正實現:也就是透過對邪惡的真誠的憎恨,它被改正成了一個Achoraim(背面/後面)的形式。那一憎恨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如果一個人想要去達成和創造者的粘附的話,那麼在朋友們之間就存在一種行為方式:如果兩個人最終認識到,每個人憎恨他的朋友所憎恨的東西,並愛他的朋友所愛的東西的話,那麼,他們進入到一個永恆的粘附的狀態當中,就像一個永遠不會跌倒的地樁一樣。
因此,因為創造者愛的是去給予,下麵的接受者們(靈魂)也應該使自己調整到只是想要去給予。創造者也憎恨作為一個接受者,因為祂完全是完整的,並且因而不需要接受任何的東西。因此,人也必須憎恨那一為了自己而接受的事物。
這樣看來,從上面所講到的一切來看,一個人必須徹底地痛恨這個接受的願望,因為世界上所有的毀滅,都源自於這個接受的願望。透過對它的仇恨,一個人改正了它,並臣服於Kedusha(神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