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处在一个上升的状态时
我在1944年11月9日Heshvan 23听到的
當一個人感覺自己處於一個上升的狀態時,他是精神高昂的,當他感覺到除了精神之外,他沒有別的任何願望時,在那時,那正是他在托拉(Torah)的秘密中深入鑽研,達成妥拉(Torah)的內在性的好時刻。
即使一個人看到,雖然一個人努力去明白所有事物,他仍然不知道任何東西時,還是仍然值得在托拉(Torah)的秘密中深入探討,即使在一個單一的問題上鑽研一百次。
一個人不應該絕望,意思是說它是毫無用出的,因為他不明白任何事。這種情況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兩個原因:
A)當一個人研究某種問題,並渴望明白它時,那一渴望被稱為"一個祈禱"。這是因為一個祈禱是一種缺乏,意思是一個人渴望他所缺乏的東西,也就是創造者會滿足他的願望。
祈禱的程度是由渴望的程度來衡量的,這是因為一個人的需要越多,想要獲得它的渴望就越大。因為根據那一需要的程度,渴望的程度就會增加到相同的程度。
存在這樣一個規則,也就是一個人在一件事情上,付出的努力越大,這項努力就會增加對那件事的渴望,而一個人會因此想要去接受到對自己的渴望(缺乏)的滿足。同樣,一個願望被稱為"一個祈禱","在心中的工作",因為"那個仁慈者(指上帝)想要那些心。"
這樣看來,那時一個人可以給予一個真正的祈禱,因為當一個人研究托拉(Torah)的話語時,心必須擺脫其他願望的羈絆,並給予頭腦能夠思考和甄別的力量。如果在心中沒有任何渴望的話,頭腦就不能甄別,就像我們的聖賢們說的那樣,"一個人總是在一個人心中渴望的地方學習"。
為了使一個人的祈禱被接受,它必須是一個完整的祈禱。因此,當在一個完整的程度上甄別時,一個人從它當中誘發產生一個完整的祈禱,並在那時一個人的祈禱才可以被接受,因為創造者聽見了一個祈禱。但這裡有一個條件:祈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祈禱,並且不要將其他的東西混合在這一祈禱的中間。
B)第二個原因是,在那個時間,因為一個人與肉體在某種程度上是分離的,並且更接近於給予的品質的,這時更適合與托拉(Torah)的內在性連接,它顯現在那些與創造者有形式等同的人身上。這是因為妥拉(Torah),創造者,和以色列是一。然而,當一個人處在一個自我—接受的狀態時,他屬於外在性,而不是內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