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在精神工作中,耶和華(HaVaYaH)的白天以及耶和華(HaVaYaH)的黑夜是什麼?
我在1941年在耶路撒冷聽到的
我們的聖賢們對以下的經文這樣說,"你們這些渴望耶和華(HaVaYaH)的白天的人有禍了!從哪裡你們會獲得耶和華(HaVaYaH)的白天呢?它是黑暗,而不是光明"(亞 5):「這裡有一個關於一隻公雞和一隻蝙蝠在等待著光明的寓言故事。公雞對蝙蝠說:『我在等待光明,因為光明是屬於我的,而你為什麼需要光明呢? ""(Sanhedrin 98,2)。對此的解釋是,既然蝙蝠沒有任何眼睛去看見,那麼它能從光明中獲得什麼呢?正相反,對於一個沒有眼睛的人而言,陽光只會給他帶來更大的黑暗。
我們必須明白這個比喻的意思是什麼,意思是眼睛是如何與在經文中被稱作"耶和華(HaVaYaH)的白天"的上帝的光的看見關聯在一起的。他們在這方面給了一個關於那一蝙蝠的比喻,也就是一個沒有眼睛的人會停留在黑暗當中。
我們也必須明白耶和華(HaVaYaH)的白天和耶和華(HaVaYaH)的黑夜是什麼,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我們透過太陽的升起來甄別人的白天,但關於耶和華(HaVaYaH)的白天,在什麼上面我們甄別它呢?
答案是,就像太阳的显现那样。换句话说,当太阳照耀在大地上时,我们称之为"白天",而当太阳没有照耀大地时,它被称为"黑夜"。这对创造者的情况也是一样。创造者的白天,被称为"启示",而创造者的黑夜被称为"创造者的脸的隐藏。"
这意味着,当存在着创造者的脸的启示时,也就是当它对一个人而言就像白天一样清澈时,这就被称作"白天"。它就像我们的先知对以下经文说的(Psachim 2)那样"杀人犯伴随着太阳的升起而起来,去杀死那些穷人和需要帮助的人;而在黑夜里,他就像是一个小偷一样。"因为他说,"而在黑夜里,他就像是一个小偷似的,"这样看来,光就是白天。他在这里说,如果事情对你而言就像来到你的灵魂中的光一样是清澈的话,他就是一个谋杀犯,那时在他的灵魂中拯救他是可能的。因此,我们看到,关于白天,Gemarah说,它就是像白天一样清晰的事情。
這樣看來,耶和華(HaVaYaH)的白天將意味著,天道(Providence)——也就是創造者是如何領導世界的方式——將在"好的只做好的"的形式中變得清晰可見。例如,當一個人祈禱時,他的祈禱被立即得到回答,他接受了他所祈求的東西,並且一個人無論去到哪裡都會成功。這就被稱為"耶和華(HaVaYaH)的白天",
相反,黑暗,也就是夜晚,則意味著創造者的臉的隱藏。這帶給一個人對上帝的仁慈的天道指引的懷疑以及那些外來的思想。換言之,天道的隱藏帶給一個人所有這些外來的意見和想法。這就是所謂的"黑夜"和"黑暗",也就是說,一個人經歷了在其中一個人感覺這個世界已經對他而言變成了黑暗的一種狀態。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写在这段经文上的是什么了,”你们这些渴望耶和华(HaVaYaH)的白天的人有祸了!从哪里你们会获得耶和华(HaVaYaH)的白天呢?它是黑暗,而不是光明。”事情是,那些等候耶和华(HaVaYaH)的白天的人,意思是他们正在等待被赋予信念超越理智,也就是信念就好像是在用他们的眼睛看见了那样一样强烈,那样肯定,也就是它就是这样,意思是创造者以仁慈(好的只做好的)的天道引导着世界。
換句話說,他們不想看到創造者是如何以仁慈(好的只做好的)領導世界的,因為看見是與信念相矛盾的。換言之,信念恰恰與理智矛盾。而當一個人做出違背自己的理智的行動時,這被稱為"信念超越理智"。
這意味著他們相信創造者對其創造物的天道的指引是仁慈的(好的只做好的)。而在他們沒有以絕對的確定性看到它的時候,他們就不會對創造者說,"我們想像在理智中看到一樣看到那一仁慈。"相反,他們想像信念超越理智那樣,讓它保留在他們那裡。
但他們要求創造者賦予他們這樣的力量,以至於這一信念將會變得如此強烈,就好像他們在理智之內看到了它一樣。這意味著在頭腦中,信念和理智之間不再存在任何不同。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意思是那些想要黏附於創造者的人們,將它看作是"耶和華(HaVaYaH)的白天"的原因。
換句話說,如果他們將它感覺為知識的話,那麼,那一被叫做"更高的豐富"的上帝之光,將會進到那些被稱作"分離的容器"的接受的容器當中。 「而他們不想要這樣,因為它將會去到與Kedusha(神聖)相反的那一為了自我滿足的接受的願望當中。相反,他們想要與創造者粘附在一起,而這只能通過形式等同達成。
然而,為了實現這一點,意思是為了讓一個人去獲得一個去粘附到創造者的願望和渴望,因為一個人是天生伴隨著一個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接受的願望出生的,那麼,怎麼可能去實現某種完全違背自然本性的東西的呢?因為這個原因,一個人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直到他獲得第二本性,也就是給予的願望為止。
當一個人被賦予了這一給予的願望時,他就有了資格去使用它去接受那一更高的豐富了,並且不會因此而玷污它,因為所有那些瑕疵,只是伴隨著為了自己而去接受的願望而產生的。換句話說,即使為了給予在做某種事情時,在其內心深處,還是存在一個他將從這一他正在操作的給予的行為中接受某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回報的願望。
總之,一個人如果看到沒有任何東西作為他的行動的回報的話,他就操作不了任何行動,一個人必須享受某種快樂,而一個人為了自己接受的任何快樂,那一快樂必然會因為造成分離的形式差異的原因,使他與生命的源頭分離。
這終止了一個人與創造者的黏附的狀態,因為黏附(Dvekut)這件事情是根據形式等同的程度被衡量的。因此,從一個人自己的力量的角度來看,一個人是不可能做出一個純粹的,沒有任何自我接受的願望摻雜在其中的給予的行為的。因此,為了讓一個人獲得給予的力量,我們需要第二天性,這樣一個人才有力量去達成形式等同。
換句話說,創造者是純粹的給予者,祂不需要接受任何東西,因為祂什麼都不缺。這意味著祂給予的東西也不是因為出於一個需要(渴望),意思是如果祂沒有任何人去給予的話,祂會將它感覺為一個需要(缺乏)。
相反,我們必須將它看作是一場遊戲。也就是說,不是當祂想去給予時,是祂在需要某些東西,而是說這一切都像是一場遊戲似的。正如我們的先知所說的有關女主人(皇后)的那樣:她問道:」創造者在祂已經創造了這個世界之後做了什麼呢?」答案是,"祂坐著那裡並與一頭鯨魚玩耍,"就像經文寫的那樣,"在大海上有著航行的船,以及你所創造出來的在其中玩耍的海怪Leviathan (利維坦——鯨魚)。 ,p. 3)
Leviathan(利維坦)這一事情指的是去粘附(Dvekut)和連接(就像在經文中寫的那樣,"根據每個空間的不同,用不同的花環去裝飾")。意思是,創造者與創造物的連結的目的,只是在遊戲當中;它不是一個願望和一個需要。
而在一個遊戲和一個願望之間存在的區別在於,來到願望中的所有一切都是一種必需。如果一個人沒有滿足一個人的願望的話,一個人就是缺乏的。然而,就遊戲而言,即使一個人沒有得到那種東西,它也不被看作是一個缺乏,正如經文所說的那樣,"我沒有獲得我所想的東西,並不是那麼糟糕,因為它不是那麼重要。"這是因為,一個人對它的願望只是出於好玩,並不是出於認真。
這樣看來,整個的目的是一個人的工作將會完全是為了給予,而他沒有為了他的工作去接受任何快樂的願望和渴求。 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就像在創造者那裡被實施的那樣。而這被稱為"耶和華(HaVaYaH)的白天"。
耶和華(HaVaYaH)的白天稱為"完整(完美)性",就像經文寫的那樣,"讓早晨的星星在天亮之後變成是黑暗的;讓它尋找光明,但是卻找不到。"因為光被認為是完整的。
當一個人獲得了這個第二本性時,也就是創造者在給予接受的願望的那個第一本性之後,給予了一個人的給予的願望,而現在他接受到了這一給予的願望,那時一個人就使自己變得有資格在完整性中去服務創造者了,而這被認為是"耶和華(HaVaYaH)的白天"。
因此,一個還沒有獲得這一第二天性,並且可以以給予的形式服務創造者,並等待被賦予,意思是那一給予的品質的獎勵的人,意思是當一個人已經盡了所有他能夠獲得的力量去努力了的時候,他被認為是正在等待耶和華(HaVaYaH)的白天,意思是與去獲得與創造者的形式等同。
當耶和華(HaVaYaH)的白天來到時,他興高采烈。他高興的是,他已經脫離了使他與創造者分離的那一為了自己去接受的願望。現在一個人與創造者粘附在了一起,並且將它看成是已經被提升到了頂峰。
然而,這是與一個人只在自我的接受中從事的工作相反的。一個人只要認為自己的工作能夠帶來任何獎勵的話,他就會因此而快樂。當一個人看到,這個接受的願望不會為它的工作帶來任何回報時,一個人就會變得悲傷和懶惰。有時一個人開始懷疑那一開始,並說:"我並沒有在這上面發誓"。
因此,更甚的是,耶和華(HaVaYaH)的白天就是去獲得那一去給予的力量。如果一個人被告知這將是他從事妥拉(Torah)和誡命(Mitzvot)而獲得的利益的話,這個人就會說,"我將它看作是黑暗,而不是光明",因為這一認知帶給一個人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