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既然Lishma(為了她的緣故)是一個來自上面的覺醒,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來自下面的覺醒?
我在1945年聽到的
.
為了達成Lishma(為了她的緣故),它不是一個人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明白的問題,因為它不是為了讓一個人的頭腦(理智),去把握這樣的事情怎麼能夠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這是因為只有當一個人在被允許去掌握時,也就是在托拉(Torah)和誡命(Mitzvot)中從事時,他才會達成某些東西。在這裡必須存在某種自我滿足,一個人才會行動,否則,一個人就不能做任何事情。
相反,這是一個來自上面的啟示,並且只有一個品嘗了其味道的人,才能夠知道和理解它到底是什麼。對此經文是這樣寫的,“品嘗,才知道耶和華是好的"。
因此,我們必須明白為什麼一個人要尋求關於如何實現Lishma(為了她的緣故)的建議和忠告。畢竟,如果上帝不給予他那一叫做”給予的願望"的另一個本性的話,沒有任何忠告會幫助他,那麼,就沒有任何勞動能夠幫助一個人達成Lishma(為了她的緣故)。
為什麼會這樣呢?對此的答案是,就像我們的先知們說的那樣(Avot,2:21)"它不是由你去完成這一工作,但你也不能懶散而不去從事這一工作。"意思是你必須給出一個來自下面的覺醒,因為這被甄別為一個祈禱。
祈禱被看作是缺乏,而沒有缺乏就不會有任何填充。因此,當一個人對Lishma(為了她的緣故)有了需要時,對缺乏的填充就從上面到來,而對那一祈禱的回應來自上面,意思是一個人接受到他的需要(缺乏)的滿足。這樣看來,一個人的工作只需要從創造者那裡接受到一個形式是Lishma(為了她的緣故)的缺乏和Kli(容器)。然而,一個人永遠無法自己獲得那一滿足,因為更確切地說,它是一個來自上帝的禮物。
然而,祈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祈禱,意思是發自內心最深處的祈求。意思是一個人百分之一百地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創造者本身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幫助他。
然而,一個人如何知道,除了創造者本身之外,沒有人能幫助他呢?答案是:當他已經努力耗盡了他自己能夠動用的所有的力量,但還是無法幫助到他自己的時候,一個人就可以準確地獲得那一覺知。因此,一個人必須在這個世界上努力做一切可能的事情,去達成”為了創造者"(Lishma)的緣故。那時一個人就可以從心底發出那一祈禱,然後,在那時創造者聽到他的祈禱。
但是,一個人必須知道,當一個人努力去達成Lishma(為了她的緣故)時,也就是在一個人使自己的意圖完全徹底地是為了給予,而絲毫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工作時,只有在那時,一個人才開始看到,自己的身體的所有器官都不同意這一觀念(意圖/目的)。
那麼,從那裡一個人才能清醒地意識到,他沒有任何其他的建議能夠採納,除了將他的抱怨在上帝面前傾訴之外,這樣他的身體將會同意無條件地使自己成為創造者的奴隸,因為一個人看到他無法說服他自己的身體完全地取消他的自我(self)。這樣看來,恰恰當一個人看到沒有任何理由去希望他的身體能同意自己為創造者去工作時,只有那時,一個人的祈禱才會是發自內心最深處的祈禱,也只有那時他的祈禱才會被創造者接受。
我們必須知道,通過達成Lishma(為了她的緣故),一個人將邪惡的傾向判了死刑。邪惡的傾向就是接受的願望,而獲得給予的願望取消了這個接受的願望為了自己去做任何事情的能力。這被看作是將它判了死刑。因為它已被從它的職位上被免職了,因此它沒有任何更多要做的事情,因為它不再被使用了,當它從它的功能那裡被廢黜時,就被看作是將它判了死刑。
當一個人沉思"一個人終日在太陽下勞動,他從所有這些勞動中獲得了什麼利益呢?"的時候,一個人看到為了創造者的緣故奴役他自己也沒有多難,其原因有兩個:
- 無論如何,意思是,無論是情願還是不情願,一個人必須在這個世界上努力勞動,而在一個人付出所有那些努力之後,他到底剩下了什麼呢?
- 然而,如果一個人為了Lishma(為了她的緣故)而工作的話,一個人在這一工作本身當中也獲得快樂。
根據Dubna的諺語,“你沒有呼喚(需要)我,O 雅克布,以色列啊,你曾為我勞苦·。”他說,它就像是一位下了火車並有一件小行李的有錢人一樣。他將他的行李放在了其他所有商人們放他們的行李的地方,而搬運工把那些行李搬運到商人入住的酒店。那個搬運工認為這個商人一定是自己拿著自己的小行李,因為沒有必要要一個搬運工去搬運小行李,所以他就搬運了一個大包裹。
這個商人想付給他一小筆小費,就像他通常支付的那樣,但這個搬運工嫌太少,不想要它。他說:“我將這麼一個大行李放在了酒店的寄存處;它耗盡了我的所有力氣,而我幾乎無法搬動你的行李,而你卻想為此只支付我這麼一點點小費嗎?"
從這裡我們所獲得的教訓是,當一個人來到並說他已經在托拉(Torah)和誡命(Mitzvot)中耗盡了所有的努力,創造者告訴他說:“你沒有呼喚我,O Jacob(雅克布)。"換句話說,你搬運的不是我的行李,而你拿的那個包裹是屬於某個他人的。既然你說你已經在托拉(Torah)和誡命(Mitzvot)當中付出了很多努力,那麼,你一定是已經有了一個你一直在為他工作的另外的雇主;你應該去到他那裡,而他會支付你勞動的報酬。
這就是經文,“以色列啊,你曾為我勞苦。"所表達的意思。意思是一個為了創造者工作的人沒有任何勞苦,而是相反,只有快樂和興高采烈的精神伴隨著他。
但是,一個為了其他目的工作的人不能來到創造者面前抱怨說,創造者沒有在工作中給予他生命活力,因為他根本沒有為創造者工作,這樣的話,他怎麼能要求創造者為他的工作支付報酬呢?相反,一個人可以向那些他在為他們工作的那些人們抱怨,要求他們給予他快樂和活力。
而因為在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中存在很多種目的, 因此,一個人應該要求為他已經為之工作的目的帶給他獎勵,也就是快樂與生命活力。關於他們,經文是這樣說的:“凡行這些事的人,和一切信靠他們的人,都必與他們一樣。”
然而,根據這段經文,它是令人費解的。畢竟,我們看到,即使當一個人將天國的負擔承擔起來而且沒有任何其他意圖時,他仍然感覺不到任何生命活力,以至於能夠說這一活力迫使他去承擔起了天國的負擔。而一個人會承擔起自己的那一負擔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信念超越理智。
換句話說,一個人是通過強制性的方式,也就是不情願地戰勝自己的自我。因此,我們可能會問:為什麼一個人在這一工作中會感覺吃力,因為一個人在這個工作中感覺不到活力,以至於身體不斷追求可以擺脫這一工作的時刻的出現的呢?根據以上所說,當一個人在謙卑中工作時,並且其工作的目的只是為了去給予的意圖時,為什麼創造者沒有在工作中賦予他好的滋味和生命活力呢?
答案是,我們必須知道,這件事情是一個偉大的改正。因為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意思是如果光和生命活力在他承擔起天國的負擔的那一刻就馬上向他閃耀的話,那麼,在那時一個人就會在工作中已經有了活力。換句話說,那個接受的願望,也已經同意了這項工作。
在那種狀態下,他肯定會同意,因為他想滿足他自己的接受的願望,意思他將為了它自己的利益工作。如果是那樣的話,實現Lishma(為了她的緣故)就變得是永遠不可能的了。
這是因為一個人將被強迫著去為了一個人自己的利益去工作,因為一個人這樣就會在上帝的工作中感覺到比在物質身體的願望中感覺到更大的快樂。這樣,一個人就會一直停留在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的狀態(也就是只為了自己的利益),因為這樣的話,他就會在已經工作中獲得了滿足。而在一個有了滿足的地方,一個人就不能做任何其他事情,因為沒有自我利益的話,一個人就不能工作。這樣看來,如果一個人在這一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的工作中接受到了滿足的話,一個人就會停留在那個狀態中。
而這將會是類似於人們所說的那樣,當有人在追一個小偷去抓住他時,那個小偷,也,跑著並大喊著,“抓住那小偷"。在那時,就不可能認出誰是真正的小偷,從而抓住他,把偷的東西從他手裡奪回來。
然而,當小偷,也就是接受的願望,在接受天國之軛的工作中感覺不到任何味道或活力時,在那種狀態下,如果一個人信念超越理智,強制性地工作,而身體習慣於這種違背他接受的願望的工作的話,那麼他就有辦法開始工作,意圖是給他的創造者帶來滿足,因為一個人的主要要求是通過他的工作達成與創造者 Dvekut [粘附],這被視為形式等同,也就是他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給予。
它就正如經文所說的那樣,“那時你要使自己在耶和華中高興。”,在這裡"那時"的意思是,首先,在一個人工作的開始,他沒有快樂。相反,一個人的工作是被強迫的。
然而,在後來,當他已經使自己習慣了為了給予去工作時,而不是檢查一個人自己——他是否在這一工作中正在感覺一個好的滋味——而是相信他正在通過他的工作給他的創造者帶去滿足時,一個人應該相信,無論他的工作形式是什麼樣的,是多還是少,創造者都會接受來自下面的接受者的工作。在一切事物當中,創造者都檢查那一意圖,而只有那個(意圖)會帶給創造者滿足。然後,在那時,一個人就被賦予了"那時你要使自己在耶和華中高興"的獎勵。
即使在創造者的工作期間,他也會感到高興和愉悅,因為現在他確實在為創造者工作,因為他在強制工作期間所做的努力使他獲得了真正為創造者工作的資格。你會發現,他所獲得的快樂也與創造者有關,正是是為了創造者的目的。
然而,在後來,當一個人已經使自己習慣了為了給予去工作時,而不是檢查一個人自己——他是否在這一工作中正在感覺一個好的滋味——而是相信他正在通過他的工作給他的創造者帶去滿足時,一個人應該相信,無論他們的工作形式是什麼樣的,是多還是少,創造者都會接受來自下面的接受者的工作。在一切事物當中,創造者都檢查那一意圖,而只有那個(意圖)會帶給創造者滿足。然後,在那時,一個人就被賦予了"那時你要使自己在耶和華中高興"的獎勵。
即使在創造者的工作期間,他也會感到高興和愉悅,因為現在他確實在為創造者工作,因為他在強制工作期間所做的努力使他有資格真正為創造者工作。你會發現,他所獲得的快樂也與創造者有關,特別是為了創造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