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封信
1954年11月23日,特拉维夫(Tel Aviv),星期二,Portion Toldot(世代)。
致我勇敢的朋友们!
愿创造者与你们同在。
关于我们站在车旁谈论的问题,请看《Beit Shaar Hakavanot意图之门》一书第70项,你会找到答案。
关于你们加入社团的事,我承认,我必须承认,我没有充分地考虑它。原因是我在提比列斯(Tiberias)的时候,就在考虑提比列斯(Tiberias)存在的矛盾意见,所以我说没有必要考虑,只有真理才能指明方向。但到了特拉维夫(Tel Aviv)后,我立刻感觉到,在我们以前的朋友中,也有一些观点,也就是说在光明离开之前。现在他们的Kelim(容器)是,一个暗示就够了,他们会寻求不义和过失来证明他们的行为,即真理只在耶路撒冷(Jurusalem),毁灭的地方。所以,现在我从这里来还原,意思是不加入上述的社会。
至于你问到 “凡是人的精神所喜悦,人都会走到那里(כל שרוח הבריות נוחה הימנו) "这节经文的意思,我发现我以我父亲的名义写的,他说,即使是最伟大最有名的人,也有不同的意见。他的理由是说,如果他们说的是 "凡是人的精神所喜悦的人",那么他们就可以问这个问题。但由于他们恰恰说 “凡是人的精神所喜悦,人都会走到那里(כל שרוח הבריות נוחה הימנו),也就是说有创造物,也就是身体,而身体与创造者的精神没有关系。相反,地主的观点与Torah(托拉)的观点是相反的。但人的精神是圣洁的。
这就是我们的圣人们所提到的精神,因为 "凡是遵守一条诫命的人",也就是信念的诫命,称为 “一个字母"的人,"将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判向天平的美德的一侧"。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但是,我们在大众中既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任何美德,而在一代人中却有义人吗?" 巴哈苏拉姆对此说过,义人为整个集体引来了丰富,但那些没有容器来穿着光的人却不能享受这种丰富。然而,每一个人的灵魂都会从丰富中接受环绕之光,因此,”人的精神愉悦他",因为创造者的精神照进了人的精神。
然而,我们并不是在说,也不是在关心所有还没有穿着上他们的精神的人。
愿你美德圆满,不断壮大。
你的朋友向你问好并祝你们幸福。
Baruch Shalom Ash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