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托拉被称为“指示/标记”
我于1941年2月2日,在BeShalach 1中听到
托拉被称为“指示/标记(יורה)”,源自“穿透(”יָרׂה יִיָּרֶה”)”一词。意思是当一个人从事托拉(Torah)时,他根据自己的努力的程度,在那个相应的程度上,他感觉到自己远离创造者的遥远的程度。换句话说,一个人被显示出了那一真相,意思是他被显示出他的信念的程度,而这是整个真理(相)的基础。
遵守托拉和诫命的基础在于一个人的信念程度,因为在那时他会意识到,自己整个基础仅建立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之上。这是因为这种从小接受的教育足以使他遵守托拉和诫命的一切细微之处,而通过教育获得的一切都被称为“信念位于理智之内”。
尽管这与一个人的理智相悖,因为理智要求根据一个人在托拉中的增益,他应该感到与创造者更亲近。然而,托拉总是向他展示更多真理(相)。当他寻求真理时,托拉使他更接近真理,他便看到自己对创造者的信念的真实程度。
这之所以是这样,是为了让他能够祈求怜悯,祈祷创造者真正使他更接近祂,这意味着他将获得对创造者的信念。然后他将能够赞美和感谢创造者,因为祂使他得以更接近祂。
然而,当他看不到自己与创造者之间的距离,认为自己一直在增加时,你会发现他是在一个摇摇欲坠的基础上建造一切,他没有地方祈求创造者使他更接近祂。因此,他没有地方去努力获得完整的信念,因为一个人只为自己需要的东西而努力。
因此,只要一个人不配看见真理,情况就相反。一个人在托拉和诫命中添加得越多,他在完整性上的添加就越多,就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任何缺乏。因此,他没有地方努力祈求获得对创造者的真实信念,因为当他感到腐败时,你应该说“改正”。
然而,当一个人以真理投入托拉和诫命时,托拉会向他显明真理,因为托拉具有显明一个人真实信念状态的力量(这就是“使之显明”的含义)。
当一个人参与托拉并看到真理,即他与灵性之间的距离,并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如此卑微的生物,世界上没有比他更糟糕的人时,Sitra Achra [另一边]就会以不同的论点向他走来:事实上,他的身体真的很丑陋,而且确实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丑陋的人。
她告诉他这些,是为了让他绝望,因为她害怕他会察觉并试图改正自己的状态。因此,她同意他所说的话,即他是一个丑陋的人,并让他明白,如果他生来拥有更高的才能和更好的品质,他就能战胜自己的邪恶并改正它,从而能够实现与创造者Dvekut(依附)的状态。
对此的回答是,她对他说的话在《塔木德·塔阿尼特》第20页中有记载:拉比埃拉扎尔,拉比西蒙的儿子,从老师的房子里出来,骑着驴在河边散步,心情非常愉快。他的思想很粗俗,因为他一直在学习很多托拉。
一个长相极其丑陋的人经过他身边。他向拉比打招呼:“拉比,你好。”但拉比没有回应。那人说:“真可笑,这人长得这么丑,你们镇上的人都像你这样丑吗?”拉比回答:“我不知道,你去告诉那个造我的匠人,‘祢造的这个容器怎么这样丑陋啊。’”因为他知道自己犯了罪,便从驴上下来。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他学习了许多托拉,通过托拉,他得以看见自己与创造者之间的真实距离,即他接近创造者的程度和远离创造者的程度。这就是他“心智粗鄙”的含义,也就是他看见了一个骄傲之人的完整形态,也就是他渴望接受的愿望的真正形式,然后他能够看见真相,即他自己才是那个非常丑陋的人。他是如何看到真相的呢?通过学习大量托拉。
因此,既然他是一个如此丑陋的人,他如何能粘附祂呢?这就是他为何询问所有人是否都像他一样丑陋,还是只有他一个人丑陋,而世界上其他人都不丑陋。
答案是什么?“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他们没有感受到这一点,因此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没有看到真理,因为他们缺乏托拉,所以托拉会向他们展示真理。
以利亚回答他说:"去到那个制造了我的工匠那里。” 因为他看到自己已陷入无法超越的境地,以利亚便显现并告诉他:“去见造我的工匠。”换言之,既然创造者以如此丑陋的形态创造了你,祂必定知道凭借这些Kelim(容器)可以达成目标。所以无需担忧,继续前行,必将成功。
*在希伯来语中,同一个词既用于“射击”,也用于“指示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