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土地在方方面面带来的利益
我在Tevet 1942年听到的
众所周知的是,除了通过它的对立面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会以它的真实的形式显现,"如同光明只有通过黑暗才能凸显出来"那样。意思是一切事物都指向它的对立面,而通过某个事情的对立面,它的对立面的存在才可能被感知到。
因此,如果与某个事物平行的对立面缺失的话,那么,想要在完整的清晰中达成某件事物是不可能的。例如:想要评估并说某件东西是好的是不可能的,如果它的那一指向坏的事物的对立面是缺失的话。这对于苦和甜,爱与恨,饥和饱,渴和止渴,粘附和分离,都是同样的情况。事实证明,在获得对分离的仇恨之前是不可能去到对粘附的爱的状态的。
为了获得对分离的仇恨的那一程度的奖励,你必须首先知道什么是分离,意思他与什么东西分离开了,只有那时一个人也许可以说,他想要去改正那一分离。换句话说,一个人应该检验他是与什么以及与谁发生了分离。在那之后,他才可能尝试去修复它,并使他自己与那一和他分离开的东西重新连接起来。例如,如果一个人明白他将受益于与他的重新连接的话,那么,他可以假设并知道他如果继续停留在这种分离状态的话,他会失去什么。
收益和损失是根据快乐和痛苦来衡量的。一个人远离那些导致一个人痛苦的东西,并仇恨它。远离它的距离取决于导致他痛苦的程度,因为摆脱痛苦是人的本性。因此,一个取决于另一个,意思是根据痛苦的程度,一个人努力并做出各种各样的行动,以便远离它。换句话说,正是痛苦导致了对那一导致痛苦产生的事情的仇恨,并且在这个同样的程度上,一个人远离它。
这样看来,为了知道要获得那一叫做"形式等同"的粘附,一个人必须做什么,一个人应该知道什么是"形式等同。通过那个他会知道什么是形式的差异和分离。
从卡巴拉著作和它们的那些作者那里,我们知道上帝是仁慈的。意思是,祂像下面的创造物显现的天道是仁慈的;而这是我们必须相信的东西。
因此,当一个人检验这个世界的行为方式,并开始审视自己或他人时,他发现的情况却与创造者是仁慈者的这一名字是很不相称,也就是他们如何在创造者的天道(Providence)下遭受痛苦而不是经历快乐的时候,就很难让他说创造者的天道(Providence)是仁慈的,并赋予丰富的。
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在那种状态下,当他们不能说创造者只赋予好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就被看作是邪恶者,因为他们经历的痛苦使得他们去谴责他们的创造者。只有当他们看到创造者赋予他们快乐时,他们才能维护创造者的行为的正当性。它就正如我们的先知们说的那样:"谁是正义的人?那些维护创造者的行为的正义性的人"。意思是那个说创造者在以正义的方式引领世界的人。
因此,当一个人遭受苦难时,一个人就会远离创造者,因为他自然地变得仇视祂,因为祂带给了他折磨和痛苦。因此,在一个人应该爱创造者的地方,他现在去到了与其相反的地方,因为他已经来到了恨创造者的状态。
因此,一个人应该做什么才能来到爱创造者的状态呢?为此目的,我们被赋予了在托拉(Torah)和诫命(Mitzvot)中的从事的解药,因为在其中的光改正我们。在那里存在光,它会让一个人感觉到那一分离的状态的严重性。并且慢慢地,随着一个人有意去获得托拉(Torah)之光时,对分离的仇恨就会在他内在被制造出来。他开始感觉到那一导致他和他的灵魂分离开来并远离创造者的原因是什么。
因此,一个人必须相信祂的天道是仁慈的,但是因为一个人沉浸在爱自己当中,它就会在他内在造成形式的差异,因为存在着一个叫做为了去给予的改正,称为"形式等同"。只有以这样的方式,我们才能接受喜悦和快乐。而那一无能为力去接受到创造者想要给予的喜悦和快乐的状态,在这个接受者当中唤起了他对分离的仇恨,而那时一个人可以甄别在形式等同中存在的巨大利益,这样一个人就会开始渴望与创造者的粘附。
结果,每一个形式都指向它的对立的另一个形式。因此,所有那些在其中一个人感觉到他已经到了分离的状态的下降,都是一个在某种事物和它的对立面之间作出甄别的机会。换句话说,一个人应该从下降中,学习上升所带来的利益是什么。否则,一个人将无法去欣赏从上面而来的这种将他带到与创造者靠近的方式以及他被给予的上升的重要性。这样,他将无法获得那些他可以获得的重要性,就像当一个人被给予食物时,却没有对食物的饥饿感的情况那样。
这样看来,这些下降,也就是那些分离的时候,导致了在上升中存在的粘附的重要性的产生,而这些上升使他讨厌导致他分离的下降。换句话说,他无法评估这些下降有多么糟糕,当一个人在诽谤天道(Providence),甚至无法感觉他诽谤的对象是谁的时候,要知道他必须为这样的罪忏悔。这就被称作"对创造者的诽谤"。
因此,这样看来,正是当一个人同时有着这两种形式时,一个人才可以甄别一个事物和其对立面之间的距离,"就像光明只有在黑暗当中才能凸显出来那样。"只有那时,一个人才能评估并尊重粘附这一事物,通过它,在创造的思想,也就是"祂想为祂的创造物做好事"的思想中存在的那些喜悦和快乐才可以被获得,呈现在我们的眼睛前面的一切事物都不过是创造者希望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达成我们这样去做的方式的东西,因为它们是通过它们达成那一完整的目标的方式。
然而,想要达成与创造者的粘附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它需要竭尽全力付出巨大的努力来获得喜悦和快乐的感觉和感知。在那之前,我们必须证明天道(Providence)的正义性,超越理智地相信创造者是以至善的方式对待祂的创造物的,并说,"他们有眼睛,但是看不见。"
我们的圣哲们说,"Habakkuk来了,并将它们归于一。"就像经文写的那样:"义人应该通过他的信念活着。"意思是一个人不需要使自己纠缠于细节,而是应该将他的整个工作集中在一个单一的点上,一个规则上面,它就是对创造者的信念上面。这就是他应该祈求的东西,意思是祈祷创造者将帮助他能够以信念超越理智的形式前进。在信念中存在着力量:通过它,一个人去到对分离的仇恨的状态。这被认为是信念间接地使得他仇恨那一分离。
我们看到,在信念,看见和知道(faith, seeing, and knowing)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某种可以被看到和被知道的东西,如果头脑自然地使他认为,做这件事是值得,很好的,并且一旦决定那样做是必要的话,这个决定对于他决定的那件事情而言就足够了。换句话说,他在他已经决定的那一形式中来执行这件事情。这是因为头脑在每一个单独的行动中都伴随着他,以便不让他破坏他的头脑已经告诉他的东西,并让他百分之一百地明白,一直去到头脑将他带到他已经达成那个决定的那一程度。
然而,信念是一个关于潜在的同意的事情。换句话说,他战胜理智并说,它的确是值得这样去做,因为信念使得超越理智去工作成为必然。因此,信念超越理智,只有当他相信时,才在这一行动期间是有用的。只有那时,他才愿意在工作中超越理智地去付出努力。
相反,当他离开信念哪怕是一刻的时候,意思是哪怕当信念减弱一瞬间的时候,他立刻终止了托拉(Torah)和工作。即使不久前他使自己承担起了信念超越理智的负担也帮助不到他。
然而,当他在他的头脑中,认为这对他来讲是一件坏事,也就是它是某种给他的生命带来风险的事情的时候,他则不需要任何重复的解释并推理为什么它是一件危险的事情。相反,因为他曾经完全在他的脑海里认识到他应该实践这些事情,他的头脑告诉了他哪些是不好的,哪些是好的,他现在跟从那一决定。
我们看到,在头脑认为必要的东西和只是信念认为必要的东西之间存在的区别是什么,以及是什么使得,当某件事情是基于信念的时候,我们必须时刻记得这一信念的形式是什么,否则的话,他便会从他的程度跌落下来,陷入到邪恶的状态当中。这些状态甚至可能在一天当中就会发生;一个人可能会在一天之内从他的程度跌落很多次,因为,在一天当中信念超越理智一刻都不停止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必须知道对信念的遗忘的原因源于这样一个事实,也就是信念超越理智和头脑是与身体的所有愿望相对立的。因为身体的这些愿望来自于根植印刻在我们内在的那一被称作"接受的愿望"的本性,无论是在头脑里还是在心里,这一本性都控制着我们,因此,身体总是被我们的本性拉动着前进。只有当粘附到信念上时,它才拥有使他自己走出身体的愿望的控制和超越理智的能力,意思是对抗身体的理智去行动。
因此,在一个人获得那一被称为"粘附"的给予的容器之前,信念不能在他身上建立起一个永久的基础。当信念不为他照耀时,他看到他是处在一个不可能再低的状态中,而这都是因为形式差异,也就是为了自己去接受的愿望造成的。这一分离导致了他经历的所有磨难和痛苦,摧毁了他在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建造的所有的建筑物。
他看到,在他失去信念的那一刻,他就处在了一个比当他开始踏上这一给予的工作的道路时的状态还要糟糕的状态中。因此,一个人获得了对分离的仇恨,因为他立即开始感觉到在他自己当中,以及在整个世界当中经历的这些痛苦。这使得他很难维护他的上帝对祂的创造物的天道的正义性,也就是将祂看作是仁慈的,因此,那时他感觉整个世界在他面前都变得黑暗起来,他没有能够从中获得任何快乐的东西。
因此,当一个人每一次开始去改正这一对上帝的诽谤的缺陷时,他就获得了对那一分离的仇恨。而通过这一他在分离当中感觉到的仇恨,他去到了对粘附的爱当中。换句话说,根据他在分离过程中遭受的痛苦的程度,在那一同样的程度上,他越来越渴望接近与创造者的粘附。同样,根据他将黑暗看作是坏的状态的程度,在同样的程度上,他来到了感觉粘附是一件好的事情的状态。在那时,当他获得了某种粘附的时候,他就知道了如何去珍惜它,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知道了如何去珍惜它。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所有痛苦都不过是为了这些真正的折磨(对分离的无法忍受)的一种准备而已。这些折磨是一个人必须达成的折磨,否则他将无法达成任何精神的东西,因为没有容器就没有光。这些折磨,这些真正的折磨,被称为"对天道(Providence)的谴责和诽谤。这就是一个人祈祷的东西——不要去诽谤天道(Providence),而这些就是创造者接受的折磨。这就是"创造者听见每张嘴发出的祈祷"这一说法的含义。
创造者之所以会回应这些折磨的原因,是因为在那时,一个人不再为了自己的接受的容器去祈求上帝的帮助,因为我们可以说,如果创造者赋予了所有他渴望的一切的话,由于这样他获得的形式的差异,就可能使他更加远离创造者。而是,正好与此相反:一个人为了信念去祈求,请求创造者给予他战胜他的接受的愿望的力量,并获得形式等同的奖励,因为他看到,在没有永久的信念,意思是当信念没有为他照耀时,会导致他开始产生对上帝的天道的怀疑的想法。
这反过来,当他谴责他的创造者的时候,就会将他带到一个被称作"邪恶者"的状态。这样看来,他感觉到的所有痛苦都是因为他诽谤天道(Providence)的结果。这样看来,伤害他的东西就是在他应该赞美创造者,并说"被祝福的是祂在祂的荣耀中创造了我们"的时候,意思是创造物应该尊敬创造者的时候,他看到的却是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与祂的荣耀是不相符的情况,因为每个人都在抱怨和需求的是,首先创造者以仁慈领导世界的天道应该是开放的。因为它是没有公开的,他们就说,这一天道(Providence)没有在荣耀祂,而这使他痛苦。
因此,通过一个人遭受的这一折磨,他被迫着去诽谤上帝的天道。因此,当他要求创造者给予他信念的力量并被赋予仁慈的奖励时,它就不会是因为他想去接受好的感觉,以便取悦他自己而那样祈求。相反,它是因为这样他就不会去诽谤;而诽谤就是造成他痛苦的东西。为了他自己,他想要超越理智地相信创造者在以仁慈的天道领导着世界,而他希望他的信念在他的感觉中安定下来,就好像它就在理智之内似的。
因此,当他实践托拉(Torah)和诫命(Mitzvot)时,他不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想去扩展上帝之光,而是因为他无法忍受不能够维护祂的天道的正义性,也就是创造者在以仁慈领导着世界的缘故。而使他感到痛苦的是他亵渎了上帝是仁慈的那一名字,因为他的身体声称的和上帝的仁慈的天道正好相反。
这就是通过处于一个分离的状态的时候,造成他痛苦的所有东西,也就是他无法维护祂对世界的天道的正义性。这被认为是对那一分离的状态的憎恨。而当他感觉到这一痛苦时,创造者就听到了他的祈祷,并将他带到祂身边,而他就获得了与创造者粘附的奖励。这是因为他由于分离让他感觉到的那一痛苦使得他获得了与创造者粘附的奖励;而那时经文是这样说的,"就像光明的程度只有在黑暗的程度中突显出来。"
这就是是"一个土地在每个方面的收益"的含义。地(land)是创造物(接受的愿望);每个方面意思是通过收益,意思是当我们看到了分离的状态和粘附的状态之间的差异时,通过那个,我们被赋予了在每一个(所有)状态与创造者的粘附的奖励,因为创造者被称作"所有事物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