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来自内心的事情
我于1944年7月25日,在庆祝《光辉之书》部分完成的庆典宴会上听到
关于来自内心的事情,它们会进入内心。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即使某些事情已经进入内心,一个人仍然会从他的程度跌落呢?
问题在于,当一个人从老师那里听到托拉的教诲时,他会立即认同老师的教诲,并决心用全部心和灵魂心去遵守老师的教诲。但之后,当他从精神的环境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当中时,他会看到、会贪婪,并被世间纷繁的欲望所感染。然后,他和他的思想、头脑与愿望在大多数人面前被取消。
只要他没有能力将世界判决到天平的美德的一边,他们就会制服他,这样他便与他们的欲望混杂在一起,像一头被牵到屠宰场宰杀的羔羊一样。他别无选择,只能被迫去思考、去渴望、去贪求和要求大多数人所要求的一切。于是他选择那些与托拉的精神格格不入的异教思想和可憎的情欲。当一个人处于这种状态下,他无力制服大多数人。
在那时,唯一的忠告是:就是与他的老师和卡巴拉著作粘附。这被称为“从书籍之口和作者之口”。唯有粘附它们,他才能改变他自己的思想与愿望,使其变得更好。然而,机智的辩论无法帮助改变他的想法,唯有Dvekut(粘附)的解药才能凑效,因为这是一种神奇的疗法,Dvekut(粘附)能改造他。
唯有身处Kedusha(神圣)之中时,才能与自己辩论,才能沉溺于巧妙的争论,因为头脑要求他必须始终行走在创造者的道路上。然而,一个人必须明白,即便他已明智地确信能用这种机智战胜“Sitra Achra”(另一边),但他也必须铭记于心的是:这一切皆无价值,这并非能战胜邪恶的倾向的武器,因为所有这些概念不过是他在达成前述Dvekut(粘附)之后所获得的结果。
换言之,他用来构建自己的思想大厦的所有概念,即一个人“必须始终遵循创造者的道路”,都建立在与导师(Rav)的Dvekut(粘附)的基础上。因此,他若失去这一根基的话,所有概念都将失去力量,因为它们将不再有根基支撑。
因此,一个人不能依赖一个人自己的头脑,而必须重新依靠书籍与作者,因为唯有这些才能帮助他,而智慧或才智则无济于事,因为其中没有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