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在精神工作中,什么是习惯变成第二天性?
我在1943年听到的
通过使一个人逐渐习惯于某件事情,那件事情对那个人而言就变成了第二天性。因此,没有任何东西会阻止一个人无法去感觉它的现实的。这意味着虽然一个人在现在还没有对某个事物的感觉,他仍然可以通过习惯于那一事物而去到对它的感觉上。
我们必须知道,就感觉而言,在创造者和创造物这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区别。因为对创造物而言,存在着感觉者和被感觉到的东西,达成者和被达成的东西。这意味着我们拥有某个与某种现实连接起来的感觉者。
然而,一个没有感觉者的现实只是创造者祂本身。在祂当中,我们无论如何"没有任何思想和感知",而这不是一个人的情形,他的整个存在,只有通过对现实的感觉,才存在。即使现实的有效性被评估是否为有效的,也只是相对于一个感觉那一现实的人而言。
换句话说,感觉者品尝到的东西,就是对他而言看作是真理(实)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在现实中品尝到了一种苦涩的滋味的话,那就意味着他在他所处的处境中感到不好,并且因为那个状态而遭受痛苦,那个人在精神工作中被看作是邪恶者。这是因为他在谴责创造者,因为创造者是被称作"仁慈的",因为祂只给予世界以良善。然而,就那个人的感觉而言,那个人感觉到他从创造者那里接受到了相反的东西,意思他所处的状态是不好的。
因此,我们应该了解我们的先知们写的是什么(Berachot 61),"世界,要么是为完全的邪恶者,要么是为完全的正义者,才被创造出来。"它意味着:要么一个人在世界中品尝和感觉好的味道,在那时一个人证明创造者的正义性,并说上帝只给世界带来良善;要么如果一个人在世界中感觉和品尝到苦涩的味道的话,那么,那时一个人便是邪恶者。这样说是因为一个人在谴责创造者。
这样看来,一切事情都是根据一个人的感觉来衡量的。然而,所有这些感觉与创造者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就像它在"统一的诗篇"中写的那样,"就像她一样,你也将永远是那样,但在你当中的短缺和盈余却不是那样。"因此,所有的世界和所有的变化只是相对于接受者而言,就像一个人达成它们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