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有关精神达成的问题
我听到的
我们在各个世界中甄别出很多程度和甄别( discernments)。我们必须知道与这些甄别( discernments)和程度有关的一切谈论的都与从各个世界里接受的那些灵魂的达成有关。这遵循这样一个规则,“任何我们没有达成(Attain)的,我们都不会赋予它名字”。这是因为“名字”一词代表“达成(attainment)”,就好像一个人根据他在已经达成了某些事物时,才根据一个人的达成对那一达成的对象赋予名字一样。(attainment达成,在卡巴拉智慧中,意味着最高程度的理解。译者注)
因此,就精神的达成而言,现实在总体上被划分为三个甄别:
- Atzmuto (His Essence) (祂(创造者)的本质)Atzmuto
- Ein Sof (Infinity) (无限 )
- The Souls(灵魂)
- 我们根本不谈论Atzmuto(创造者的本质)。这是因为创造物的根源和创造物存在的地方开始于创造的思想,在创造的思想那里它们是合作在一起的,就像经文所写的那样,“一个行为的结束存在于最初的思想当中”。
- Ein Sof(无限)与创造的思想—也就是“祂想要善待祂的创造物的愿望”有关。这被看作是Ein Sof,并且它就是存在于Atzmuto(本质)和灵魂之间的那一联系。我们在“想取悦创造物”的形式中感知这一联系。
Ein Sof (无限)是(创造的)开始。它被称作“一个没有Kli(容器)的光”,然而,在那里存在着 创造物的根源,意思是创造者和创造物之间的那一联系,叫做“祂的想要取悦祂的创造物的愿望”。这一愿望开始于Ein Sof(无限世界),并一直从头到尾延伸到Assiya(行动的)世界(我们这个世界包括在Assiya世界当中,译者注)。
- 灵魂,也就是那些祂(创造者)想要做好的事情(给予的所有快乐和丰富)的接受者。
祂(创造者)被称为 Ein Sof(无限),因为这就是在Atzmuto(创造者的本质)和灵魂之间的那 一联系,我们将它感知为“祂想要对祂的创造物做好的事情的愿望”。除Atzmuto与想要享受快乐的愿望的那一联系之外,我们没有任何可以用语言加以表达的东西,而且这也是那两个力量相互交流/联结(engagement)的开始,并且它被称为“没有Kli的光”。
然而,创造物的根始于这里,意思是创造者和创造物之间的那一联系,被称为“祂想要善待祂的创造物的愿望”。这一愿望始于(Ein Sof)无限的世界,并且从头至尾一直延伸到Assiya世界。
所有那些更高世界,就它们本身而言,被看作是没有Kli的光,在那里是没有表达(达成)。因此他们被甄别为 Atzmuto(本质),在它们当中我们没有任何达成。
不要惊讶于我们在这里甄别出很多的甄别( discernments)。这是因为这些甄别都潜在地存在于那里。在后来,当灵魂到来时,根据它们已经被改正和相应安排的程度接受那些更高之光,这些甄别将显现在这些灵魂当中。这样,那些灵魂将能够接受它们,每一个灵魂都根据其自己的能力和资格接受它们。然后,那时,这些甄别将以实际的事实显现出来。然而,在灵魂还没有达成更高之光之前,就它们自己本身而言,则被视为Atzmuto(本质)。
而就从那些世界里接受的灵魂而言,这些世界就被认为是Ein Sof(无限)。这是因为那些世界与这些灵魂之间的这一联系,意思是世界给予这些灵魂的东西,是从创造的思想那里延伸出来的,而创造的思想就是这些灵魂和本质(Atzmuto)之间的相互联系(correlation)。
这一联系被称为Ein Sof(无限)。当我们向创造者祈祷,并祈求祂帮助我们,给予我们想要的东西时,我们指的就是Ein Sof这一甄别。在那里存在着想要给予创造物喜悦和快乐的创造物的根源,这个根源被称作“祂想要善待祂的创造物的愿望”。
祈祷是向创造了我们的创造者发出的,而祂的名字则是“祂想要善待祂的创造物的愿望”。祂被称为Ein Sof(无限或无止境),是因为这是针对限制1(Zimmzum Alef)发生之前而说的。而即使在限制发生之后,在祂之内也没有任何改变发生,因为在光中没有任何变化,因此祂始终保持着这个名字。
这些名字的多样性只是相对于接受者(灵魂)而言的。因此,第一个浮现出来的名字,也就是作为创造物的根的那一名字,就叫做Ein Sof(无限或无止境)。而且这个名字保持恒定不变。所有的限制和改变只是发生在这些接受者这一边,而且,祂永远在那第一名字—— “祂想要善待祂的创造物的愿望” 中无止境地(无限)闪耀着。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向那个没有限制或无止境地闪耀着的叫做Ein Sof(无限)的创造者祈祷的原因。而作为结果随后出现的那一结束,则是为了这些接受者而做出的改正,以便它们可以接受到祂的光。
更高之光是由两个甄别共同构成的:一个〝达成者〞(attaining),另一个是〝被达成的东西〞(attained)。我们对于更高之光所说的一切东西,只涉及这个〝达成者〞(attaining)是如何被那个〝被达成的东西〞(attained)印刻而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然而,就这些〝达成者〞(attaining)而言,或只就〝被达成的东西〞(attained)而言,它们都不能被称为无限(Ein Sof)。而是,〝被达成的东西〞(attained)被称为本质(Atzmuto),而这个〝达成者〞(attaining)被称为“灵魂”,灵魂只是一个新的甄别(discernment),是整体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是新的,意思是指这个接受的愿望被印刻在其中。而正是在那个意义上,创造物被称为是“从不存在到存在,或从无到有(existence from absence)”的创造物。
对它们自己而言,所有世界都被视为简单的统一体并且在神性(Godliness)上没有任何变化。这就是“我,耶和华是不会改变的。”所表达的含义。在神性本身当中没有任何Sefirot和Behinot (甄别discernments)。
即使是那些最精微的称谓都指的不是更高之光本身,因为这是对Atzmuto(创造者的本质)的甄别,而在Atzmuto,我们没有任何达成。相反,所有的Sefirot和甄别所涉及的都只是一个人在它们当中的达成。这是因为创造者想要祂给予我们的丰富,达成并理解为“祂想要善待祂的创造物的愿望”。
为了使我们能够达成祂希望我们作为“祂想要善待祂的创造物的愿望” 来达成和理解的东西是什么,祂创造并赋予了我们这些感官,而通过这些感官我们达成它们对更高之光的印象。
相应地,我们已经被给予了很多种甄别,因为这个总体的感官就被称为“接受的愿望”,而根据这些接受者们能够接受的程度,它们被划分成了许多细节。因此,我们会发现很多种划分和细节,叫做上升和下降、 扩张和离开等等。
由于这个接受的愿望被称为“创造物”和“一个新的甄别”,这一表达恰恰正是从这个接受的愿望开始接受印象的地方开始的。语言(speech)就是甄别,印象的构成部分。因为在这里,在更高之光与这一接受的愿望之间已经有了一种相关联的关系。
这就被称为“光与Kli”。然而,没有感知更高之光的这个Kli的话,在更高之光中就不会有任何表达(达成),因为没有被接受者达成的更高之光被认为是Atzmuto(本质)本身,而对本质的表达是禁止的,因为它是无法达成的,那么,我们又如何可以命名那些我们没有达成的东西的呢?
从这里我们了解到,当我们祈求创造者向我们施以拯救、疗愈等等时,有两件事情我们应该加以区分:
1——创造者本身 ;
2——从创造者祂那里延伸出来的东西。
在第一个被认为是“Atzmuto本质”的甄别中,表达是被禁止的(在卡巴拉智慧。禁止代表是不可能的),正如我们已经在上面所说的那样。而在第二个被认为是从那个被认为是更高之光扩展到了我们的Kelim(容器,也就是我们的接受的愿望)当中的“从祂那里延展出来的东西”的甄别,就是我们称的Ein Sof(无限)。它就是创造者和创造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祂想要善待祂的创造物的愿望”。这个时候的接受的愿望被视为那个更高之光的扩展终于到达了这个接受的愿望(容器)当中的那一个。
当接受的愿望接受到那一不断扩展的更高之光时,那个不断扩展的更高之光在那时就被称作Ein Sof(无限)。它经过许多遮盖(隐藏,世界,在卡巴拉世界就是隐藏。译者注)来到接受者这里,以便这些下面的接受者们能够接受并甄别它们。
这样看来,所有这些甄别和改变都只是专门在接受者里面做出的,以一种与接受者如何被它们印刻印象的方式关联起来的。然而,我们必须甄别我们在这里所讲的这一事情是什么。当我们谈论在世界里的那些甄别时,它们都还只是'潜在的'甄别。而当这个接受者达成这些甄别时,它们才被称为是“实际的”甄别。
精神的达成指的是当这个〝达成者〞与那个〝被达成的〞连接走到一起时的状态,就好像没有一个〝达成者〞就不存在〝被达成者〞的形式似的,因为没有任何人去达成那个〝被达成者〞的形式。因此,这一甄别被认为是Atzmuto(创造者的本质),在那里是没有任何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地方。那么,我们又如何可以说那个〝被达成者〞有着它自己的形式呢?
我们只可以从我们的感官被那不断扩展的更高之光印刻印象的地方开始表达,也就是从“祂想要善待祂的创造物的愿望”那里,它以实际的形式进入到这些接受者的手上(指彻底的感知和了解——达成,译者注)。
同样地,当我们检验一张桌子时,我们的触觉将它感觉为某种坚硬的实际存在的东西。我们也感知到其长度和宽度,一切都是根据我们的感官的感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具有其它感官的人,会将它感知为‘同样’的东西。例如,在一个天使的眼里,当它检验这张桌子时,它将根据它的感官感知到它是什么样子的。因此,我们相对于天使而言,不能确定它感觉到的是什么形式,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的感觉是什么。
因此,既然我们在创造者本身当中没有任何达成,我们就不能说哪些是从祂的角度来看,这些世界拥有什么样的形式。我们只能根据我们的感官和感觉达成这些世界,因为这正是祂想让我们将祂达成是这样的。
这就是“在光本身当中没有任何变化”的含义。相反,所有的改变都只是在Kelim(接受光的容器)当中发生的,也就是在我们的感官当中产生的印象。我们根据我们的想象来衡量一切。从这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很多人检验同一件精神事物的话,每个人将按照他自己的想象和感官达成自己相应的感知,从而每个人都看见一个不同的形式。
此外,在一个人当中,根据他自己的上升和下降,形式本身也会发生变化,就像我们在以上所说的,更高之光是简单的(不会改变的没有形式的)光,而所有的改变都只是发生在接受者身上。
但愿我们能够被赋予祂的更高之光、并跟从创造者的道路服务于祂,不是为了得到自我回报,而是要给创造者带去满足,而是要将神性(Divinity)从尘埃中提升出来。但愿我们被赋予与创造者的粘附并获得祂(创造者)向祂的创造物的神圣的启示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