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號信函
14 Kislev, Tav-Reish-Peh-Zayin, November 20, 1926,倫敦
獻給我的靈魂伴侶,願他的蠟燭永遠燃燒:
...你寫道,你不理解我寫給你的托拉中的新的內容,你應該對你很清楚。當你理順了你的工作方式,你就一定會理解它們。這就是我把它們寫給你的原因。
關於 "罪過成為他的美德"這段經文,你解釋說,當一個人在創造者面前悔改時,他顯然看到創造者強迫他犯下了所有的罪過,但他還是心甘情願地獻出自己的靈魂來改正這些罪過,就好像它們是他自己的罪過一樣。通過這樣,罪過就變成了美德。但這仍然沒有擊中目標的中心,因為最終你把強制變成了美德,而不是罪過。
你還進一步偏離了正道,解釋了亞當-哈里森(第一人)的罪過,判定他的靈魂被迫流放,並把強迫說成是一種錯誤。你還解釋說,嬰兒是自己弄髒的,還是因為他的父親的行為而弄髒的,這並沒有什麼區別,因為最終他是髒的,必須清洗,我想知道,污穢是如何從純潔中產生的呢?
你最後的話是真誠的,因為你進入了一個不屬於你自己的地方,由於你習慣於用不屬於你自己的衣服來掩飾自己,所以,你沒有理解我的話,而我的話正是為了你,也只為了你。我希望這些話足以讓你停止在別人的田地裡徘徊,就像《光輝之書》中寫的那樣,”一個人不能看他不該看的地方"。
關於你所寫的--我似乎在打啞謎--經文寫道:"禰的子民以色列的需要是無數的"。"沒有一個時間像另一個時間一樣,更不用說那些挨家挨戶,來來回回,但門卻打不開的人了。他們處境的變化是無止境的。當我寫下托拉中的話,或者用心去說時,我說這些話至少可以擺放幾個月,以便在順境中及時得到理解。但是,如果好的時光不多,或者破碎的比改正的更多,而我的話被遺忘了的話,那我又能做什麼呢?
當然,人類的智慧頭腦根本不會理解我的話,因為它們是說出來的,是由頭腦(Mind思想)的文字構建而成的。
關於你的想像,也就是你進入其中卻不知如何出來,因為你已經厭倦了研究這個問題,我要告訴你,一般來說,一個從愛中悔悟的人會得到完全的 Dvekut [粘附],即最高的獎賞,而一個準備犯罪的人則在陰間。這是整個現實世界中最遙遠的兩個點。
"悔改"一詞本應稱為 "完整",但我們似乎應該慎重對待這個詞,除非它是為了表明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每一個靈魂都已經在其所有的光、善良和永恆中得到了確立。但是,對於 "羞恥的麵包 "來說,靈魂是在限制中走出去的,直到它穿在渾濁的身體當中,只有通過它,它才能回到 "限制"之前的根源,並從它所做的一切可怕的舉動中獲得獎賞。一般來說,獎賞是真正的 "Dvekut [粘附]",這意味著她(靈魂)擺脫了羞恥的麵包,因為她的接受的容器變成了給予的容器,她的形式與她的創造者等同,我經常跟你們談到這一點。
這樣你就會明白,如果下降是為了上升的話,那麼它就被視為上升,而不是下降。事實上,下降本身就是上升,因為祈禱文的字母本身就充滿了豐富的內容,而對於簡短的祈禱文來說,由於缺少字母,豐富的內容就顯得很少。我們的聖賢們曾說過:"如果以色列人沒有犯罪的話,他們只會得到《摩西五經》和《約書亞記》"。
這像什麼呢?就像一個富人有一個年幼的兒子。有一天,富翁要遠行多年。富翁擔心他的兒子判斷力差,會浪費他的財富,於是用財產換取寶石、珠寶和黃金,並在地下深處建了一個地窖,在那裡把他的所有的黃金、寶石和珠寶都藏在裡面。但他也把他的兒子關在了地窖裡。
他召來忠誠的僕人,命令他們在兒子 20 歲生日之前,不准他離開地窖。他們每天都要給他送去各種食物和飲料,但絕對不能有火或蠟燭。他們還要檢查牆壁,封住每個縫隙,不讓陽光透進來。為了他的健康,他們每天都要帶他離開地窖一個小時,在城市裡散步,但要仔細觀察,防止他逃跑。在他 20 歲生日那天,他們要給他插上蠟燭,為他打開一扇窗,讓他出去。
自然,兒子的痛苦是難以忍受的,尤其是當他走到外面,看到所有的男孩都在街上吃喝玩樂,沒有任何看守,也沒有固定的時間,而他卻被囚禁在這裡,連片刻的光明都沒有。如果他想逃跑的話,就會遭到無情的毆打。
但最讓他難過的是,當他聽說是他自己的父親給他帶來了這種痛苦,因為他們是他的父親的僕人門,執行的是他的父親的命令的時候。自然,他認為自己的父親是有史以來最殘忍的人,因為誰聽說過這樣的事情呢?
在他 20 歲生日那天,僕人們按照他父親的吩咐給他放下了一支蠟燭。男孩接過蠟燭,開始環顧四周。他看到了什麼呢?滿滿一袋金子和各種皇家珍品。
直到這時,他才明白他父親真的很仁慈,他的一切麻煩都是為了他好。他立刻明白,僕人們一定會讓他走出地窖,於是他就走出了地窖。他從地窖裡出來,沒有人看守,沒有殘忍的僕人。相反,他是一個高貴的人,比這片土地上最富有的人還要富有。
但事實上,這並沒有什麼創新,因為人們發現,他一開始就是如此富有,但在他的觀念中,他是貧窮的、一無所有的,終日在深淵中受壓迫。現在,在一瞬間,他獲得了巨大的財富,從最深的深淵上升到了屋頂的頂端。
誰能理解這個寓言呢?誰能理解 "罪過 "是深藏不露的地窖呢?我不知道你是否理解。
這很簡單:地窖和細心的守望都是 "特權",也就是父親對兒子的憐憫。如果沒有這些的話,他就不可能像他的父親一樣富有。但 "罪 "是實實在在的罪,而不是錯誤。它們也不是天道強迫的。相反,在他重新獲得他的財富之前,這種感覺在完全意義上佔據了主導地位。但是,一旦他重新獲得了他的財富,他就會發現這一切都是他的父親的仁慈,而根本不是他的殘忍。
我們需要明白,父親與他的唯一的兒子之間愛的全部聯繫,取決於父親對兒子在地窖、黑暗和仔細觀察方面的憐憫,因為兒子從父親的這些憐憫中看到了巨大的努力和深邃的智慧。
神聖的《光輝之書》也談到了這一點,他說,一個人如果得到了悔改的獎賞,神聖的天父就會向他顯現,就像一個多日未見兒子的心腸柔軟的母親,而他們為了見到對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經歷了種種磨難,因此他們都陷入了巨大的危險之中。但最後,他們終於獲得了渴望已久的自由,並得到了相見的回報。然後,母親伏在他身上,親吻他,安慰他,整日整夜對他輕聲細語。她告訴他,直到今天,她在路上經歷的渴望和危險,她是如何一直陪伴著他,而神性[Shechina]從未移動,而是在所有地方與他一起受苦,但他看不到。
《光輝之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她對他說:'我們在這裡睡覺;我們在這裡被強盜襲擊,倖免於難;我們在這裡藏在深坑裡',諸如此類。哪個傻瓜會不明白這些令人欣慰的故事中迸發出的偉大的愛、愉快和喜悅呢?
事實上,在我們面對面見面之前,我們覺得這是比死亡更難的痛苦。但是,Nega(苦難)一詞是因為 Ayin(字母)位於詞尾,而在講述安慰的故事時,Ayin 則位於詞首,使其成為 Oneg喜悅/快樂)。然而,這兩點只有在同一個世界中才能相互照應。想像一下,一對父子日夜焦急地等待著對方的情況。當他們終於相見時,兒子卻又聾又啞的話,那麼,他們根本無法享受彼此。由此可見,愛的本質(真諦)存在於皇家的快樂享受上面。
耶胡達-萊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