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bbalah Library
Continue Reading ->

摘錄自資料來源

世界卡巴拉大會 - 與「除祂之外,沒有其他」連結 - 2025年5月
第五課:下降作為上升的跳板

摘錄自資料來源


 

1. 拉巴什,第29篇文章(1986年),“Lishma與Lo Lishma”

在一個人完成工作並脫離Klipot(殼/皮)的領域之前,他無法看到自己進入Kedusha(神聖)的程度。他所看到的只是每次都離Kedusha(神聖)更遠,因為Kedusha(神聖)的對立面會顯露出他內心的邪惡。在Kedusha(神聖)之光出現之前,一個人無法看到自己內心邪惡的真實形態。如上所述,恰恰在有光的地方,我們才能看到屋內的污穢。

由此可知,一個人無法知曉何為良好的狀態。也就是說,一個人可能覺得自己處於下降狀態,即他看到自己對妥拉和誡命毫無渴望。他發現自己現在對自愛的熱情比昨天更強烈。因此,一個人或許會說,昨天他處於一種狀態,認為那些關注物質手段、滿足自身願望的人是卑鄙的,他遠離他們,無法看到那些聰明人墮落到如此低賤的境地。

但現在他發現自己就是其中一員,對這種卑微感毫無羞恥。對他而言,這已成為一件尋常之事,彷彿從未思考過精神層面。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點,我們以一個人必須在黎​​明前起床為例。當他被鬧鐘或他人喚醒時,他感到必須起身侍奉創造者。他開始感受到此事的重要性,因此迅速起身,因為侍奉創造者的重要性賦予他迅速起身的力量。

毫無疑問,此時他處於上升狀態。也就是說,賦予他力量的並非肉體,而是精神,是他覺得此刻將與創造者建立聯繫(無論以何種方式)的感受,這足以賦予他工作力量,他此刻只想著創造者。他覺得此刻自己被視為活著,而沒有精神則被視為死亡。自然,他覺得自己處於上升狀態。

事實上,一個人無法確定自己的狀態,也就是他覺得自己處於遙遠的狀態。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渴望走在給予的道路上,他必須明白,從上而下,他得到了特殊的待遇,他被從之前的狀態中降下,以便他開始真正思考目標,即一個人被要求做什麼,以及一個人希望創造者給他什麼。然而,當他處於上升狀態時,當他對托拉和誡命充滿渴望時,他無需擔心精神問題。相反,他認為自己會一直保持這種狀態,因為這種狀態讓他感到幸福。

因此,他所經歷的下降是為他自己的好處,意味著他正在接受特殊待遇,他從認為自己擁有某種完整性的狀態被降下。這在他同意一生都留在當前狀態中可見一斑。

但如今他意識到自己遠離精神,便開始思考:「究竟什麼才是真正要求於我的?我該做些什麼?我該追求何種目標?」他發現自己無力工作,陷入「天地之間」的狀態。此時,一個人唯一的依靠便是唯有創造者能施以援手,而靠自身則注定滅亡。

關於這一點,經文說(以賽亞書4:31):「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這指的是那些寄望於創造者的人。這意味著他們意識到世界上沒有其他人能幫助他們每次都重新獲得力量。因此,這種下降實際上是一種上升,因為他們所感受到的下降使他們能夠在程度上提升,因為「沒有Kli(容器),就沒有光」。

因此,當他認為自己處於上升狀態時,他沒有願望讓創造者在他身上放置任何東西,因為他的「容器」已滿,沒有空間容納任何東西。但現在他感到自己處於下降狀態,他開始看到自己的缺陷和阻礙他與創造者實現「黏附」的主要原因。那時他知道該向創造者尋求何種幫助,因為他看到了真相,真正的障礙。

根據上述內容,不能說創造者將他驅逐出創造者的工作。證明這一點的是,他處於下降狀態,這意味著創造者將他從工作中驅逐出去,不希望他為創造者工作。事實並非如此。相反,因為創造者希望將他拉近,當他感到自己處於上升狀態時,創造者無法將他拉近,因為他沒有Kelim(容器)。

為了給他Kelim(容器),創造者必須將他從當前狀態中帶出,並讓他進入一種感到缺乏的狀態。此時創造者才能從上方向祂給予幫助,正如我們的聖賢所言:「一個前來淨化的人必得到幫助」。神聖的光輝之書問道:「用什麼幫助他?」答曰:」以神聖的靈魂。」所以,他被使他感受到靈魂是上帝的一部分,然後他進入Kedusha(神聖)。那時他可以從一個程度上升到另一個程度,直到他完成靈魂所需的改正(修復)。

2. 拉巴什,第34篇文章(1988),“工作中的白天和黑夜是什麼?”

一個人必須知道,他必須感受什麼是黑暗,否則他將無法享受光明。因為當任何一個人想要品嚐某種味道時,無論是值得品嚐的還是不值得的,他都必須從另一種味道中學習,正如經文所寫:「光明的優勢從黑暗中凸顯出來。」同樣,一個人無法享受安息,除非他知道什麼是疲勞。

因此,一個人必須經歷一個上升與下降的過程。然而,他不要被下降所嚇倒,反而要努力不逃避這場考驗。因此,儘管在工作中他必須知道這兩者是不同的,但在工作結束時,他會看到光明與黑暗就像兩條腿,引領一個人走向目標。

3. 拉巴什,第22篇文章(1989年),“為什麼在逾越節之夜要特別提出四個問題?”

我們不知道如何珍惜上升。也就是說,我們不明白擁有相信創造者的力量,以及感受到創造者偉大的一瞬間的價值。在上升狀態中,我們渴望在祂面前毫無理由地消亡,如同蠟燭在火炬前。自然地,我們無法享受創造者使我們更接近祂並給予我們些許親近之事實,而這本應帶來喜悅與歡欣。但由於我們不懂得珍惜,只能按照其價值享受[……]。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被賦予下降:為了能夠學習上升的重要性,正如經文所寫,「光明的優勢從黑暗中凸顯出來」。正是透過下降,一個人才能認識和欣賞上升。

4. 拉巴什,第77封信

在巴·哈蘇拉姆的道路上,其整個基礎在於,一個人應祈求自己的一切思想和願望都只為了創造者的利益。此時,一種被稱為Shenchina(神性)的低下狀態,即“Shenchina(神性)處於塵土中”,立即顯現出來。因此,我們不應被下降所震撼,因為許多小錢匯聚成一大筆錢。

正如我們所學,“精神中沒有缺失”,而是它暫時離開以騰出空間讓工作繼續。這是因為,我們每一次審視Kedusha(神聖)的時刻,都進入Kedusha(神聖)的領域,而一個人下降只是為了整理更多的Kedusha(神聖)火花。

然而,有一條忠告:不要等到自己的境界降低後才行動,當感到低下時再試圖上升,這種上升被視為將一部分提升至Kedusha(神聖)領域。相反,他應主動降下自己,提升其他Kedusha(神聖)的火花,並將它們帶入Kedusha(神聖)的領域。

正如我們的聖賢所說:「在我失去之前,我便開始尋找」(Shabbat, 152),意思是在我失去當前處境之前,我便開始尋找。正如巴·哈蘇拉姆(Baal HaSulam)關於大衛王的言論,大衛說:“我喚醒黎明。”我們的聖賢說:"我喚醒黎明,黎明不會喚醒我。”

因此,守望主要是在上升階段,而非下降階段。在上升階段,我們需要擴展敬畏之心,以免被推擠出去,上天不允許。但經歷這一切後,我們只需向君王呼求,懇求祂一次永遠憐憫我們。

5. 拉巴什,第6篇文章(1989),“工作中超越理智的部分是什麼?”

在工作中,一個人應該說:「如果我不是為自己,誰會為我?」在那時,在工作中,他們認為自己正在進行上升和下降,他們是戰士,被稱為Tzava,「勇士」。之後,當他們被救贖時,他們意識到主是萬軍之主[Tzevaot],這意味著創造者製造了他們所經歷的所有起伏。

換句話說,就連下降也來自創造者。一個人不會無緣無故經歷那麼多起伏。而是創造者造成了所有這些「出口」。我們可以將“出口”解釋為“從Kedusha(神聖)中退出”,而“Ba”(來)則意味著“來到Kedusha(神聖)”。創造者做一切。

6. 巴·哈蘇拉姆, 《我聽到的》,第172篇文章,“關於阻礙與延遲的問題”

我們眼前所見的一切阻礙與延遲,不過是接近的另一種形式──創造者希望將我們拉近,而所有這些阻礙只會讓我們更接近,因為沒有它們,我們就無法接近祂。這是因為,本質上並不存在更大的距離,因為我們是由純粹的物質所構成,而創造者高不可及。只有當一個人開始接近時,他才會開始感受到我們之間的距離。而一個人戰勝的任何阻礙,都會讓道路對他更近一步。

7. 拉巴什,第6篇文章(1990),“何時應在工作中使用自豪感?”

一個人應注意這一點,並相信創造者正在關懷他,引導他走向通往國王宮殿的道路。因此,他應為創造者在看顧他並給予他下降而感到喜悅。也就是說,一個人應該相信,盡他所能理解的程度,創造者正在給予他上升,因為一個人當然不能說他自己接受了上升,而是創造者想要讓他更接近祂;這就是為什麼祂給他上升的原因。

8. 巴·哈蘇拉姆,《我聽到的》第19篇文章,“在工作中,‘創造者憎恨身體’是什麼意思?”

一個人的希望應該是,既然他無法擺脫接受的願望的力量,他因此處於永恆的上升與下降之中。因此,他等待創造者,以獲得創造者開啟他的眼睛,並獲得克服困難、僅為創造者而工作的力量。正如經文所寫:」我向耶和華只求一件事,她,我必尋求。」 「她「指的是 Shechina(神性)。一個人祈求」使我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