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資料來源
世界卡巴拉大會 - 與「除祂之外,沒有其他」連結 - 2025年5月
第四課:在十中的“除祂之外,沒有其他”
摘錄自資料來源
1. 拉巴什,第19篇文章(1990年),“為什麼托拉在工作中被稱為‘中線’?——2”
一個人應該相信“除祂之外,沒有其他”,意思是創造者做一切事。換言之,正如巴·哈蘇拉姆所言,在每項行動之前,一個人應當說自己僅被賦予了選擇權,因為“若我不為自己,誰為我?”因此,一切皆取決於個人的選擇。然而,事後一個人則應說一切皆為個人的天道,一個人本身並無自主的行動。
我們應按阿里(Ari)的解釋(《Talmud Eser Sefirot》第13部分,第152條)理解:"有Se'arot[毛髮]之事,它們遮蔽光,因此在不配接受光時無法享受光明,因為它們可能渴望與光明。」關鍵在於,我們必須相信創造者賦予了我們行善的渴望與光明,因為它們可能渴望與光明。」關鍵在於,我們必須相信創造者賦予了我們行善的渴望與光明。只要一個人不配,他就不能覺得創造者強迫他行善。這就是為什麼創造者隱藏在「朋友的外衣」中的原因,這種隱藏被稱為「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換言之,有時創造者隱藏在朋友的外衣中。
例如,有這樣一種情況:一個人不想在黎明前起床學習。於是創造者隱藏祂自己在朋友的外衣中,他便從床上起來,儘管他很疲倦,因為一個念頭閃過他的腦海:如果朋友們都來學習而他卻不去的話,那對朋友們是不好的,因為那時所有人都會看到他的卑微。因此,他起床前往學堂學習。由此可知,他沒有從床上起床的動力並非源自於創造者的誡命,因此創造者不會強迫他去學堂。若這是原因,他本應繼續躺在床上。但朋友確實迫使他如此。
類似的例子還有其他所有事情,當一個人以“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的方式行事時。儘管「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有許多程度,但我們這裡只討論這個例子。在這裡,我們應該關注的是那個去學習並遵守誡命(Mitzvot)的人,他這樣做並非因為創造者強迫他。換言之,若因創造者的誡命,他便無力戰勝身體並迫使它行善。然而,因他人存在,他便有力量行善。由此可見「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的重大意義。
然而,一個人必須相信如上所述,“除祂之外,沒有其他”,意思是正是創造者迫使他行善,但由於他仍然不配知曉是創造者在驅使他,創造者便穿著在血肉之軀的外衣當中顯現,通過此形態實施這些行為。因此,創造者以「Achoraim」(後面)的形式行事。
換言之,一個人看到的是他人的面孔,但他應相信在面孔背後是創造者在行這些事。也就是,在人背後是創造者,迫使他行創造者所欲之事。由此可知,創造者做了一切,但一個人只看到他所見之物,而非他應相信之事。因此,一個人說他所行之事是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就像朋友迫使他行善的例子所表達的那樣。
此外,這並不一定必須是朋友。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外在形式。例如,當有人因朋友的命令而前往會堂時,他會說:「創造者是促使他去學習的原因,但創造者只是穿著在朋友的形式中的方式顯現。」因此,他現在感謝創造者是原因。
由此可知,當一個人做了一件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的行為時,當創造者不是促使他履行“Mitzva(“誡命”的單數形式)的原因,而是他因為朋友命令他去做,並且他不得不服從,一個人必須相信他這樣做是因為創造者命令他履行“誡命(Mitzva)”誡,他不得不服從創造者的命令。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的外衣中,例如朋友,以便透過這層外衣,他會認為自己必須服從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的聲音。
但實際上,一個人必須相信這一切都是創造者的作為。因此,他在履行誡命之後,一個人應說這是創造者在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的外衣背後所為。由此可知,他應感謝創造者藉著這層外衣賦予他遵守誡命的願望。
透過上述所述,我們可以理解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的重大意義。也就是說,它並非如人們所想——他做一切都是為了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實際上,他做一切是因為創造者命令他去做,只是他尚未獲得「創造者才是真正的命令者」的感受的獎勵。因為這個原因,一個人認為「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才是命令者,故此行為在他眼中並不重要。
然而,如果他相信“除祂之外,沒有其他”,正如本段落前文所寫的那樣,那麼實際上,他是在遵守創造者的誡命,他應該感激自己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的行動。而他認為自己只是在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中遵守行為的想像,僅僅是因為他尚未獲得感受到自己在遵守國王的誡命並侍奉國王的回報。
因此,如果他相信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確實是創造者命令他從事托拉和誡命的話,那麼他可以感謝創造者穿著祂自己在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的外衣的方式。從此,一個人便能領悟托拉和誡命──甚至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的誡命──的重要性。我們的聖賢對此說:“一個人自覺自願地讓他們從那裡收取(欠債)”意思是“Lishma(為了她的緣故)”,而“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意思是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
這就是經文所說的,Se'arot(頭髮)指的是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它們遮蓋了光,因此只要它們不配接受光,就不會被光滋養。換句話說,Se’arot(頭髮)是外衣,在衣服之下,光存在並閃耀。但同時,光被遮蓋了。
2. Maor VaShemesh,VaYechi
聚會的本質是讓所有人團結一致,共同追求一個目標:找到創造者。在每十人中都有Shechina(神性)。顯然,如果超過十人,Shechina(神性)的顯現就更多。因此,每個人都應該與朋友聚會,向祂聆聽關於創造者的工作以及如何找到創造者的話語。他應在朋友面前取消自我,朋友也應如此對待他,眾人也應如此。當聚會懷此意圖時,便如“比小牛渴望吮乳,母牛更渴望哺育”,創造者將親近他們,與他們同在,並給予以色列聚會以大慈愛、美善與顯明的恩惠。
3. 拉巴什,第13篇文章(1986年),“來見法老2”
我們應該知道,我們被給予愛朋友的工作,是為了學習如何避免玷污君王的榮耀。換言之,除非他除了讓國王滿意外別無他求之外,否則他必定會玷污國王的榮耀,這被稱為「將Kedusha(聖潔/神聖)傳遞給外在者」。因此,我們絕不能低估愛朋友的工作的重要性,因為透過它,他將學會如何擺脫愛自己,進入愛他人的道路。當他完成愛朋友的工作時,他將能夠獲得愛創造者的獎賞。
4. 巴·哈蘇拉姆,《Shamati》,第67篇文章,“遠離邪惡”
認為自己欺騙朋友的人,實際上是在欺騙創造者,因為除了人的身體之外,只有創造者存在。這是因為,一個人的本質在於,他只相對於自己被稱為「創造物」。創造者希望人感受到自己與祂是分離的現實;但除此之外,一切都是「全地都滿了祂的榮耀」。
因此,當一個人對朋友說謊時,就是在對創造者說謊;當一個人使朋友悲傷時,就是在使創造者悲傷。
5. 拉巴什,第15篇文章(1989年),“‘義人透過惡人顯明’這句話在工作中的含義是什麼?”
如果他們的意圖是讓創造者感到滿足,那麼如果他們想增加工作,就必須增加創造者的偉大,因為創造者的偉大程度決定了他們能在祂面前取消自己的程度,並做一切事情只為創造者。正如《光輝之書》對經文「她的丈夫在城門被認出」的解釋,每個人都是根據「他心中所想」被認出的。
因此,為了獲得工作的燃料,那些為了創造者而工作的人必須每天努力獲得對創造者偉大性的信念,因為創造者的偉大性正是驅使他們為祂工作的動力,而這正是他們從工作中獲得的全部喜悅。
6. 拉巴什,第13篇文章(1989年),“工作中的‘邪惡之眼之人的麵包’是什麼?”
我們希望在學習妥拉和誡命時,能感受到自己在服事一位偉大而重要的國王,並由此在心中生髮對創造者的愛,因為感受到祂的崇高。然而,我們所有的快樂都將來自於服事創造者;這將是我們所獲得的報酬,而不是祂以某種方式報酬我們所做的工作。相反,我們會感受到工作本身就是報酬,世界上沒有比侍奉創造者更大的報酬了。
7. Pri HaAretz [土地的果實],第30封信
防止無知和Dvekut [黏附]終止 的東西是連接和愛以及朋友之間Dvekut [黏附]中的真正和平。一個人應養成習慣愛朋友,始終深植在心中,直至靈魂深處,並持續如此,直到靈魂粘附,彼此相依。當所有人連結成如一人時,創造者將居住在他們之中,並給予他們豐厚的拯救與安慰。
8. 巴‧哈蘇拉姆,第4封信
你們所缺乏的,只是出去到耶和華所祝福的田野,收集那些從你們的靈魂中所有下垂的器官,並將它們結合成一個完整的身體。
在這個完整的身體中,創造者將不斷地註入祂的Shechina(神性),智慧的泉源和高高的光流將如永不乾涸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