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bbalah Library
Continue Reading ->
Kabbalah Library Home / Bnei Baruch / 光明節團結日——2024年12月29日

當我們團結一致時,奇蹟就會發生。

1. RABASH,第68號信

光明節是一個精神的奇蹟,在精神層面我們必須問“是什麼?”否則我們感受不到奇蹟。這就是為什麼他們說“光明節是什麼?”的原因,這樣每個人都會問精神奇蹟的事情,這意味著首先要了解精神流放的含義,然後才能獲得精神救贖。

正因為如此,我們應該公開宣揚它,讓每個人都感興趣。否則,我們就感受不到流放和救贖。

2. RABASH,第638篇文章,“人的傾向”

任何超越自然的事物都被視為奇蹟。

所有奇蹟都歸功於創造者,這意味著奇蹟被視為來自上天的啟示,而非來自人間的覺醒,因為人無法創造自然界無法創造的事物。但若想獲得奇蹟,人必須祈禱奇蹟降臨。

3. RABASH,第11篇文章(1990年),《工作中的“將光明節蠟燭放在左邊”意味著什麼》

“奇蹟”意味著一個人無法達成的東西。也就是說,除非通過上天的奇蹟,否則一個人是不可能達成它的。只有這樣,它才能被稱為“奇蹟”。

4. RABASH,第68號信

精神在物質肉體下流放。

一個人無法擺脫這種流放,只有創造者才能拯救他,正如我們的先賢所說:“人的傾向每天都在壓制他,試圖置他於死地。如果沒有創造者的幫助的話,他將無法戰勝它。”由此可知,只有創造者才能提供幫助,這就是為什麼它被稱為“奇蹟”的原因。

5. RABASH,第24篇文章(1988年),“工作中的‘隱藏的事物屬於耶和華,顯露的事物屬於我們’是什麼意思?”

一個人必須去“點亮”,去做事情“直到火焰通過它自己升起”,並且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因此,“它自己”是指創造者的力量。

6. RABASH,第9篇文章(1984年),一個人應該總是賣掉自己房子的橫樑

他們每個人都擁有對他人的一絲愛意,但這一絲愛意無法點燃每個人心中的愛之火,因此他們一致認為,通過團結,這些火花將匯聚成一團大火。

7. RABASH,第15篇文章(1991年),“工作中,‘誰在這個地方為我創造了奇蹟’的祝福是什麼?

一個人應該習慣於將痛苦和快樂的時間進行比較,並感謝將他從痛苦中解救出來的奇蹟。通過這種方式,他就能感謝創造者,並在將兩個時間進行比較時享受現在新添的Kelim(容器)。由此,一個人就能在工作中取得進步。

正如巴哈·蘇拉姆(Baal HaSulam)所說,一個人從創造者那裡接受的東西,無論大小,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一個人對創造者的感激之情。感覺創造者給予的越多,感激之情就越深。因此,我們必須注意感恩,感謝祂的恩賜,這樣我們才能接近創造者。

8. RABASH,第13號文章(1985年),“我救贖的磐石”

經文這樣說:“讚美祢是一種快樂”,這意味著我們感謝並讚美創造者給予我們的恩惠。正如我們的先賢所說:“一個人應該永遠讚美創造者,然後祈禱”(Berachot [祝福],32)。

原因在於,一個相信創造者仁慈寬厚、渴望造福萬物的人,才有祈禱的空間。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首先確立對創造者的讚美,也就是說,一個人自己應該確立對創造者的讚美的原因。這並不是說創造者應該看到這個人正在讚美祂,因為創造者不需要人的讚美。相反,這個人自己應該看到創造者是值得讚美的,然後他可以請求祂幫助自己,因為創造者的行為就是善待祂的創造物。

9. Rav·庫克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並明白,他內心有一支蠟燭在燃燒,他的蠟燭與朋友的蠟燭不同,但是沒有人是沒有蠟燭的。每個人都應該知道並明白,他必須努力向所有人展示他的蠟燭,將它點燃,一起將每個人的蠟燭連接變成一支巨大的火炬,照亮整個世界。

10.《光輝之書》(Aharei Mot),“看哪,多麼美好,多麼惬意”,第65-66項

“看哪,兄弟們也能坐在一起是多麼美好,多麼惬意。”這就是朋友,他們坐在一起,彼此不離不棄。起初,他們似乎像在打仗,恨不得殺死對方。然後,他們又恢復了兄弟般的情誼。

創造者說:“看哪,兄弟們也能坐在一起是多麼美好,多麼惬意。”“也”,這個詞,包括與他們同在的神性(Shechina)。此外,創造者傾聽他們的言語,祂滿足並喜悅與他們同在,正如經文所寫:“敬畏耶和華的人彼此談論,耶和華留心聽見了,並且記在冊子上。”

而你們,在場的朋友們,就像以前一樣充滿愛和兄弟友情一樣,今後你們也不會分開,直到創造者與你們同樂,賦予你們和平。正如經文所說,“為了我的兄弟和朋友們,讓我說,‘願你們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