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bbalah Library
Continue Reading ->
Kabbalah Library

Rabash

各類筆記
5.罪過轉化為美德的含義 21.月的聖潔化 23.看哪,我正在你面前設定 24.我們需要的主要東西 26.一個不會抬起臉的人 27.三條線-1 34.TANTA [Taamim, Nekudot, Tagin, Otiot] 36.誰聽見祈禱 43.托拉中 "女人 "與 "兒子 “的甄別 63.你今天站在這裡--1 77.希臘人聚集在我周圍 97.托拉必須用雙手接受 102.善行被稱為兒子 106.Kedusha(神聖)的毀壞 108.人決定 111.太陽底下無新事 115."托拉Lishma[為了她的緣故]"的含義 119.從Lo Lishma[不是為了她的緣故]到Lishma[為了她的緣故] 125.定義-1 130.創造者的見證 132.更高者、下面者 133.它都是改正 159.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63.在工作中的顏色 176.信念被認為是高於自然本性的 202.關於敬畏 217.奔跑吧,我的愛人 223. 工作的進入 265.內在的鑰匙和外在的鑰匙 268.一個人只在心渴望的地方學習 284.我有一個小的Mitzvot[誡命],它的名字叫Sukkah? 285.一個人建造一個建築 287.轉耳不聽托拉 289.創造者對義人是一絲不苟的 292.在爭鬥中克制自己的人 303.以完整的建築物使他們高興--2 323.在一個精神的Kli(容器)中的甄別 329.祈禱 332.关于形式等同 338.先於打擊的治療 351.如何接近祂 355.沒有兒子的人 382.當法老打發百姓時 401.聽啊,以色列 438.拯救禰的僕人,禰,我的上帝 471.你今天站在這裡 - 2 472.隱秘的東西屬於耶和華我們的上帝 494.只有在完整的地方才會有敬畏 554.思想的力量 566. 將他們的種子分散在世界各民族中 570.整體的達成和個人的達成 579.我要把鐵石之心除掉 587.更高者為了下面接受者的目的而甄別 588.更高者的Malchut成為下面接受者的Keter 652.如果你們中有任何人帶著供品來的話-1 743.以色列人的旅程 815.Bo [來] 824.內在性與外在性 857.Kli(容器)沒有光的需要 879. 良好的書寫和良好的簽名

邁克爾·萊特曼

Ari

Rashbi

Ramchal

Agra

其他卡巴拉學家

Kabbalah Library Home / Rabash / 各類筆記 / 217.奔跑吧,我的愛人

217.奔跑吧,我的愛人

逾越節第一日,Tav-Shin-Gimel1943420日,耶路撒冷。

"奔跑吧,我的愛人,直到我們的婚姻渴望的愛。"

關於奔跑,創造者以奔跑的方式出現在我們面前,是為了披露愛。但為什麼我們需要先跑呢?是因為從創造的角度來看,一切都已經完成了,也就是說,愛已經為大家預備了全部的內容。然而,它應該在創造物中顯露出來,不能不以 Rachamim[慈悲]之光為衣服,因為Rachamim之光使創造物有資格能夠去接受愛之光。

問題是,愛之光只能在永恆中穿戴。因此,當一個人不覺得自己是永恆的時候,他就不能接受那愛之光。反之,當他先接受了Rachamim[慈悲]之光的話,他就肯定 "不會再回到愚蠢的狀態"。自然地,現在和未來對他來說是一樣的。

由此可見,對他來說,七十年都是一個形式,意思是以單一的權威的形式,七十年和六千年,也就是整個的創造,都是一,被算作是一個完整的程度。(這正如經文所寫,當一個人取消了自己的願望,沒有對自己的任何願望,而是對集體有願望時,他就像鏈條上的一個鏈環,鏈環以鏈條命名,而鏈環本身沒有名字)

由此可見,他是以被看作是永恆的總體的創造物命名的。因此,當他接受慈悲之光時,他就適合去接受那一愛。這就是 "我們婚姻的愛 "這句話的意思。" "是一種普遍的品質,而不是部分的品質,如關於摩西說的那樣:"看哪,我把我所有的豐富都傳遞過去。"意思是一種總體的形式。

接受慈悲之光,需要來自下面的覺醒,意思是請求慈悲。那麼,通過祈求顯露出來的光,就叫 "慈悲之光"

那麼,一個人如何祈求憐憫,這樣祈禱的方式將會是:我的靈魂渴望禰的救贖,意思是說,他急需救贖?因此,創造者是以 "奔跑 "的方式向我們顯明的,由創造者看似奔跑,意思是反轉的天道的指引,在那時就有空間去顯明真正的祈禱,並將慈悲之光延伸到永遠。

這就是 奔跑吧,我的愛人 "的意思,這樣以至於 "直到它想要"。雖然從創造者的角度來看,那一愛是完整的,但這種愛是下面的接受者感覺不到的,除非通過接受慈悲之光,否則下面的接受者不會想要這種愛。在那時,行動也適合想要這一愛的光。

這就是直到它想要的意思,也就是有了一個願望的意思。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一個人身上就可以有慈悲,而愛卻是專門與兩個人有關的事情。因此,我們首先要汲取慈悲之光,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奔跑,並且變得適合接受慈悲之光。通過慈悲之光,我們就適合接受愛的光。

這就是 "禰已經用偉大的愛愛了我們 "的意思。因此,當這一點在下面的接受者中顯露出來的時候,那麼 "禰對我們有大而充溢的慈悲",也就是已經為我們準備了接受慈悲之光的能力,因為通過這一點,我們成為能夠去接受愛的人。

祈禱是永恆,因為Shechina[神性]被稱為 "祈禱"。因此,當一個人為自己祈禱時,它不是永恆,因為當他祈禱並與創造者有某些接觸時,他沒有任何東西可供祈禱,而他向上延伸的東西叫做 "奴役",而不是 "祈禱"

只有在有地方可以喚起慈悲的時候,才有祈禱,這就是就像個危重病人的情況。但如果他與創造者有一些接觸,他就不再是危重病人了,他就不能再祈禱了。由此可見,他的祈禱不是永恆的。

因此,創造者為我們準備了一個完整的世界,正如我們的聖人所說:"一個人必須說:'世界是為我而創造的'" Sanhedrin 37a),意思是他應該為整個世界祈禱。因此,當他來祈禱並與創造者接觸時,雖然他自己目前沒有生病,但他可以為他的同代人祈禱,意思是要擴展慈悲,使他這一代人都不會缺乏豐富。

一個人本身被稱為 創造物是一個偉大的法則,意思是只有他一個人。除了他之外,已經算是聖潔的Shechina(神性)了。由此可見,當他為同時代的人祈禱時,就被看作是在為聖潔的Shechina[神性]祈禱,也就是她正處於流放狀態,需要所有的救贖。這就是永恆的意義,正是在這件事上,慈悲之光可以顯現。

我們只為大眾祈禱的另一個原因,是需要顯露慈悲之光,也就是給予之光。這是一個法則,不可能接受任何東西而沒有形式等同。相反,必須永遠有形式等同。

因此,當他對自己喚起慈悲時,就說明他是在為自己從事接受。而他越是祈禱,他不僅沒有準備好形式等同的Kli[容器],相反,在他內心形成了為自己接受的火花。

原來他走的是相反的道路。也就是當他應該準備給予的容器時, 他卻在準備接受的容器。 "與祂的品質粘附"具體來說就是 "祂有多仁慈,你也該那樣仁慈"

因此,當他為公眾祈禱時,通過這種祈禱,他從事的是給予。而他越是祈禱,去到他祈禱的這個程度,他就形成了給予的容器,通過這個容器,被稱為 "慈悲 "的給予之光就可以顯現出來。

通過接受慈悲之光,以後就有能力顯現 "恩惠 "的品質。這就是 "給予我們免費無償的寶藏 的意思,因為恩惠就是愛,因為“恩惠是不受拘束和理由的,所以愛也是免費無償的。

"免費 "是指給予,也就是祂是慈悲的。也就是說,通過他對慈悲之光的接受,他就適合接受愛的光,這就是 "直到它想要 的意思。在那時,那一願望也會出現在下面接受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