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三條線-1
有兩條線,它們之間有爭議:每條線都想取消另條線
由此延伸出三種方式。1) 一條取消另一條。 2)各自想取消而又不能取消,所以仍然有爭議。3)兩者之間製造出和平。
"右線 "叫做 “完整性"。換句話說,一個人向自己描繪自己是世界上最完整、最幸福的人,因為他斷定自己是一個簡單的人,與別人相比沒有任何優勢,但創造者只選擇了他為國王服務。雖然這種侍奉不是連續的,而是一個月一次或一週一次,但當他看到一生中連侍奉國王一次的人都不多時,光是這一點就給了他生命活力。如果他有了生命活力,他就可以歡喜地從事Torah[托拉]和誡命(Mitzvot),增加他的善行。
然而,程度的提升也需要走在左線上,也就是Hochma[智慧],在那裡,對行為和思想進行批判—它們是否是真正為了侍奉國王,為了給予創造者滿足,還是為了自 己。在那時,左線要取消右線,專門以批評的方式去做。它不讓一個人做什麼好事。由此可見,"他的智慧大於他的行動"。
但是,一個人主要應該走在右線的道路上,也就是做善行,覺得自己是完整的,為國王服務。一個人必須相信他所做的一切都能給祂帶來滿足感。
同時,他應該專門花時間走在左線上,意思是批評,但左線應該在右線面前投降。也就是說,他走在左線上,不是因為他要左線的品質,而是為了改善右線,以表明儘管他的批評和他的知識,他是走在超越理智的地方,意思是在叫 "信念" 的”右線"。
這叫做在兩線之間決定,並向右傾斜的 "中線"。這也就是所謂的Achoraim(後面)。通過這種統一,後來就得到了接受程度的Panim(前面)的品質的獎勵。當時有Hochma穿著在Hassadim當中,導致在在上面的ZON中發生一次Panim be Panim [面對面]的Zivug [交配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