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選擇的自由嗎?如果有,那選擇什麼呢?
■人類發展過程的四個因素;
■我們生存的環境扮演什麼角色?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和他所生存的環境有什麼關係?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都在允許之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然而,當我們仔細審視任何一個個人的行為時,我們會發現其實它們都是在被迫的情況下實施的。也就是他都是在被強迫的狀態下做出他所做的那些行為的,而沒有任何選擇的自由可言。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就像爐子上正在烹飪的一鍋菜一樣;沒有任何自由而言,只是被烹飪。而它也不得不接受這種命運,因為天道用兩條鐵鍊控制著我們:快樂與痛苦。
任何一個活著的其他生物都沒有接受痛苦以及抵制快樂的自由選擇。而人類優於所有動物的地方只在於,人類可以透過選擇一個遙遠的預期目標,也就是可以為了某個在一定時間之後,也就是在將來可以獲得的利益和快樂,暫時在現在忍受一定程度的痛苦,而去實現那個預期在未來可以達成的目標。
但事實上,這裡存在著的這種選擇,也莫過於一種類似商業利益式的得失計算,也就是覺得那一未來可以獲得的利益或快樂比起他們當前必須去忍受的痛苦來講更誘人、更有利。這裡的選擇只是基於一個減法和比較的事情,也就是他們將預期在將來會獲得的那一快樂中減掉在現在要忍受的痛苦之後,經過頭腦的計算衡量比較後,會發現快樂或益處會有盈餘。
因此,只有快樂得以延伸...
那麼,在這一點都被分析之後,我們看到動物和人在這一方面也就沒有任何區別了。而且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就根本沒有任何自由選擇可言了,除了一種牽拉的力量,也就是將人們牽向那些任何轉瞬即逝的快樂的方向,或者將他們牽向遠離任何造成痛苦的地方之外,就沒有其他力量可言,也沒有任何自由選擇。而天道就是透過這兩種力量將他們引向任何一個祂為他們選擇的地方,而不需要事先徵詢他們的意見。
此外,即使是在快樂和利益的種類的選擇上,也完全不是出於一個人自己的自由選擇和決定,而是他們想要我那樣做的,而不是他自己希望去做的。例如:我坐下的方式、如何打扮自己、如何說話、吃什麼,我做這一切都不是因為我自己想要那樣坐、那樣打扮、那樣說話和那樣吃飯,而是因為其他人要我那樣坐、打扮、說話和用餐。這一切都遵從一個社會的願望和喜好和規範,而不是出自我個人的自由意志。
更甚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做這一切都是違背我自己的意願的。因為如果我的生活方式能夠簡單一點、沒有任何壓力的話,我會感覺舒適得多。但是,在我的所有行為舉止中,我卻都被各種「鐵鐐」束縛著,只能遵從由那些形形色色的他人組成的社會,為我設定好的喜好標準和行為方式。
這樣的話,你告訴我,我的自由意志在哪裡呢?
(巴哈蘇拉姆,文章,「自由」)
四個因素
需要我們記住的是,發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存在的發生,都不應該被看作是從虛無到存在(從無到有),而是從一種存在到另一種存在,也就是一種透過脫去了它先前的形式,而穿上了它現在的這種形式的存在。
因此,我們必須明白在這個世界上的每種事物的出現都是由四個因素,而且也是在這四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產生的那一顯露或存在,而這四種因素分別被稱作:
A. 根源,源頭
B. 和根源自身特性相關的、不變的因果關係(單數),
C. 會因為與外力作用而改變的內在的因果關係(複數),
D. 從外在影響事物發展的外在事物的因果關係(複數)。
(巴哈蘇拉姆,《自由》)
環境的重要性
一個人只有在自己將要生存在何種環境方面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才能衡量他是否在做一件正確的事情,而且也是因為這個選擇,要么他獲得獎賞,要么得到懲罰。
我們在選擇環境時,總是可以找到輔助我們,使環境有助於我們達成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的事物,它們就是朋友,書籍,老師等等。這好比一個人從父親那裡只繼承了幾株小麥,但他卻可以用這少量的小麥,透過選擇有利於「根源(種子)」生長的環境,例如肥沃的土壤、富足的礦物質和肥料——它們會為小麥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從而結出數十株甚至更多株的小麥。
另外,人們也可以透過努力改善環境的條件,以滿足植物生長之所需,這樣有智慧的人就能夠為其成長選擇最好的環境條件,並會因此有好的收成並且因此找到祝福;而愚笨的人則是不加選擇地接受呈現在其眼前的一切環境條件,就這樣他們將成長變成了詛咒而不是祝福。
還有改善環境條件的工作,以適應植物和生長的需要,因為明智的人會選擇最好的條件並取得成功。愚人會從他面前的一切中拿走,從而將播種變成詛咒而不是祝福。
(巴哈蘇拉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