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第六課:卡巴拉智慧世代相傳的發展

第六課:卡巴拉智慧世代相傳的發展

我們學習精神導師的角色和「卡巴拉學家」的真正的意義。學習卡巴拉的歷史發展及其與集體精神成長和歷史事件的關聯。學習卡巴拉智慧如何代代相傳。學習塑造卡巴拉的主要作者以及他們對這深刻的精神智慧的貢獻。

Lesson content
Materials

■根據卡巴拉的智慧,誰是精神導師?什麼是「卡巴拉學家」?誰才是真正的卡巴拉學家?

■卡巴拉智慧在整個歷史中是如何發展的? 我們的集體精神的發展與各種歷史事件之間是否存在關聯?

■卡巴拉的智慧是如何代代相傳的?

開啟線上幻燈片

亞伯拉罕是心裡之點的基礎

特拉赫的兒子亞伯拉罕路過,看到他們建造城市和塔……但他們討厭他的話……他們希望說彼此的語言,但他們不懂彼此的語言。他們做了什麼?他們各自拿起自己的劍,互相廝殺至死。事實上,世界上有一半的人死於劍下。

(拉比‧艾利札爾的章節,第 24 章‎)

亞伯拉罕四十歲的時候開始認識他的創造者。 ……他開始向全世界呼喊,提醒他們全世界只有一個上帝,祂是我們需要服事的那一位。他會從一個城鎮遊走到另一個城鎮,從一個王國遊走到另一個王國,大聲喊叫,……最後,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他周圍,他們是亞伯拉罕家族的子民。

(蘭巴姆,《米甚奈托拉》(Mishneh Torah)

“愛鄰如己。”你希望別人為你做的一切事情,你也要為你的兄弟做……這是我們的祖先亞伯拉罕所製定的法律,也是他所表現出的憐憫之道,為路人提供食物和飲料並陪伴他們。

(蘭巴姆,《米甚奈托拉》(Mishneh Torah)

亞伯拉罕以大愛完成了祂的工作,將聖潔的根源傳授給我們,使我們也能走在祂的道路上,以愛來服事創造者。這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愛我”的意義。他想說亞伯拉罕為世界上所有人播下了這種愛的種子。

(諾姆·以利米勒,申命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