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第2課:卡巴拉智慧的本質

第2課:卡巴拉智慧的本質

基於真實的來源了解卡巴拉智慧的本質是什麼

Lesson content
Materials
Playlist
```html

“我們不創造什麼新的東西,我們的工作只是揭示一個人內心隱藏的東西。”
- Rav科茨克的梅納赫姆·門德爾

自然

  • 大自然中有一種驚人的團結——每個元素都互補,而這是正常運作所必需的。
  • 自然是一個不可分割互相結合的系統,其所有部分都相互連接。
  • 這是一個在兩個方向上使我們向著連接和合作發展的系統:
    • 一方面,所有部件的聯合;
    • 另一方面——差異和分裂,這導致了各種自然元素的創建。
  • 人類並非高於自然,而是龐大而複雜的系統的一部分,並通過無數看不見的連接與之相連。
  • 在人類關係中接收與給予的不平衡導致自然整體的不平衡。
  • 結果,人類一方面面臨痛苦、抑鬱和各種危機,另一方面,自然災害、經濟和環境危機、疫情等接踵而至。

在科學與卡巴拉智慧之間

科學研究物理現實,構建和組織知識,並嘗試通過經驗的方法解釋我們世界中的現象:

  • 中立性原則
  • 可證偽性原則
  • 抽象性
  • 一致性

“我們的本質如同現實中所有細節的本質,不多不少正好是接受的願望。”
- 巴哈蘇蘭,“光輝之書的介紹”,第20項

“豐富本身就像海洋。有人用頂針汲取,有人用水桶汲取,如此等等。”

- Rabash拉巴什,雜記。第798篇,“微小者的美德”

“卡巴拉的智慧只為了解更高的願望的知道,祂為何創造了所有這些創造物,祂想要什麼,以及世界所有轉變的終點將是什麼。”

- RAMCHAL,《智慧的知識

接受的願望的特徵

  • 我們的願望一直在增長
  • 通過巨大努力獲得的填充,只會持續短暫的時間然後消失。
  • 當填充消失時——它讓我們感受到更大的空虛
  • 隨著愉悅質量的提高,填充持久的時間更長
  • 願望不受個人控制
  • 願望受到環境的強烈影響/控制。
  • 願望不能被消除——有可能通過痛苦來減少它們。
  • 利己主義= 一個以他人為代價獲得的個人樂趣
  • 願望作為物質是中立的
  • 自我= 對他人天生的仇恨(無根據的),一個人總是會更傾向於為自己獲取滿足,而非他人,即使這通常是以他人為代價。

卡巴拉智慧的定義

“這種智慧不多不少只是一系列的根源通過因果方式,遵循固定的、確定的法則,交織成一個單一的、崇高的目標,被描述為‘在這個世界向祂的創造物揭示祂的神聖’。”

- 巴哈蘇蘭,《卡巴拉智慧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