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 選擇良好的環境。

選擇良好的環境。

「在整體的檢驗上,我們發現在社會裡只有兩條戒律需要遵守,它們就是『接受』和『給予』。這意味著社會的每個成員都必須,根據其天性,從社會中接受祂所需的東西,同時也必須透過自己的付出為社會的共同繁榮奉獻其相應的力量。

Baal HaSulam(巴哈蘇拉姆)《和平》


卡巴拉學家所寫的內容可以說是精神發展的使用手冊,儘管有時是用難以理解的語言表達尚未實現的概念,有時卻顯得非常直白。它總是關於“接受”或“給予”。

有一個概念叫做形式等同的法則,就是與創造者的品質相似或等同,創造者的品質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給予。而創造物是對立的,在接受的品質中的。當我們等同時,我們變得親近,而當我們對立時,我們變得疏遠。

在關於這個主題的其中一堂課上,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環境是否有助於縮短與創造者的品質的距離?
這正是我們在上面巴力蘇拉姆的文章的摘錄中看到的,但是因為尚不為人所知或理解的事情而受到懲罰意味著什麼。一旦心靈之點被喚醒,渴望與創造者的品質相似(以到達給予),我們就會意識到我們是接受的願望,然後這個過程就開始了,因為意識到一個人完全是接受的願望,也意識到有不同的給予的品質。這就是「光的優質出自於黑暗」。

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了解什麼是給予呢?

Rabash(拉巴什)寫道:「一個人內心有對精神的渴望,這種願望來自他自己。換句話說,即使他孤單一人,身邊沒有人影響他,也沒有人可以讓他吸收到別人的願望,他也會覺醒,渴望成為創造者的僕人。物質世界中一樣-透過外在的人來增強這種願望,這些人會強迫他遵循他們的觀點和精神。

並繼續強調選擇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一個學習團隊的重要性,「這可以透過與他看到的同樣對精神世界有需求的人結合一起來實現。而那些在外部的人的願望會激發他內心的願望,因此他會對精神世界產生強烈的願望。此願望他能夠到達目標。

我們在這裡看到,增強對給予的品質的願望的方法是透過環境,從他人那裡,我們可以獲得並增強發現創造者的願望,從我們最初的小願望開始,我們可以將這種願望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在更大程度上發現創造者——對此不可能獨立實現。

我們獲得足夠的願望來開始,但為了到達目標,我們需要增強這種願望,這能讓我們充滿能量,繼續前行,我們與他人一起這樣做。他們尋找我,我也尋找他們,如果我們將彼此的願望連結起來,那麼我們就會擁有一個強烈的願望,透過我們作為拼圖中獨特的拼塊向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