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第2课:卡巴拉智慧的本质
第2课:卡巴拉智慧的本质
基于真实的来源了解卡巴拉智慧的本质是什么
Lesson content
Materials
Playlist
“我们不创造什么新的东西,我们的工作只是揭示一个人内心隐藏的东西。”
- Rav科茨克的梅纳赫姆·门德尔
自然
- 大自然中有一种惊人的团结——每个元素都互补,而这是正常运作所必需的。
- 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互相结合的系统,其所有部分都相互连接。
- 这是一个在两个方向上使我们向着连接和合作发展的系统:
- 一方面,所有部件的联合;
- 另一方面——差异和分裂,这导致了各种自然元素的创建。
- 人类并非高于自然,而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的一部分,并通过无数看不见的连接与之相连。
- 在人类关系中接收与给予的不平衡导致自然整体的不平衡。
- 结果,人类一方面面临痛苦、抑郁和各种危机,另一方面,自然灾害、经济和环境危机、疫情等接踵而至。
在科学与卡巴拉智慧之间
科学研究物理现实,构建和组织知识,并尝试通过经验的方法解释我们世界中的现象:
- 中立性原则
- 可证伪性原则
- 抽象性
- 一致性
“我们的本质如同现实中所有细节的本质,不多不少正好是接受的愿望。”
- 巴哈苏拉姆,“光辉之书的介绍”,第20项
“丰富本身就像海洋。有人用顶针汲取,有人用水桶汲取,如此等等。”
- Rabash拉巴什,杂记。第798篇,“微小者的美德”
“卡巴拉的智慧只为了解更高的愿望的知道,祂为何创造了所有这些创造物,祂想要什么,以及世界所有转变的终点将是什么。”
- RAMCHAL,《智慧的知识》
接受的愿望的特征
- 我们的愿望一直在增长
- 通过巨大努力获得的填充,只会持续短暂的时间然后消失。
- 当填充消失时——它让我们感受到更大的空虚
- 随着愉悦质量的提高,填充持久的时间更长
- 愿望不受个人控制
- 愿望受到环境的强烈影响/控制。
- 愿望不能被消除——有可能通过痛苦来减少它们。
- 利己主义= 一个以他人为代价获得的个人乐趣
- 愿望作为物质是中立的
- 自我= 对他人天然的仇恨(无根据的),一个人总是会更倾向于为自己获取满足,而非他人,即使这通常是以他人为代价。
卡巴拉智慧的定义
“这种智慧不多不少只是一系列的根源通过因果方式,遵循固定的、确定的法则,交织成一个单一的、崇高的目标,被描述为‘在这个世界向祂的创造物揭示祂的神圣’。”
- 巴哈苏拉姆,《卡巴拉智慧的本质》